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如图甲是游标上有10个小的等分刻度的游标卡尺测量一个摆球直径的情况,可知摆球的直径为
1.11
1.11
厘米;有一游标卡尺主尺的最小分度是1mm,游标上有20个小的等分刻度,用它测一工件的长度如图(乙)所示,则图示读数为
10.405
10.405
厘米.
分析:游标卡尺读数的方法是主尺读数加上游标读数,不需估读.游标的零刻度线超过主尺上的刻度数为主尺读数,游标读数等于分度乘以对齐的根数.
解答:解:如图甲,游标卡尺的主尺读数为11mm,游标读数等于0.1×1mm=0.1mm,所以最终读数为:11.1mm=1.11cm.
如图乙,游标卡尺的主尺读数为104mm,游标读数等于0.05×1mm=0.05mm,所以最终读数为:104mm+0.05mm=104.05mm=10.405cm.
故答案为:1.11   10.405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游标卡尺的读数方法,游标卡尺读数的方法是主尺读数加上游标读数,不需估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精英家教网(1)一游标卡尺的主尺最小分度为1mm,游标上有10个小等分间隔,现用此卡尺来测量工件的直径,游标部分放大图如图所示.该工件的直径为
 
mm.
(2)要测一个待测电阻Rx(190?~210?)的阻值,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
电源E:电动势3.0V,内阻不计;
电流表A1:量程0~10mA,内阻r1约50?;
电流表A2:量程0~500μA,内阻r2为1000?;
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20?,额定电流2A;
定值电阻R2=5000?;
定值电阻R3=500?;
电键S及导线若干.
要求实验中尽可能准确测量Rx的阻值,请回答下面问题:
①为了测定待测电阻上的电压,可以将电流表
 
(选填“A1”或“A2”)串联定值电阻
 
(选填“R2”或“R3”),将其改装成一个量程为3.0V的电压表.
②如图(a)所示,同学们设计了测量电阻Rx的甲、乙两种电路方案,其中用到了改装后的电压表和另一个电流表,则应选电路图
 
(选填“甲”或“乙”).
③若所选测量电路中电流表A的读数为I=6.2mA,改装后的电压表V读数如图(b)所示,则电压表V读数是
 
V.根据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并考虑电压表内阻,求出待测电阻Rx=
 
?.
(3)一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斜面上某处,一小车拖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从斜面上滑下,如图(a)所示.用刻度尺测量斜面的高度与长度之比为1:4,小车质量为400g,图(b)是打出纸带的一段,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由图(b)可知,打纸带上B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vB=
 
m/s,打纸带上B点到E点过程中小车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
 
J,此过程中小车克服阻力所做的功为
 
J.(g取10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某同学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进行了如下的操作:
①用游标上有10个小格的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直径如图(甲)所示,摆球直径为
 
cm.把摆球用细线悬挂在铁架台上,测量摆线长,通过计算得到摆长L.
②用秒表测量单摆的周期.当单摆摆动稳定且到达最低点时开始计时并记为n=0,单摆每经过最低点记一次数,当数到n=60时秒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该单摆的周期是T=
 
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③测量出多组周期T、摆长L数值后,画出T2-L,此图线斜率的物理意义是
 

④与重力加速度的真实值比较,发现测量结果偏小,分析原因可能是
 

A.振幅偏大
B.测量摆长时将摆线用力拉紧进行测量
C.将摆线长当成了摆长
D.开始计时误记为n=1
⑤该小组的另一同学没有使用游标卡尺也测出了重力加速度.他采用的方法是:先测出一摆线较长的单摆的振动周期T1,然后把摆线缩短适当的长度△l,再测出其振动周期T2.用该同学测出的物理量表达重力加速度为g=
 

精英家教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某同学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进行了如下的操作;
(1)用游标上有10个小格的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直径如图(甲)所示,摆球直径为
 
cm.把摆球用细线悬挂在铁架台上,测量摆线长,通过计算得到摆长L.
(2)用秒表测量单摆的周期.当单摆摆动稳定且到达最低点时开始计时并记为n=0,单摆每经过最低点记一次数,当数到n=60时秒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该单摆的周期T=
 
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测量出多组周期T、摆长L数值后,画出T2-L图象如图(丙),此图线斜率的物理意义是
 

A.g      B.
1
g
      C.
2
g
        D.
g
2

(4)与重力加速度的真实值比较,发现测量结果偏大,分析原因可能是
 

A.振幅偏小                         B.在单摆未悬挂之前先测定其摆长
C.将摆线长当成了摆长                D.开始计时误记为n=1
(5)该小组的另一同学没有使用游标卡尺也测出了重力加速度.他采用的方法是:先测出一摆线较长的单摆的振动周期T1,然后把摆线缩短适当的长度△L,再测出其振动周期T2.用该同学测出的物理量表达重力加速度为g=
 

精英家教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高三第六次月考理科综合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Ⅰ某同学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的实验中进行了如下的操作:

(1)用游标上有10个小格的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直径如图甲所示,摆球直径为______cm 。把摆球用细线悬挂在铁架台上,测量摆线长,通过计算得到摆长L。

(2)用秒表测量单摆的周期。当单摆摆动稳定且到达最低点时开始计时并记为n = 0,单摆每经过最低点记一次数,当数到n = 40时秒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该单摆的周期是T=_____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测量出多组周期T、摆长L数值后,画出T2—L图象,并求出结果。

(4)该小组的另一同学没有使用游标卡尺也测出了重力加速度。他采用的方法是:先测出一摆线较长的单摆的振动周期T1,然后把摆线缩短适当的长度,再测出其振动周期T2。用该同学测出的物理量表达重力加速度为g=________。

某中学的物理“小制作”小组装配了一台“5 V,0.5 A”的小直流电动机,线圈内阻小于1 Ω.现要进一步研究这个小直流电动机在允许的输入电压范围内,输出功率与输入电压的关系,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 ①直流电源E:电压6 V、内阻不计;②小直电流电动机M;

③电压表V1:量程0.6 V、内阻约3 kΩ;  ④电压表V2:量程6 V、内阻约15 kΩ;

⑤电流表A1:量程0.6 A,内阻约2.5Ω    ⑥电流表A2:量程3 A、内阻约0.5 Ω;

⑦滑动变阻器R:0~10 Ω、1A;          ⑧开关一只S,导线若干.

 (1)首先要比较精确测量电动机的内阻r.根据合理的电路进行测量时,要控制电动机不转动,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和电流表有合适的示数,电压表应该选_______,若电压表的示数为0.15 V,电流表的示数为0.2 A,则内阻r=______Ω,这个结果比真实值偏_____(填 “大”或“小”).

(2)在方框中画出研究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与输入电压的关系的实验电路图.(标明所选器材的符号)

(3)当电压表的示数为4.3 V时,电流表示数如图示,此时电动机的输出功率是_______ W.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