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9.关于磁感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磁感线是从N极发出到S极终止的曲线
B.磁感线上的某点的切线方向即是该点的磁感应强度的方向
C.沿着磁感线方向磁感应强度越来越小
D.磁感线越密的地方,磁感应强度越小

分析 (1)磁体的周围存在着看不见,摸不着但又客观存在的磁场,为了描述磁场,在实验的基础上,利用建模的方法想象出来的磁感线,磁感线并不客观存在.
(2)磁感线在磁体的周围是从磁体的N极出发回到S极.在磁体的内部,磁感线是从磁体的S极出发,回到N极.
(3)磁感线的疏密表示磁场的强弱.

解答 解:A、在磁体的内部,磁感线从磁体的S出发回到N极;而外部则是从磁体的N极出发回到S极,构成闭合曲线,故A错误.
B、磁感线上的某点的切线方向即是该点的磁感应强度的方向.故B正确;
C、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与是否沿着磁感线方向无关;故C错误;
D、磁感线的疏密表示磁场的强弱,磁感线越密的地方,磁感应强度越大,磁感线越疏的地方,磁感应强度越小;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此题考查了磁感线的引入目的,磁场方向的规定,记住相关的基础知识,对于解决此类识记性的题目非常方便.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如图,一个有界匀强磁场区域,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矩形闭合导线框abcd,沿纸面由位置1(左)匀速运动到位置2(右).则(  )
A.导线框进入磁场时,感应电流方向为a→b→c→d→a
B.导线框离开磁场时,感应电流方向为a→b→c→d→a
C.导线框离开磁场时,受到的安培力方向水平向右
D.导线框进入磁场时.受到的安培力方向水平向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可绕固定轴OO′转动的正方形线框的边长l=0.5m,仅ab边有质量m=0.1kg,线圈的总电阻R=1Ω,不计摩擦和空气阻力.线框从水平位置由静止释放,到达竖直位置历时t=0.1s,设线框始终处在方向竖直向下,磁感应强度B=4×10-2T的匀强磁场中,如图所示,求:
(1)这个过程中平均电流的大小和方向
(2)若这个过程中产生的焦耳热Q=0.3J,求线框到达竖直位置时ab边受到的安培力的大小和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若物体在地球表面处时所受万有引力F,则在离地面高度等于地球半径处所受万有引力为(  )
A.$\frac{F}{2}$B.2FC.$\frac{F}{4}$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如图是小球做平抛运动的闪光照片的一部分,正方形小方格每边长L=1.09cm,闪光的时间间隔为t=$\frac{1}{30}$s,则a点是否为平抛的抛出点否(填“是”或“否”),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是0.654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c点的竖直速度$\frac{5L}{2t}$(用所给字母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如图所示质量为4kg的物体静止于水平面上,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现用一F=20N的恒力与水平方向成30°角斜向上拉物体,经过3s,该物体的位移为多少?(g=10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如图所示,两根足够长的光滑平行直导轨(不计电阻)构成的平面与水平面成37°角,导轨平面处在垂直平面向上的匀强磁场中,导轨间距为L=1m,导轨上端接有如图电路,已知R1=4Ω、R2=10Ω.将一直导体棒垂直放置于导轨上,现将单刀双掷开关置于a处,将导体棒由静止释放,导体棒达到稳定状态时电流表读数为I1=2.00A.将单刀双掷开关置于b处,仍将导体棒由静止释放,当导体棒下滑S=2.06m时导体棒速度再次达到第一次稳定时速度,此时电流表读数为I2=1.00A,此过程中电路产生热量为Q=4.36J(g=10m/s2
(1)求导体棒达到第一次稳定速度时回路中的感应电动势及导体棒接入导轨部分的电阻.
(2)求将开关置于b处稳定时导体棒的速度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如图所示,真空中等量同种正点电荷放置在M、N两点,在MN的连线上有对称点a、c,MN连线的中垂线上有对称点b、d,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正电荷+q在c点电势能大于在a点电势能
B.正电荷+q在c点电势能小于在a点电势能
C.在MN连线的中垂线上,O点电势最高
D.负电荷-q从d点静止释放,在它从d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加速度先减小再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9.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斜面上放置3个相同的小球(可视为质点),小球1、2、3距斜面底端A点的距离分别为x1、x2、x3,现将它们分别从静止释放,到达A点的时间分别为t1、t2、t3,斜面的倾角为θ.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rac{{x}_{1}}{{t}_{1}}$=$\frac{{x}_{2}}{{t}_{2}}$=$\frac{{x}_{3}}{{t}_{3}}$B.$\frac{{x}_{1}}{{t}_{1}}$>$\frac{{x}_{2}}{{t}_{2}}$>$\frac{{x}_{3}}{{t}_{3}}$
C.$\frac{{x}_{1}}{{{t}_{1}}^{2}}$=$\frac{{x}_{2}}{{{t}_{2}}^{2}}$=$\frac{{x}_{3}}{{{t}_{3}}^{2}}$D.若θ增大,则$\frac{x}{{t}^{2}}$的值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