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某同学设计的可调电源电路如图(a)所示,E=3V为无内阻的理想电源,R0=3为保护电阻,滑动变阻器的全电阻R=6,P为滑片位于图示位置,闭合电键S.

(1)用理想电压表测量A、P间的电压;将电压表调零,选择合理的档位,示数如图 (b),电压值为 V.

(2)用理想电流表代替电压表接入相同位置,测得电流约为 A.(此问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若电源电路中不接入R0,则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填“断路”或“短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福建省高二理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带箭头的线表示某一电场的电场线.在电场力作用下,一带电粒子(不计重力)经A点飞向B点,径迹如图中虚线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粒子带正电

B. 粒子在A点加速度小

C. 粒子在B点动能大

D. A、B两点相比,B点电势较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7届浙江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一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方向水平向右,一面积为S的矩形线圈abcd如图所示放置,平面abcd与竖直方向成角,则穿过线圈平面的磁通量为( )

A. 0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7届山东省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检测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输入端电压 u=311 sin100πt(V),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为n1 :n2=10:1 ;若图中电流表读数为3A ,则

A.电压表读数为 22V

B.电压表读数为 31.1V

C.变压器输出功率为 44W

D.变压器输入功率为 66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7届山东省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检测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说法符合物理史实的是

A.伽利略通过构思的理想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从而得出结论是: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G

C.天文学家开普勒通过天文观测并总结了前人关于天体运动的研究提出开普勒三大定律

D.在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真正的质点,将实际的物体抽象为质点是物理学中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即理想实验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7届辽宁省分校高三12月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相距为d的两条水平虚线之间是方向水平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正方形线圈abcd边长为L(L<d),质量为m、电阻为R,将线圈在磁场上方h高处由静止释放,cd边刚进入磁场时速度为v0,cd边刚离开磁场时速度也为v0,则线圈穿过磁场的过程中(从cd边刚进入磁场起一直到ab边离开磁场为止)

A.感应电流所做的功为mgd

B.感应电流所做的功为mg(d-L)

C.线圈的最小速度一定是2

D.线圈的最小速度可能为mgR/B2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7届福建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计算题

如图甲所示,一质量为m=1kg的物块静止在粗糙水平面上的A点,从t=0时刻开始,物块受到按如图乙所示规律变化的水平力F作用并向右运动,第3 s末物块运动到B点时速度刚好为0,第5 s末物块刚好回到A点,已知物块与粗糙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g取10 m/s2)求:

(1)A与B间的距离;

(2)水平力F在5 s内对物块所做的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辽宁省大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计算题

如图所示,质量m=2kg的物体静止于水平地面的A处,A、B间距L=20m,用大小为30N,沿水平方向的外力拉此物体,经t0=2s拉至B处。(已知cos37°=0.8,sin37°=0.6,取g=10m/s2)

(1)求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用大小为20N,与竖直方向成37°的力斜向上拉此物体,使物体从A处由静止开始运动并能到达B处,求该力作用的最短时间t。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7届重庆市高三12月第一次模拟诊断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把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质点,以初速v0在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中竖直向上抛出,如图所示。质点在电场中上升到最大高度的过程中 ( )

①电势能不变

②机械能不变

③受到重力冲量的大小为mv0

④到达最高点时速度为零,加速度大于g

⑤到达最高点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为零,合力的瞬时功率不为零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