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如图所示,一段长方体形导电材料,左右两端面的边长都为a和b,内有带电量为q的某种自由运动电荷。导电材料置于方向垂直于其前表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内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当通以从左到右的稳恒电流I时,测得导电材料上、下表面之间的电压为U,且上表面的电势比下表面的低。由此可得该导电材料单位体积内自由运动电荷数及自由运动电荷的正负分别为 ( )

A.,负 B.,正

C.,负 D.,正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7届四川省校高三12月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多选题

关于气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质量和温度都相同的气体,内能一定相同

B.气体温度不变,整体运动速度越大,其内能越大

C.气体被压缩时,内能可能不变

D.一定量的某种理想气体的内能只与温度有关

E.一定量的某种理想气体在等压膨胀过程中,内能一定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北京四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电池内阻不计,L是电阻不计、自感系数足够大的线圈,D1、D2是两个规格相同的灯泡。对于这个电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S刚闭合瞬间,D1、D2同时亮

B.S刚闭合瞬间,D1先亮,D2后亮

C.闭合S电路达到稳定后,D1熄灭,D2比S刚闭合时亮

D.闭合S待电路达到稳定后,再将S断开时,D1亮一下再逐渐变暗,D2立即熄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北京市高二下期末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计算题

如图所示,Y和Y′是真空中一对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板间距离为d,板长为L,两板间电势差为U,板间电场可视为匀强电场。现有一电荷量为+q、质量为m的带电粒子,以水平初速度v0射入板间。已知该粒子能射出金属板,求:

(1)若不计粒子重力,带电粒子射出金属板时速度v的大小;

(2)若不计粒子重力,在带电粒子通过平行金属板的过程中,电场力所做的功W。

(3)极板间既有电场也有重力场。电势反映了静电场各点的能的性质,请写出电势的定义式。类比电势的定义方法,在重力场中建立“重力势”的概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北京市高二下期末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光电效应实验中,用频率为ν的光照射光电管阴极,发生了光电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增大入射光的强度,光电流增大

B.减小入射光的强度,光电效应现象消失

C.改用频率小于ν的光照射,一定不发生光电效应

D.改用频率大于ν的光照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变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北京市高二下期末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已经充电,静电计的金属球与电容器的一个极板连接,外壳与另一个极板连接,静电计指针的偏转指示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实验中保持极板上的电荷量Q不变。设电容器两极板正对面积为S,极板间的距离为d,静电计指针偏角为θ。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保持S不变,增大d,则θ变大

B.保持S不变,减小d,则θ不变

C.保持d不变,减小S,则θ变小

D.保持S、d不变,在两板间插入电介质,则θ变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北京市高二下期末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人类对微观世界进行探索的过程中,科学实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

A.玻尔对氢原子光谱的研究导致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的建立

B.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现象的研究,发现了原子中存在原子核

C.麦克斯韦提出电磁场理论并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赫兹从实验上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D.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证实了在原子核内部存在质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北京东城区重点中学高二下3月考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一闭合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转动,线圈转速为240r/min,当线圈平面转动至与磁场平行时,线圈的电动势为2.0V.设线圈从垂直磁场瞬时开始计时,该线圈电动势的瞬时表达式 ____________,电动势在s末的瞬时值为 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黑龙江大庆实验中学高一12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右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以速度匀速运动,小物体由通过定滑轮且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时刻在传送带左端具有速度与定滑轮间的绳水平,时刻离开传送带,不计定滑轮质量和摩擦,绳足够长,正确描述小物体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可能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