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精英家教网如图所示,一自行车上连接踏脚板的连杆长R1,由踏脚板带动半径为r1的大齿盘,通过链条与半径为r2的后轮齿盘连接,带动半径为R2的后轮转动.
(1)设自行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过时,受到的平均阻力为f,人蹬踏脚板的平均作用力为F,链条中的张力为T,地面对后轮的静摩擦力为fs,通过观察,写出传动系统中有几个转动轴,分别写出对应的力矩平衡表达式;
(2)设R1=20厘米,R2=33厘米,踏脚大齿盘与后轮齿盘的齿数分别为48和24,计算人蹬踏脚板的平均作用力与平均阻力之比;
(3)自行车传动系统可简化为一个等效杠杆.以R1为一力臂,在右框中画出这一杠杆示意图,标出支点,力臂尺寸和作用力方向.
分析:(1)自行车传动系统中有两个转动轴:踏脚板带动的大齿盘中心转动轴和后轮的转动轴.可写出两个力矩平衡表达式.
(2)列出两个平衡表达式,代入数据,求出人蹬踏脚板的平均作用力与平均阻力之比.
(3)人蹬踏脚板的作用力向下,地面的阻力水平向前,根据(2)算出的比例,画出杠杆示意图.
解答:解:(1)自行车传动系统中有2个转动轴.
对踏脚齿盘中心的转动轴可列出:FR1=Tr1                       ①
对后轮的转动轴可列出:Tr2=fsR2                              ②
  (2)由  FR1=Tr1   Tr2=fsR2
   及  fs=f                                                ③
可得 
FR1
fR2
=
r1
r2
=
48
24
=2                                      ④
F
f
=2
R2
R1
=
2×33
20
=3.3                                       ⑤精英家教网
(3)如图所示.
答:
(1)传动系统中有2个转动轴,对应的力矩平衡表达式分别是FR1=Tr1和Tr2=fsR2
(2)人蹬踏脚板的平均作用力与平均阻力之比为3.3.
(3)杠杆示意图如图.
点评:这是一道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主要考查建立物理模型、应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常见机械装置中力学原理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精英家教网如图所示,一自行车上连接踏脚板的连杆长R1=20cm,由踏脚板带动半径为r1的大齿盘,通过链条与半径为r2的后轮齿盘连接,带动半径为R2=30cm的后轮转动.若踏脚大齿盘与后轮齿盘的齿数分别为48和24.当骑车人以n=2r/s的转速蹬踏脚板时,自行车的前进速度为
 
m/s.若车匀速前进,则骑车人蹬踏脚板的平均作用力与车所受平均阻力之比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2-2013学年上海市虹口区高考一模物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填空题

如图所示,一自行车上连接踏脚板的连杆长R1=20cm,由踏脚板带动半径为r1的大齿盘,通过链条与半径为r2的后轮齿盘连接,带动半径为R2=30cm的后轮转动。若踏脚大齿盘与后轮齿盘的齿数分别为48和24。当骑车人以n=2r/s的转速蹬踏脚板时,自行车的前进速度为______________m/s。若车匀速前进,则骑车人蹬踏脚板的平均作用力与车所受平均阻力之比为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2-2013学年上海市虹口区高考一模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如图所示,一自行车上连接踏脚板的连杆长R1=20cm,由踏脚板带动半径为r1的大齿盘,通过链条与半径为r2的后轮齿盘连接,带动半径为R2=30cm的后轮转动。若踏脚大齿盘与后轮齿盘的齿数分别为48和24。当骑车人以n=2r/s的转速蹬踏脚板时,自行车的前进速度为______________m/s。若车匀速前进,则骑车人蹬踏脚板的平均作用力与车所受平均阻力之比为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上海高考真题 题型:计算题

如图所示,一自行车上连接踏脚板的连杆长R1,由踏脚板带动半径为R1的大齿盘,通过链条与半径为R2的后轮齿盘连接,带动半径为R2的后轮转动。
(1)设自行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进时,受到的平均阻力为f,人蹬踏脚板的平均作用力为F,链条中的张力为T,地面对后轮的静摩擦力为fS。通过观察,写出传动系统中有几个转动轴,分别写出对应的力矩平衡表达式; ?
(2)设R1=20Cm,R2=33Cm,踏脚大齿盘与后轮齿盘的齿数分别为48和24,计算人蹬踏脚板的平均作用力与平均阻力之比;  ?
(3)自行车传动系统可简化为一个等效杠杆。以R1为一力臂,在方框中画出这一杠杆示意图,标出支点,力臂尺寸和作用力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