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5.当人走到银行门口,银行的门自动开了,则该门用到的传惑器类型是(  )
A.温度传感器B.光传感器C.压力传感器D.声音传感器

分析 一般人体都有恒定的体温,一般在37度,所以会发出特定波长的红外线,被动式红外探头就是靠探测人体发射的红外线而进行工作的.

解答 解:人走向门口时,门会自动打开,是因为安装了红外线传感器.从而能感知红外线,导致门被打开.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点评 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检测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它是实现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的首要环节.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9.在“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用两个拉力传感器进行实验(如图甲),通过计算机得到如图乙所示的图线.根椐该图线,两传感器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有大小相等,同时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如图所示,一滑块以5m/s的速度从固定斜面底端O点冲上斜面,经时间t1到达A点时的速度为3m/s,再经时间t2到达B点时的速度为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O、A 间的距离与A、B间的距离之比为5:3
B.O、A间的距离与A、B间的距离之比为3:5
C.t1与t2之比为2:3
D.t1与t2之比为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体表面张力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液体表面层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
B.气体压缩到一定程度后很难再压缩式由于分子间存在强大的斥力
C.在显微镜中看到的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D.党我们感到比较潮湿时,空气的相对湿度较大
E.液晶像液体一样具有流动性,而其光学性质和某些晶体相似,具有各向异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20.下列图象的描述和判断正确的是(  )
A.图l中,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若不计分子势能,气体在状态①时具有的内能较大
B.图2中,若甲分子固定于坐标原点,乙分子位于横轴上,则交点E的横坐标B点代表乙分子到达该点时分子力为零,分子势能最小
C.图3中,在实际问题中,饱和汽压包括水蒸气的气压和空气中其他各种气体的气压,且水的饱和汽压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温度升高,饱和汽压增大
D.图4中,由A经B到C的过程,气体对外做功小于由A经D到C的过程
E.图5中,通过观察蜂蜡在玻璃片和云母片上熔化区域形状的不同,可以得出晶体的物理性质是各向异性的或晶体在不同方向上的物理性质是不同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0.下列说法正确是(  )
A.空气的相对湿度可用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压强来表示
B.由热力学定律知,热量不可以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
C.对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气体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气体的温度就越高
D.露水总是出现在夜间和清晨,是气温的变化使空气里原来饱和的水蒸气液化的缘故
E.将两个分子由距离极近移动到相距无穷远的过程中,它们的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7.新华社合肥2006年9月28日电,世界领先水平的我国新一代“人造太阳”实验装置EAST28日在安徽合肥首次放电成功,这意味着人类在核聚变能研究利用领域又迈出了新的一步.关于核聚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与裂变相比轻核聚变辐射极少,更为安全、清洁
B.世界上已经有利用核聚变能来发电的核电站
C.要使轻核发生聚变,必须使它们的距离达到10-15m以内,核力才能起作用
D.地球上聚变燃料的储量十分丰富,从海水中可以提炼出大量核聚变所需的氘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4.“风洞”是空气动力学实验室中的常见设备,由于能比较准确地控制和测量其风力的大小,而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力学研究中.某实验小组决定进行以下研究:如图甲所示,将-长L=5m、倾角θ=37°的光滑斜面底端顺滑连接一粗糙的水平面,并将其置于“风洞”之中.现将一小滑块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同时开启送风设备,使小滑块受到水平向左的恒定风力当小滑块运动到斜面底端时,能触发开关自动关闭送风设备.当风力F取不同数值时,滑块沿斜面下滑最后在水平地面上滑过的距离s不同.研究发现s与F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若不考虑送风设备启动与关闭时,风力的滞后效应,取g=10m/s2,sin37°=0.6,cos37°=0.8,求:
(1)滑块与粗糙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滑块质量m;
(3)当F=3N时,物体运动的总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5.在做”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时,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为每1000ml溶液中有纯油酸0.2ml,用注射器测得1mL上述溶液有80滴,把一滴该溶液滴入盛水的表面撒有痱子粉的浅盘里,待水面稳定后,测得油酸膜的近似轮廓如图所示,图中正方形小方格的边长为1cm(保留2位有效数字),求:
(1)油酸膜的面积是4.0×10-3m2
(2)根据上述数据,估测出油酸分子的直径是6.3×10-10m.
(3)某同学在本实验中,计算结果明显偏小,可能是由于D
A.油酸未完全散开
B.油酸中含有大量酒精
C.计算油膜面积时舍去了所有不足一格的方格
D.在向量筒中滴入1mL油酸酒精溶液时,滴数多数了10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