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8.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B.声源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C.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D.超声波的频率很低,所以人耳听不到

分析 明确声音的形成是因为物体的振动在空气中传播形成的,其振幅决定了响度,频率决定了音调,声音在真空中无法传播; 超声波的频率大于人能听到的频率.

解答 解:A、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
B、声源的振幅大说明其响度大,但其频率不一定大,故B错误;
C、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C错误;
D、超声波的频率很高,所以人耳是无法听到的,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声波的性质,要注意明确声音中响度、音调等的决定因素,同时明确声音属于机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8.一根长20cm的通电导线放在磁感应强度为0.4T的匀强磁场中,导线与磁场方向垂直,若它受到的安培力为4×103N,则导线中的电流是多少?若将导线中的电流减小为0,则该处的磁感应强度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9.导火索的火焰顺着导火索燃烧的速度是0.8cm/s,为了使点火人在导火索火焰烧到爆炸物以前能够跑到离点火处120m远的安全地方,人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问导火索至少需要多长才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总结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类比法、科学假设法和建立物理模型法等.以下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运用了假设法
B.根据速度的定义式v=$\frac{△x}{△t}$,当△t趋近于零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极限思想法
C.在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时,运用了理想实验法
D.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等分成很多小段,然后将各小段位移相加,运用了建立物理模型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3.如图,将质量m=0.1kg的圆环套在固定的水平直杆上.环的直径略大于杆的截面直径.环与杆间动摩擦因数μ=0.8.对环施加一位于竖直平面内斜向上,与杆夹角θ=53°的拉力F,使圆环由静止以a=4.4m/s2的加速度沿杆运动,求F的大小可能值(提示:环与杆的接触可能是上部也可能是下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在水平地面上,用50N的力沿水平方向拉着重为100N的小车前进5m,拉力做功等于250J,重力做功等于0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0.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得到了一条如图所示的纸带,其中0,1,2,3,…是选用的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3个打出的点没有在图纸上标出.图中画出了将米尺靠在纸带上测量的情况,读出图中所测量点0,1,3的读数分别是10.00cm、12.60cm、和22.60 cm;打第2号计数点时纸带的速度是0.63 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7.如图所示,一段长为1m、质量为2kg的通电导体棒悬挂于天花板上.现加一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当通入I=2A电流时悬线的张力恰好为零.求:
(1)所加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
(2)如果电流方向不变,通入电流大小变为1A时,此时悬线总拉力又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已知m=10kg,μ=$\frac{\sqrt{3}}{3}$,α=37°,如图,为使木箱匀速运动,拉力F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