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6分)如图(甲)所示为用打点计时器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装置,开始时小车在水平玻璃板上匀速运动,后来在薄布面上做匀减速运动,所打出的纸带如图(乙)所示(附有刻度尺),纸带上相邻两点对应的时间间隔为0.02 s.

从纸带上记录的点迹情况可知,A、E两点迹之间的距离为   cm,小车在玻璃板上做匀速运动的速度大小为    m/s;小车在布面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 (小数点后面保留2位数字)

 

【答案】

7.20cm    0.90m/s       5.00

【解析】

试题分析::A、E两点的刻度分别为:xA=13.20 cm,xE=6.00 cm

AE=xA-xE=7.20 cm(7.19~7.21均可),匀速运动的速度为v==0.90 m/s(0.89~0.91均可).

F点以后做减速运动,由逐差法公式得加速度大小:

 (4.90~5.10均可).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纸带分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甲)所示,两个平行金属板P、Q正对竖直放置,两板间加上如图(乙)所示的交变电压.t=0时,Q板比P板电势高U0,在两板的正中央M点有一电子在电场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电子所受重力可忽略不计,电子质量和电荷量分别为m、e ),为使电子不能打在极板上,两极板间的距离至少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在平衡小车与桌面之间摩擦力的过程中,打出了一条纸带.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用刻度尺测量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乙)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求:
①从图中所给的刻度尺上读出A、B两点间的距离s1=
0.70
0.70
cm;
②该小车的加速度a=
0.2
0.2
m/s2
(2)平衡摩擦力后,将5个相同的砝码都放在小车上.挂上砝码盘,然后每次从小车上取一个砝码添加到砝码盘中,测量小车的加速度.小车的加速度a与砝码盘中砝码总重力F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砝码盘中砝码总重力F(N) 0.196 0.392 0.588 0.784 0.980
加速度a(m?s-2 0.69 1.18 1.66 2.18 2.70
①请根据该组实验数据在答卷的坐标纸作出a-F的关系图象;
②根据提供的实验数据作出的a-F图线,不通过原点的主要原因是
未计入砝码盘的重力
未计入砝码盘的重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所用的电源为学生电源,输出电压为6V的交流电和直流电两种,重锤从高处由静止开始落下,重锤从拖着的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的痕迹进行测量,即可验证机械能定恒定律.

(1)下面列举了该实验的几个操作步骤:
A.按照图示的装置安装器件;
B.将打点计时器接到电源的直流输出端上;
C.用天平测量出重锤的质量;
D.调整错误后,再接通电源开关,释放悬挂纸带的夹子,打出一条纸带;
E.测量打出的纸带上某些点之间的距离;
F.根据测量的结果计算重锤下落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是否等于增加的动能.
指出其中没有必要进行的步骤是
C
C
;操作错误的步骤是
B
B

(2)如图(乙)所示,根据打出的纸带,选取纸带上打出的连续五个点A、B、C、D、E,测出A点距起始点O的距离为s0,点A、C间的距离为s1,点C、E间的距离为s2,使用交流电的频率为f,已知重锤的质量为m,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起始点O到打下C点的过程中,重锤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EP=
mg(s0+s1
mg(s0+s1
,重锤动能的增加量为△EK=
m(s1+s2)2f2
32
m(s1+s2)2f2
32
.利用这个装置也可以测量重锤下落的加速度a的数值,则根据这些条件和数据计算重锤下落的加速度a的表达式:a=
(s2-s1)f2
4
(s1+s2)2f2
32(s0+s1) 
(s2-s1)f2
4
(s1+s2)2f2
32(s0+s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某同学测量一只未知阻值的电阻.
(1)他先用多用电表进行测量,按照正确的步骤操作后,测量的结果如图(甲)所示.请你读出其阻值大小为
1000Ω
1000Ω
.为了使多用电表测量的结果更准确,该同学接着应该进行哪些操作?
答:
a.将选择开关打到“
×100
×100
”挡;
b.将两表笔短接,进行
欧姆调零
欧姆调零

c.再将被电阻接到两表笔之间测量其阻值并读出读数;
d.测量完毕将选择开关打到
“OFF”挡或交流电压最高挡
“OFF”挡或交流电压最高挡

(2)若该同学再用“伏安法”测量该电阻,所用器材如图(乙)所示,其中电压表内阻约为5kΩ,电流表内阻约为5Ω,变阻器阻值为50Ω.图中部分连线已经连接好,为了尽可能准确地测量电阻,请你完成其余的连线.

(3)该同学按照“伏安法”测量电阻的要求连接好图乙电路后,测得的电阻值将
大于
大于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被测电阻的实际阻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1)两颗人造卫星A、B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周期之比为TA:TB=1:8,则轨道半径之比为
 
运动速率之比为
 

(2)图(甲)是用一主尺最小分度为l mm,游标上有20个分度的卡尺测量一工件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可以读出此工件的长度为
 
cm.图(乙)是用螺旋测微器测量某一圆筒内径时的示数,此读数应为
 
mm.
精英家教网
(3)在“验证牛顿运动定律”的实验中,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及车中砝码的质量用M表示,盘及盘中砝码的质量用m表示,小车的加速度可由小车后拖动的纸带打上的点计算出.
①当M与m的大小关系满足
 
时,才可以认为绳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盘及盘中砝码的重力.
②如图(a)所示为甲同学根据测量数据作出的a-F图线,说明实验存在的问题是:
 

③乙、丙同学用同一装置做实验,画出了各自得到的a-F图线如图(b)所示,两个同学做实验时的哪一个物理量取值不同
 

精英家教网
④下图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7是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所用电源频率50Hz.根据图中数据计算加速度a=
 
m/s2,图中“3”的瞬时速度=
 
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精英家教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