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在“研究弹簧的伸长与外力关系”的实验中,将弹簧水平放置测出其自然长度L0=10cm,然后竖直悬挂让其自然下垂,在其下端竖直向下施加外力F,实验过程是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进行的,用记录的外力F与弹簧的伸长量x做出的F-x图象如图所示.
(1)由图可知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N/cm;
(2)图象不过坐标原点的原因是由于______.
(1)由胡克定律F=kx得,
k=
△F
△x
=
6-1
2.5-0.5
=2.5N/cm;
(2)由于弹簧自重作用,在F=0时弹簧已经伸长.
故答案为:(1)2.5;(2)弹簧自重作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计算题

(18分)
Ⅰ.(6分)图中为“双棱镜干涉”实验装置,其中 s 为单色光源,A为一个顶角略小于180°的等腰三角形棱镜,P为光屏。s位于棱镜对称轴上,屏与棱镜底边平行。调节光路,可在屏上观察到干涉条纹。这是由于光源s发出的光经棱镜作用后,相当于在没有棱镜时,两个分别位于图中s1和s2位置的相干波源所发出的光的叠加。(s1和s2的连线与棱镜底边平行。)
已知s1和s2的位置可由其它实验方法确定,类比“双缝干涉测波长”的实验,可以推测出若要利用“双棱镜干涉”测量光源s发出的单色光的波长时,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
                                                      

Ⅱ.(12)图Ⅰ中所示装置可以用来测量硬弹簧(即劲度系数较大的弹簧)的劲度系数k。电源的电动势为E,内阻可忽略不计:滑动变阻器全长为l,重力加速度为g,V为理想电压表。当木板上没有放重物时,滑动变阻器的触头位于图1中a点,此时电压表示数为零。在木板上放置质量为m的重物,滑动变阻器的触头随木板一起下移。由电压表的示数U及其它给定条件,可计算出弹簧的劲度系数k

(1)写出mUk之间所满足的关系式。
(2)已知E = 1.50V,l =" 12.0" cm,g =" 9.80" m/s2。测量结果如下表:
m(kg)
1.00
1.50
3.00
4.50
6.00
7.50
UV
0.108
0.154
0.290
0.446
0.608
0.740
 

①在图2中给出的坐标纸上利用表中数据描出mU直线。
mU直线的斜率为              kg/V。
③弹簧的劲度系数k=              N/m。(保留3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计算题

⑴三个同学根据不同的实验条件,进行了“探究平抛运动规律”的实验:
     ①甲同学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金属片把A球沿水平方向弹出,同时B球被松开,自由下落,观察到两球同时落地,改变小锤打击的力度,使A球被弹出时的速度不同,两球仍然同时落地,这说明                          
②乙同学采用如图乙所示的装置,两个相同的斜槽轨道MN,分别用于发射小铁球PQ,其中N的末端作与光滑的水平板相切,两轨道上端分别装有电磁铁CD。斜槽轨道M到水平板的高度可调,但两轨道始终保持平行,因此小铁球PQ在轨道出口处的水平速度v0总是相等的。现将小铁球PQ分别吸在电磁铁CD上,然后同时切断电源,使两小球能以相同的初速度v0同时分别从轨道MN的下端AB射出,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应是                  。若仅改变轨道M的高度(两轨道仍然保持平行),重复上述实验,仍能观察到相同的现象,这是因为            
③丙同学采用频闪摄影法拍摄到如图丙所示的“小球做平抛运动”的照片,图中每个小方格代表的实际边长为L=2.5cm。由图可求得拍摄时每间隔时间T=   s曝光一次,该小球平抛的初速度大小为      m/s(取g=10m/s2)。
⑵某同学准备测电流表A1的内阻r1的精确值,现有如下器材:
        
A.电流表A1:量程100mA,内阻约5Ω
B.电压表V1:量程15V,内阻约15kΩ
C.电压表V2:量程3V,内阻约3kΩ
D.定值电阻器R0:阻值20Ω
E.滑动变阻器R1:0~10Ω,额定电流为1A
F.滑动变阻器R2:0~1000Ω,额定电流为0.2A
G.电源E:电动势为6V,内阻较小
H.导线、电键
①要求电流表A1的示数从零开始变化,且能多测几组数据,尽可能减小误差,在如图虚线方框中画出测量用的电路图,并在图中标出所用器材的代号.
②若选测量数据中的一组来计算电流表A1的内阻r1,则r­­的表达式为            ,式中各符号的意义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计算题

如下图所示,某同学让重锤做自由落体运动,通过测量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的点迹来测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该同学在实验时得到6条纸带,在每条纸带上取6个点,如图所示,每两个相邻点的时间间隔T均为0.02 s.其中1、2、3点相邻,4、5、6点相邻,在3点和4点之间还有若干个点.s1是1、3两点的距离,s2是4、6两点的距离,s3是2、5两点的距离.

(1)测出s1、s2、s3后,计算打第2点时瞬时速度的表达式是v2=_________,计算打第5点时瞬时速度的表达式是v5=_________,计算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是g=_________.
(2)该同学测得的数据是s1="4.00" cm,s2="11.68" cm,s3="38.1" cm,根据数据求出重力加速度g=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Ⅰ)(6分)为研究滑块的运动,选用滑块、钩码、纸带、毫米刻度尺、带滑轮的木板、以及由漏斗和细线构成的单摆等组成如图1所示的装置,实验中,滑块在钩码作用下拖动纸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同时让单摆垂直于纸带运动方向做小摆幅摆动,漏斗可以漏出很细的有色液体,在纸带上留下的痕迹记录了漏斗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如图2所示




①漏斗和细线构成的单摆在该实验中所起的作用与下列哪个仪器相同?________(填写仪器序号)
A.打点计时器B.秒表C.毫米刻度尺D.电流表
②如果用该实验装置测量滑块加速度,对实验结果影响最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12分)现提供如下器材,测定定值电阻Rx(约为5KΩ)的阻值
a.两相同电流计G1G2(50μA,内阻约4KΩ)
b.电阻箱R1(0~9999.9Ω)
c.电阻箱R2(0~99999.9Ω)
d.电源E(电动势约3V,内阻不计)
e.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20Ω)
f.开关两个,导线若干
①由于电流计量程很小,需要先将它们进行改装,某同学设计了用半偏法测电流计内阻的电路,如图,实验过程如下:先将R2调为最大,然后闭合K1K2,调节R1R2,保证­­­_________满偏,使_________半偏(填写元件符号)由此测得电流计G2­­的阻值
②若测得电流计内阻为4.2KΩ,要将G2改装成量程为3V的电压表,需串联的电阻值为___________
③采用改装后的电压表并伏安法测量待测电阻阻值,请在虚线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某实验小组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的实验.实验时,先把弹簧平放在桌面上,用刻度尺测出弹簧的原长L0=4.6cm,再把弹簧竖直悬挂起来,在下端挂钩码,每增加一个钩码均记下对应的弹簧的长度x,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
钩码个数12345
弹力F/N1.02.03.04.05.0
弹簧长度x/cm7.09.011.013.015.0
(1)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中作出F-x图线;
(2)由此图线可得,该弹簧劲度系数k=______N/m:
(3)图线与x轴的交点坐标大于L0的原因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某同学在做研究弹簧的形变与外力的关系实验时,将一弹簧竖直悬挂让其自然下垂,测出其自然长度,然后在其施加外力F,测出弹簧的总长度为L,改变外力F大小,测出几组数据,作出外力F与弹簧总长度L的关系如图所示(实验在弹性限度内)由此可得(  )
A.弹簧的原长度L0=10cm
B.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100N/m
C.弹簧的原长度L0=30cm
D.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200N/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某同学要利用身边的粗细两种弹簧制作弹簧秤,为此首先各取一根弹簧进行了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关系的实验,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出如图所示的图象,从图象上看:
(1)较细的甲弹簧的劲度系数kA=______N/m,较粗的乙弹簧的劲度系数kB=______N/m;(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若用甲、乙两根弹簧分别制作精确程度较高的弹簧秤,则这两个弹簧秤的量程分别不能超过______N和______N.
(3)该同学得出的图象上端弯成曲线,原因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关于相互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相对静止的时候,互相接触的物体之间不可能产生摩擦力
B.维持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力与使苹果下落的力是不同性质的力
C.在微观带电粒子的相互作用中,万有引力比库仑力强得多
D.由于强相互作用的存在,尽管带正电的质子之间存在斥力,但原子核仍能紧密的保持在一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