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6.下列属于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的是(  )
A.开尔文B.库仑C.伏特D.焦耳

分析 国际单位制规定了七个基本物理量.分别为长度、质量、时间、热力学温度、电流、光强度、物质的量.它们的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称为基本单位,而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推到出来的物理量的单位叫做导出单位.

解答 解:在常见的电学的物理量中,库仑、伏特、焦耳都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导出单位,开尔文是基本单位.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点评 国际单位制规定了七个基本物理量,这七个基本物理量分别是谁,它们在国际单位制分别是谁,这都是需要学生自己记住的.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甲和乙两个分子,设甲固定不动,乙从无穷远处(此时分子间的分子力可忽略,取无穷远时它们的分子势能为0)逐渐向甲靠近直到不能再靠近的过程中(  )
A.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在减小B.分子间作用力的合力一直增大
C.分子间的力先做负功后做正功D.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如图所示,A、B是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相同的两块长木板,长度均为L=0.75m,A的左端和B的右端接触,两板的质量均为M=2.0kg.C是一质量为m=1.0kg的小物块,现给它一初速度v0=2.0m/s,使它从B板的左端开始向右滑动.已知C与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20,最终C与A保持相对静止.取重力加速度g=10m/s2,求木板A、B最终的速度分别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无论入射光的频率多么低,只要该入射光照射金属的时间足够长,也能产生光电效应
B.氢原子的核外电子,在由离核较远的轨道自发跃迁到离核较近的轨道的过程中,放出光子,电子动能增加,原子的电势能减小
C.在用气垫导轨和光电门传感器做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在两滑块相碰的端面上装不装上弹性碰撞架,不会影响动量是否守恒
D.铀原子核内的某一核子与其他核子间都有核力作用
E.质子、中子、α粒子的质量分别为m1、m2、m3,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结合成一个α粒子,释放的能量是(2m1+2m2-m3)c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如图,A、B两球质量相等,光滑斜面的倾角为θ.图甲中A、B两球用轻弹簧相连,图乙中A、B两球用轻杆相连.系统静止时,挡板C与斜面垂直,弹簧、轻杆均与斜面平行.在突然撤去挡板的瞬间(  )
A.两图中两球加速度均为gsinθB.两图中A球的加速度均为零
C.图甲中B球的加速度是为2gsinθD.图乙中B球的加速度为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一个质量为0.15kg的垒球以15m/s的速度飞来,被球棒以30m/s的速度反向击回.以垒球初速度方向为正,在球棒击球过程中,垒球的末动量为-4.5 kg•m/s,球棒的动量变化量为6.75 kg•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我国“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发射后,先在“24小时轨道”上绕地球运行(即绕地球一圈需要24小时),然后,经过两次变轨依次到达“48小时轨道”和“72小时轨道”,最后奔向月球,如果按圆形轨道计算,并忽略卫星质量的变化,则在每次变轨完成后与变轨前相比(  )
A.卫星的绕行速度变大B.卫星所受向心力变大
C.卫星的机械能不变D.卫星动能减小,引力势能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如图所示,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以v0=2m/s的速度匀速运行.t=0时刻,在最左端轻放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t=2s时刻,传送带突然被制动而停止.已知滑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下列关于滑块相对地面运动的v-t图象正确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如图所示,气球吊着A、B两个重物以速度v匀速上升,已知A与气球的总质量为m1,B的质量为m2,且m1>m2.某时刻A、B间细线断裂,当气球的速度增大为2v时,B的速度大小为$\frac{{({m_1}-{m_2}){v}}}{m_2}$,方向竖直向下.(不计空气阻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