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如图所示,t=0时,质量为0.5kg的物体从光滑斜面上的A点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经过B点后进入水平面(设经过B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最后停在C点。测得每隔2 s的三个时刻物体的瞬时速度,记录在下表中。g取10m/s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t/s

0

2

4

6

v/(m•s-1

0

8

12

8

A.物体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9 m/s

B.t =3 s的时刻物体恰好经过B点

C.t =10s的时刻恰好停在C点

D.A、B间的距离小于B、C间距离

 

【答案】

CD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可以求出下滑的加速度a1=4m/s2和在水平面上的加速度a2=-2m/s2.如果第4s还在斜面上的话,速度应为16m/s,从而判断出第4s已过B点.是在2s到4s之间经过B点.所以最大速度不是12m/s.故A错误;根据运动学公式:8+a1t1-a2t2=12  t1+t2=2,解出t1=,知经过到达B点,到达B点的速度v=a1t=,故B错;第6s末的速度是8m/s,到停下来还需的时间,所以到C点的时间为10s,故C正确;根据v2−v02=2ax,求出AB段的长度为,BC段的长度为,故D错。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0?宝山区一模)如图所示为0.25mol某种气体的p~t图线,图中p0为标准大气压.则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
5.6
5.6
L,在B状态时的体积是
7
7
 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重物下落的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
(1)电火花计时器的工作电源为
交流
交流
220V(填“直流”或“交流”),频率50Hz,则两邻两个计时点间的时间为
0.02
0.02
s.
(2)打出的纸带如图所示,实验时纸带的
端应和重物相连接.(选填“甲”或“乙”)
(3)在测定重物下落加速度的实验中,上图为一次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纸带上每相邻的两计数点间都有四个点未画出,按时间顺序取为0、1、2、3、4、5、6七个计数点,用米尺量出1、2、3、4、5、6点到0点的距离如图所示(单位:cm).由纸带数据计算可得打计数点4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 v4=
4.04-4.08
4.04-4.08
m/s.
(4)本实验操作中,能否先放纸带,后开电源?答:
不能
不能
(填“能”或“不能”)
(5)要探究重物下落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试写出主要实验步骤?答:
①测各段距离,算出1、2、3、4、5点速度,②求出各段加速度或作v-t图线;③由计算结果或v-t图线得出结论.
①测各段距离,算出1、2、3、4、5点速度,②求出各段加速度或作v-t图线;③由计算结果或v-t图线得出结论.

(6)本实验测各计数点速度时,误差产生的可能原因有?答:
刻度尺本身不准确,读数的偶然误差,电压频率不能稳定在50Hz,空气阻力,纸带受到摩擦
刻度尺本身不准确,读数的偶然误差,电压频率不能稳定在50Hz,空气阻力,纸带受到摩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某同学实验打出的纸带如图所示,“0”点是第一个打点(此刻速度为零),0、1、2、…、4为连续打下的点.各相邻打点间的距离为S1、S2、…、S4.设打点计时器的打点时间间隔为T,实验地点的重力加速度为g.为了验证打下“0”点到打下“3”点过程中,重锤的机械能守恒,该同学利用υ2=2g(s1+s2+s3)计算出打下“3”点时重锤的速度υ,你赞同吗?请写出你的看法.(若不赞同,请写出你计算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精英家教网如图为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1)为完成此实验,除了图中所示器材,还需要的器材有
 

A.刻度尺     B.秒表
C.天平       D.“220V、50Hz”交流电源
(2)某同学实验打出的纸带如图所示,“0”点是第一个打点(此刻速度为零),0、1、2、…、4为连续打下的点.各相邻打点间的距离为S1、S2、…、S4.设打点计时器的打点时间间隔为T,实验地点的重力加速度为g.为了验证打下“0”点到打下“3”点过程中,重锤的机械能守恒,该同学利用υ=2gS3计算出打下“4”点时重锤的速度υ,你赞同吗?请写出你的看法.(若不赞同,请写出你的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