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2.如图所示,导电物质为正电荷的霍尔元件位于两串联线圈之间,线圈中电流为I,线圈间产生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B与I成正比,方向垂直于霍尔元件的两侧面,此时通过霍尔元件的电流为IH,与其前后表面相连的电压表测出的霍尔电压UH满足:UH=k$\frac{{I}_{H}B}{d}$,式中k为霍尔系数,d为霍尔元件两侧面间的距离.电阻R远大于RL,霍尔元件的电阻可以忽略,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霍尔元件前表面的电势低于后表面
B.若电源的正负极对调,电压表将不反偏
C.IH与I成正比
D.电压表的示数的平方与RL消耗的电功率成正比

分析 A、根据通电导线产生磁场,带电粒子在电场力作用下加速,而磁场力的作用下偏转,由左手定则可知,偏转方向,得出电势高低;
B、由电源的正负极变化,导致电子运动方向也变化,由左手定则可知,电子的偏转方向,从而即可求解;
C、根据并联电压相等,可知,电流与电阻成反比,即可求解;
D、根据IH与I的关系,结合U=k$\frac{{I}_{H}B}{d}$,及P=IU,即可求解.

解答 解:A、根据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结合安培定则可知,磁场的方向,而电子移动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相反,再由左手定则可得,电子偏向内侧,导致前表面的电势高于后表面,故A正确;
B、当电源正负对调后,磁场虽反向,而电子运动方向也反向,由左手定则可知,洛伦兹力的方向不变,则电压表将不会反偏,故B正确;
C、如图所示,R和霍尔元件串联再与RL并联,I是干路电流,IH是霍尔元件支路的电流,电压表测量的是UH而不是外电路(就是串联R再并联RL)中霍尔元件的电压,根据串并联特点,则有:IRL=IH(R+RL),即为I=$\frac{R+{R}_{L}}{{R}_{L}}$IH;因此IH与I成正比,故C正确;
D、根据RL消耗的电功率PL=($\frac{R}{{R}_{L}}$IH2RL=$\frac{{R}^{2}}{{R}_{L}}$${I}_{H}^{2}$,显然PL与${I}_{H}^{2}$ 成正比,又因为磁感应强度大小B与I成正比,即B与IH成正比,电压表的示数UH=$\frac{k{I}_{H}B}{d}$,则UH与${I}_{H}^{2}$ 成正比,所以UH与RL消耗的电功率PL成正比,故D错误.
本题选择错误的,故选:D.

点评 考查电流形成的条件,理解左手定则与安培定则的应用,注意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掌握理论推理的方法:紧扣提供信息,结合已有的规律.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电量为10-9C的点电荷在某处受到的电场力是2×10-5N,则该处的电场强度大小是(  )
A.2×104N/CB.5×10-5N/C
C.2×10-14N/CD.不能确定该处电场强度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如图所示,两物体的运动情况是(  )
A.甲在前6s内运动方向不变,通过的位移大小为4m
B.甲在前6s内做往返运动,通过的位移大小为4m
C.乙在前6s内做往返运动,通过的位移大小为4m
D.乙在前6s内运动方向不变,通过的位移大小为4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用如图甲示的装置探究外力对小车做功与小车动能变化的关系.
①逐渐向砂桶中添加细砂粒,当观察到小车拖着的纸带打下间距均匀的点迹时,记下砂桶和砂的总质量m0,可认为小车受到的摩擦阻力大小为m0g.
②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继续向砂桶中添加细砂粒,让小车加速运动,图乙为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理想纸带的一部分,纸带上显示的点为计数点,测出小车的质量为M、砂桶和砂的总质量为m、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小车的质量与砂桶和砂的总质量之间须满足M远大于m.
③从纸带上测得AB两计数点的间距为d(图中未画出),在打点计时器打下A点到打下B点的过程中,小车所受外力做功W=(mg-m0g)d,小车动能的变化△Ek=$\frac{M[({s}_{3}+{s}_{4})^{2}-({s}_{1}+{s}_{2})^{2}]}{8{T}^{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7.如图为某电场中x轴上电势φ、随x变化的图象,-x0与x0关于坐标原点对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纵横的左侧为匀强电场
B.-x0处的场强为零
C.一电子在x0处由静止释放,电子将沿x轴正方向运动,加速度逐渐增大
D.一电子在x0处由静止释放,电子不一定沿x轴正方向运动,但速度逐渐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如图所示,MN和PQ是竖直放置相距1m为的滑平行金属导轨(导轨足够长,电阻不计),其上方连有R1=9Ω的电阻和两块水平放置相距d=20cm的平行金属板A.C,金属板长1m,将整个装置放置在图示的匀强磁场区域,磁感强度B=1T,现使电阻R2=1Ω的金属棒ab与导轨MN、PQ接触,并由静止释放,当其下落h=10m时恰能匀速运动(运动中ab棒始终保持水平状态,且与导轨接触良好).此时,将一质量m1=0.45g,带电量q=1.0×10-4C的微粒放置在A、C金属板的正中央,恰好静止.g=10m/s2).求:
(1)微粒带何种电荷.ab棒的质量m2是多少;
(2)金属棒自静止释放到刚好匀速运动的过程中,电路中释放多少热量;
(3)若使微粒突然获得竖直向下的初速度v0,但运动过程中不能碰到金属板,对初速度v0有何要求?该微粒发生大小为$\frac{\sqrt{2}}{Bq}$m1v0的位移时,需多长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公元1543年,哥白尼临终前在病榻上为其毕生致力的著作《天体运行论》印出的第一本书签上了自己的姓名.这部书预示了地心宇宙论的终结.哥白尼提出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运动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假设行星只受到太阳的引力,按照哥白尼上述的观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太阳对各行星的引力相同
B.土星绕太阳运动的向心加速度比火星绕太阳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小
C.水星绕太阳运动的周期大于一年
D.木星绕太阳运动的线速度比地球绕太阳运动的线速度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用如图的电路可以精确测量定值电阻R0的电阻值和滑动变阻器R2的总阻值,图中R1为电阻箱,主要操作步骤如下,完成步骤中的填空:
①将滑动变阻器滑片调到最左端,断开S2,接着闭合S、S1,读出电流表的示数I1
②再断开S1,闭合S2,调节电阻箱  的电阻值,当电阻箱的电阻为5.6Ω时,电流表的示数也为I1,断开S;
③将滑动变阻器滑片调到最右端,断开S2,闭合S、S1;读出电流表的示数I2
④再断开S1.闭合S2.调节电阻箱的电阻值为15.8Ω时,电流表的示数也为I2
⑤则定值电阻R0=5.6Ω;滑动变阻器R2的总阻值为10.2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小明在研究性学习中设计了一种可测量磁感应强度的实验,其装置如图所示.在该实验中,磁铁固定在水平放置的电子测力计上,此时电子测力计的读数为G1,磁铁两极之间的磁场可视为水平匀强磁场,其余区域磁场不计.直铜条AB的两端通过导线与一电阻连接成闭合回路,总阻值为R.若让铜条水平且垂直于磁场,以恒定的速率v在磁场中竖直向下运动,这时电子测力计的读数为G2,铜条在磁场中的长度L.则铜条匀速运动时所受安培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大小是G2-G1,磁感应强度的大小是$\frac{1}{L}\sqrt{\frac{({G}_{2}-{G}_{1})R}{v}}$.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