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所示,一根足够长的粗金属棒MN固定放置,它的M端连一个定值电阻R,定值电阻的另一端连接在金属轴O上,另外一根长为l的金属棒ab,a端与轴O相连,b端与MN棒上的一点接触,此时ab与MN间的夹角为。空间存在着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现使ab棒以O为轴逆时针匀速转动半周,角速度大小为ω,转动过程中与MN棒接触良好,两金属棒及导线的电阻都可忽略不计。

(1)求出电阻R中有电流存在的时间;

(2)求出这段时间内流过电阻R的总电量;

(3)写出这段时间内电阻R两端的电压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

【答案】(1)

(2)

(3)

【解析】

试题分析:(1)当金属杆转动900时,电阻R上有电流,故时间为:

(2)流过电阻R的总电量

(3)当导体棒转过角度时,由正弦定理,有,又,得

考点: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型】解答
束】
18

【题目】如图甲所示,物块AB的质量分别是mA=4.0kgmB=3.0kg。用轻弹簧拴接,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物块B右侧与竖直墙相接触。另有一物块Ct=0时以一定速度向右运动,t=4s时与物块A相碰,并立即与A粘在一起不再分开,物块Cv-t图像如图乙所示。求:

(1)物块C的质量 m C;

(2)从物块 C A相碰到 B离开墙的运动过程中弹簧对A物体的冲量大小。

(3) B离开墙后的运动过程中弹簧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

【答案】(1) (2) (3)

【解析】解:1)由图知,CA碰前速度为碰后速度为,CA碰撞过程动量守恒C的初速度反方向为正方向

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计算得出

(2) 12sB离开墙壁,此时B速度为零

AC速度相等时

从物块CA相碰到B离开墙的运动过程中AC两物体的动量变化为

从物块CA相碰到B离开墙的运动过程中弹簧对A物体的冲量大小为

代入数据得

(3) 12sB离开墙壁之后ABC及弹簧组成的系统动量和机械能守恒且当ACB速度相等时弹簧弹性势能最大根据动量守恒定律: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

计算得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我们知道,根据光的粒子性,光的能量是不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叫一个光子,光子具有动量( hv/c ) 和能量(hv ),当光子撞击到光滑的平面上时,可以像从墙上反弹回来的乒乓球一样改变运动方向,并给撞击物体以相应的作用力。光对被照射物体单位面积上所施加的压力叫光压。联想到人类很早就会制造并广泛使用的风帆,能否做出利用太阳光光压的太阳帆进行宇宙航行呢?

1924年,俄国航天事业的先驱齐奥尔科夫斯基和其同事灿德尔明确提出用照射到很薄的巨大反射镜上的太阳光所产生的推力获得宇宙速度,首次提出了太阳帆的设想。但太阳光压很小,太阳光在地球附近的光压大约为106N/m2,但在微重力的太空,通过增大太阳帆面积,长达数月的持续加速,使得太阳帆可以达到甚至超过宇宙速度。IKAROS 是世界第一个成功在行星际空间运行的太阳帆。2010521日发射,2010128日,IKAROS 在距离金星 80,800 公里处飞行掠过,并进入延伸任务阶段。

设太阳单位时间内向各个方向辐射的总能量为E,太空中某太阳帆面积为S,某时刻距太阳距离为r(r很大,故太阳光可视为平行光,太阳帆位置的变化可以忽略),且帆面和太阳光传播方向垂直,太阳光频率为v,真空中光速为c,普朗克常量为h。

(1)当一个太阳光子被帆面完全反射时,求光子动量的变化P,判断光子对太阳帆面作用力的方向。

(2)计算单位时间内到达该航天器太阳帆面的光子数。

(3)事实上,到达太阳帆表面的光子一部分被反射,其余部分被吸收。被反射的光子数与入射光子总数的比,称为反射系数。若太阳帆的反射系数为ρ,求该时刻太阳光对太阳帆的作用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甲所示,平行光滑金属导轨MNPQ之间距离L=0.5m,所在平面与水平面成θ=37o角,MP两端接有阻值为R=0.8Ω的定值电阻。质量为m=0.5kg、阻值为r=0.2Ω的金属棒ab垂直导轨放置,其它部分电阻不计。整个装置处在磁感应强度为B=2T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导轨平面向上。从t=0时刻开始ab棒受到一个平行于导轨向上的外力F作用,由静止开始沿导轨向上运动,运动中棒始终与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ab棒受到的安培力的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t1=2s时,安培力F1=2N)。求:

1t=2s末金属棒两端电压Uab

2)从t=0t=2s过程中通过电阻R横截面上的电量q

3t=2s末电路热功率P与拉力的瞬时功率P之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8727日将发生火星冲日现象,我国整夜可见,火星冲日是指火星、地球和太阳儿乎排列成一线,地球位于太阳与火星之间 此时火星被太阳照亮的一面完全朝向地球,所以明亮而易于观察。地球和火星绕太阳公转的方向相同,轨迹都可近似为圆,火星公转轨道半径为地球的1.5倍,则( )

A. 地球的公转周期比火星的公转周期小

B. 地球的运行速度比火星的运行速度小

C. 火星冲日现象每年都会出现

D. 地球与火星的公转周期之出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有一个固定的1/4圆弧形阻挡墙PQ,其半径OP水平、OQ竖直.在PQ墙和斜面体A之间卡着一个表面光滑的重球B,斜面体A放在光滑的地面上并用一水平向左的力F推着,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现改变推力F的大小,推动斜面体A沿着水平地面向左缓慢运动,使球B沿斜面上升一很小高度.在球B缓慢上升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斜面体A与球B之间的弹力逐渐减小

B. 阻挡墙PQ与球B之间的弹力逐渐减小

C. 水平推力F逐渐增大

D. 水平地面对斜面体A的弹力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在两等量异种点电荷的电场中,MN为两电荷连线的中垂线,abc三点所在直线平行于两电荷的连线,且ac关于MN对称,b点位于MN上,d点位于两电荷的连线上。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a点与c点场强相同

B. a点与c点电势相同

C. ab两点间的电势差等于bc两点间的电势差

D. 带正电的试探电荷在a点的电势能小于在c点的电势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现有一个阻值大约为20Ω的电阻,为了更精确地测量其电阻,实验室给出了以下器材:

①电流表G1(0~50mA,内阻r1=3Ω) ②电流表G2(0~100mA,内阻r2=1Ω)

③定值电阻R1(R1=150Ω) ④定值电阻R2(R2=15Ω)

⑤滑动变阻器R(0~5Ω) ⑥干电池(1.5V,内阻不计) ⑦开关S及导线若干

(1)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其中A、B一个为被测电阻、一个为定值电阻,请问图中电阻为被测电阻____________ (填“A”或“B”),定值电阻应选____________ (填“R1”或“R2”)

(2)若某次测得电流表G1、G2的示数分别为I1I2.则被测电阻的大小为____________(用已知和测量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3)若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该同学测得多组I1I2的实验数据,根据实验数据做出I1I2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并求得图象的斜率k=1.85,则被测电阻的大小为____________Ω(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有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E,M点与N点在同一电场线上,两个质量相等的带正电荷的粒子,以相同的速度分别从M点和N点同时垂直进入电场,不计两粒子的重力和粒子间的库仑力。已知两粒子都能经过P点,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

A. N点进入的粒子先到达P

B. M点进入的粒子先到达P

C. 粒子在到达P点的过程中电势能都减小

D. M点进入的粒子的电荷量小于从N点进入的粒子的电荷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甲所示是某同学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的实验转置。他在气热导轨上安装了一个光电门B,滑块上固定一遮光条,滑块用细线绕过气垫导轨左端的定滑轮与力传感器相连,传感器下方悬挂钩码,每次滑块都从A处由静止释放

(1)该同学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条的宽度d,如图乙所示,则d=_________mm。

(2)下列不必要的一顶实验要求是_________(请填写选项前对应的字母)

A.应使A位置与光电门间的距离适当大些

B.应将气垫导轨调节水平

C.应使细线与气垫导轨平行

D.应使滑块质量远大于钩码和力传感器的总质量

(3)实验时,将滑换从A位置由静止释放,由数字计时器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B的时间t测出A位置到光电门B的距离S改变钩码质量测出对应的力传感器的示数F,通过描点作出线性图像,研究滑块的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处理数据时应作出_________图像。(选填t2-F”,“”)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