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2011?江苏)某种加速器的理想模型如图1所示:两块相距很近的平行小极板中间各开有一小孔a、b,两极板间电压uab的变化图象如图2所示,电压的最大值为U0、周期为T0,在两极板外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若将一质量为m0、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的粒子从板内a孔处静止释放,经电场加速后进入磁场,在磁场中运动时间T0后恰能再次从a 孔进入电场加速.现该粒子的质量增加了
1100
m0
.(粒子在两极板间的运动时间不计,两极板外无电场,不考虑粒子所受的重力)
(1)若在t=0时刻将该粒子从板内a孔处静止释放,求其第二次加速后从b孔射出时的动能;
(2)现在利用一根长为L的磁屏蔽管(磁屏蔽管置于磁场中时管内无磁场,忽略其对管外磁场的影响),使图1中实线轨迹(圆心为O)上运动的粒子从a孔正下方相距L处的c孔水平射出,请在答题卡图上的相应位置处画出磁屏蔽管;
(3)若将电压uab的频率提高为原来的2倍,该粒子应何时由板内a孔处静止开始加速,才能经多次加速后获得最大动能?最大动能是多少?
分析:(1)求第二次加速后从b孔射出时的动能只需知道加速时所对应的电压,故图2求电压即可.
(2)加入屏蔽管后粒子在屏蔽管中做匀速直线运动,离开屏蔽管后运动轨迹与原来的运动轨迹相似,只是向下平移了l.
(3)从图象可以看出,时间每改变△t=
T0
100
(图象中为1),电压改变为
2
25
U0
(图象中为4),
所以图象中电压分别为50,46,42,38,…10,6,2,共13个,
设某时刻t,u=U0时被加速,此时刻可表示为
T0
2
?N
,静止开始加速的时刻t1t1=
T0
2
?N-n×
101T0
100
,其中n=12,将n=12代入得t1=
T0
2
?N-
1212T0
100
,因为t1
T0
2
,在u>0时,粒子被加速,则最多连续被加速的次数:N=
T0
4
△T

所以只能取N=25,解得t1=
19
25
T0
,由于电压的周期为
T0
2
,所以t=
T0
2
n+
19
25
T0
(n=0,1,2,3…)
故粒子由静止开始被加速的时刻t=(
n
2
+
19
50
)T0
(n=0,1,2,…)
故加速时的电压分别
23
25
U0
21
25
U0
19
25
U0
5
25
U0
3
25
U0
1
25
U0

加速电压做的总功,即动能的最大值,故粒子的最大动能 Ekm=2×(
1
25
+
3
25
+…
23
25
)qU0+qU0

解得 Ekm=
313
25
qU0
解答:解:(1)质量为m0的粒子在磁场中作匀速圆周运动Bqv=
mv2
r
T0=
2πr
v

T0=
m0
qB

当粒子的质量增加了
1
100
m0,其周期增加△T=
1
100
T0
根据题图2可知,粒子第一次的加速电压u1=U0
经过
101T0
100
第二次加速,第2次加速电压u2,如图2
在三角形中,
u2
U0
=
T0
4
-
T0
100
T0
4
=
24
25

所以粒子第二次的加速电压u2=
24
25
U0

粒子射出时的动能 Ek2=qu1+qu2
解得Ek2=
49
25
qU0

(2)因为磁屏蔽管使粒子匀速运动至以下L处,出管后仍然做圆周运动,可到C点水平射出.磁屏蔽管的位置如图1所示.粒子运动的轨迹如图3.
(3)如图4(用Excel作图)设T0=100,U0=50,得到在四分之一周期内的电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从图象可以看出,时间每改变△t=
T0
100
(图象中为1),电压改变为
2
25
U0
(图象中为4),
所以图象中电压分别为50,46,42,38,…10,6,2,共13个,
设某时刻t,u=U0时被加速,此时刻可表示为
T0
2
?N

静止开始加速的时刻t1t1=
T0
2
?N-n×
101T0
100
,其中n=12,将n=12代入得t1=
T0
2
?N-
1212T0
100

因为t1
T0
2
,在u>0时,粒子被加速,则最多连续被加速的次数:N=
T0
4
△T
,得N=25.
所以只能取N=25,解得t1=
19
25
T0
,由于电压的周期为
T0
2
,所以t=
T0
2
n+
19
25
T0
(n=0,1,2,3…)
故粒子由静止开始被加速的时刻t=(
n
2
+
19
50
)T0
(n=0,1,2,…)
故加速时的电压分别
23
25
U0
21
25
U0
19
25
U0
5
25
U0
3
25
U0
1
25
U0

加速电压做的总功,即动能的最大值,故粒子的最大动能 Ekm=2×(
1
25
+
3
25
+…
23
25
)qU0+qU0

解得 Ekm=
313
25
qU0

点评:本题考查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圆周运动和在电场中的加速运动以及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关键是判断怎样才能得到最大动能即何时加速,加速电压多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1?江苏模拟)在用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时,某同学按照正确的操作选得纸带如图.其中O是起始点,A、B、C是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下的3个点.该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O到A、B、C各点的距离,并记录在图中(单位cm).
(1)这三个数据中不符合有效数字读数要求的是_
OC
OC
,应记作
15.70
15.70
cm.
(2)该同学用重锤在OB段的运动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0m/s2,他用AC段的平均速度作为跟B点对应的物体的即时速度,则该段重锤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
1.22m
1.22m
,而动能的增加量为
1.20m
1.20m
,(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重锤质量用m表示).这样验证的系统误差总是使重力势能的减少量
大于
大于
动能的增加量,原因是
因为有摩擦生热,减少的重力势能一部分转化为内能
因为有摩擦生热,减少的重力势能一部分转化为内能

(3)另一位同学根据同一条纸带,同一组数据,也用重锤在OB段的运动来验证机械能守恒,不过他数了一下:从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第一个点O数起,图中的B是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第9个点.因此他用vB=gt计算跟B点对应的物体的即时速度,得到动能的增加量为
1.23m
1.23m
,这样验证时的系统误差总是使重力势能的减少量
小于
小于
动能的增加量,原因是
v是按照自由落体计算的,对应的下落高度比实际测得的高度要大.
v是按照自由落体计算的,对应的下落高度比实际测得的高度要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1?江苏)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弹簧测力计A挂于固定点P,下端用细线挂一重物M.弹簧测力计B的一端用细线系于O点,手持另一端向左拉,使结点O静止在某位置.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A和B的示数,并在贴于竖直木板的白纸上记录O点的位置和拉线的方向.
(1)本实验用的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单位为N,图中A的示数为
3.6
3.6
N.
(2)下列不必要的实验要求是
D
D
(请填写选项前对应的字母).
A.应测量重物M所受的重力
B.弹簧测力计应在使用前校零
C.拉线方向应与木板平面平行
D.改变拉力,进行多次实验,每次都要使O点静止在同一位置
(3)某次实验中,该同学发现弹簧测力计A的指针稍稍超出量程,请您提出两个解决办法
改变弹簧测力计B的方向
改变弹簧测力计B的方向
减小重物的质量
减小重物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1?江苏模拟)现有一特殊电池,它的电动势E约为9V,内阻r约为40Ω,已知该电池允许输出的最大电流为50mA.为了测定这个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图中电流表的内阻RA已经测出,阻值为5Ω,R为电阻箱,阻值范围0~999.9Ω,R0为定值电阻,对电路起保护作用.

(1)实验室备有的定值电阻R0有以下几种规格:
A.10Ω    B.50Ω  C.150Ω  D.500Ω
本实验选用哪一种规格的定值电阻最好?答:
C
C

(2)该同学接入符合要求的R0后,闭合开关K,调整电阻箱的阻值,读取电流表的示数,记录多组数据,作出了图乙所示的图线,则根据该同学作出的图线可求得该电池的电动势E=
10
10
V,内阻r=
45
45
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1?江苏模拟)如图所示,小物体放在高度为h=1.25m、长度为S=1.5m的粗糙水平固定桌面的左端A点,以初速度vA=4m/s向右滑行,离开桌子边缘B后,落在水平地面C点,C点与B点的水平距离x=1m,不计空气阻力.试求:(g取10m/s2
(1)小物体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2)为使小物体离开桌子边缘B后水平射程加倍,即x′=2x某同学认为应使小物体的初速度vA′加倍,即vA′=2vA,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试通过计算验证你的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1?江苏)某同学利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电路来测量电阻的阻值.
(1)将电阻箱接入a、b之间,闭合开关.适当调节滑动变阻 器R′后保持其阻值不变.改变电阻箱的阻值R,得到一组电压表的示数U与R的数据如下表:
电阻R/Ω 5.0 10.0 15.0 25.0 35.0 45.0
电压U/V 1.00 1.50 1.80 2.14 2.32 2.45
请根据实验数据在图2作出U-R关系图象.
(2)用待测电阻RX替换电阻箱,读得电压表示数为2.00V.利用(1)中测绘的U-R图象可得RX=
20
20
Ω.
(3)使用较长时间后,电池的电动势可认为不变,但内阻增大.若仍用本实验装置和(1)中测绘的U-R图象测定某一电阻,则测定结果将
偏小
偏小
(选填“偏大”或“偏小”).现将一已知阻值为10Ω的电阻换接在a、b之间,你应如何调节滑动变阻器,便仍可利用本实验装置和(1)中测绘的U-R图象实现对待测电阻的准确测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