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5.一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0:1,在原、副线圈的回路中分别接有阻值相同的电阻和灯泡,灯泡规格为“220V,40W”,原线圈接交流电源,开始灯泡正常工作,现接通电键,则(  )
A.因两灯泡并联,接通后两灯两端电压仍为220V
B.接通后交流电源输出功率为原来的2倍
C.要使两灯正常工作,只需将电源电压增加22V即可
D.要使两灯正常工作,只需将电源电压增加44V即可

分析 输出电压是由输入电压和匝数比决定的,输入的功率的大小是由输出功率的大小决定的,电压与匝数成正比,电流与匝数成反比,根据理想变压器的原理分析即可.

解答 解:开关未接通时,灯泡正常发光,副线圈两端电压为${U}_{2}^{\;}=220V$,副线圈中的电流${I}_{2}^{\;}=\frac{P}{U}=\frac{40}{220}A=\frac{2}{11}A$
原线圈两端的电压,根据电压与匝数成正比,得${U}_{1}^{\;}=2200V$,根据电流与匝数成反比,得原线圈电流${I}_{1}^{\;}=\frac{2}{110}$A,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是灯泡额定电压的$\frac{1}{10}$,即为22V,原线圈输入电压为U=2200+22=2222V
开关接通后,假设两灯正常发光,则有,副线圈的总电流${I}_{2}^{′}=\frac{4}{11}A$,根据电流与匝数成反比,有${I}_{1}^{′}=\frac{1}{10}×\frac{4}{11}A=\frac{4}{110}A$,灯泡电阻$R=\frac{{U}_{\;}^{2}}{P}=\frac{22{0}_{\;}^{2}}{40}=1210Ω$,灯泡与电阻阻值相同,所以定值电阻两端电压${U}_{R}^{′}=\frac{4}{110}×1210=44V$,原线圈输入电压${U}_{\;}^{′}=2200+44=2244V$,即电源电压增大22V,故C正确,D错误;
由上知,接通后要增大电源电压,两只灯泡才能正常发光,接通后两灯两端电压只能小于220V,每只灯泡的功率小于40W,输出功率小于原来的2倍,故AB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变压器的知识,要能对变压器的最大值、有效值、瞬时值以及变压器变压原理、功率等问题彻底理解.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研究和观察日食时,不可以把太阳看成质点
B.研究地球的公转时,不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
C.地面卫星控制中心在对飞船进行飞行姿态调整时可以将飞船看作质点
D.原子核很小,必须把它看成质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下列测量仪器所测得物体的长度分别为24.65mm,0.410m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马拉车,车匀速前进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马拉车的力与车拉马的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B.马拉车的力与车拉马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C.马拉车的力与地面对马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D.马拉车的力与地面对车的阻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如图所示是某物体运动的v-t图象,由图象可知(  )
A.在2s内物体做往复运动B.2s内物体的位移为零
C.第2s内物体的加速度为2m/s2D.物体2s内运动方向未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0.如图所示,矩形线圈abcd与理想的降压变压器原线圈组成闭合电路.线圈在有界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的bc边匀速转动,磁场只分布在bc边的左侧,矩形线圈所产生的交流电动势的最大值为Em,线圈电阻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行板电容器C的耐压值至少为Em
B.电路中电压表V的示数为$\frac{1}{2}$Em
C.电路中电压表V的示数为$\frac{\sqrt{2}}{2}$Em
D.将平行板电容器C的上极板向上移动一小段距离,灯泡L变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7.如图为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现有的器材为:带铁夹的铁架台、电磁打点计时器、纸带、带铁夹的重锤、夭平.回答下列问题:
(1)为完成此实验,除了所给的器材外,还需要的器材有AD(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刻度尺  B.秒表    C.低压直流电源        D.低压交流电源
(2)下面列举了该实验的几个操作步骤:
A.按照图示的装置安装器材;
B.将打点计时器接到电源的“直流输出”上;
C.用天平测出重锤的质量;
D.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打出一条纸带,再更换纸带重复多次;
E.选择一条合适的纸带,测量纸带上某些点间的距离;
F.根据测量的结果计算重锤下落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是否等于增加的动能.
其中,操作不当的步骤是B,非必需的步骤是C.
(3)如果以v2为纵轴,以h为横轴,根据实验数椐绘出的v2-h图象,该图象是过原点的倾斜直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如图所示,物块A放在倾斜的木板上,已知木板的倾角α分别为α1和α2(α1<α2)时,物块A所受摩擦力的大小恰好相同,则物块A和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A.$\frac{sin{α}_{1}}{sin{α}_{2}}$B.$\frac{sin{α}_{1}}{cos{α}_{2}}$C.$\frac{cos{α}_{1}}{cos{α}_{2}}$D.$\frac{cos{α}_{1}}{sin{α}_{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某物体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该物体(  ) 
A.做往复运动B.做匀速直线运动
C.朝某一方向做直线运动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