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可以从纸带上直接测量得到的物理量
A.位移B.速度C.加速度 D.平均速度
A

试题分析:我们可以直接通过刻度尺去量一下便可得物体运动位移,A正确;速度、加速度及平均速度都需要通过位移测量并加以计算方何得,则B、C、D错。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6分)某同学做“探究共点力合成的规律”实验时,
(1)主要步骤是:
A.在桌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
B.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的另一端系着绳套;
C.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 记录下O点的位置,读出两个弹簧秤的示数;
D.按选好的标度,用铅笔和刻度尺作出两只弹簧秤的拉力F1和F2的图示,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F;
E. 只用一只弹簧秤,通过细绳套拉橡皮条使其伸长,读出弹簧秤的示数,记下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这个力F’的图示;
F. 比较力F’与F的大小和方向,看它们是否相同,得出结论。
上述步骤中:
①(2分)有重要遗漏的步骤的序号是                               
②(2分)遗漏的内容分别是                                           
(2)(2分)如图所示是两位同学在做本实验时得到的结果,可以判定其中实验结果比较符合实验事实的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为了测量某一弹簧的劲度系数,将该弹簧竖直悬挂起来,在自由端挂上不同质量的砝码.实验测出了砝码质量m与弹簧长度l的相应数据,其对应点已在图上标出.(g=9.8 m/s2)

(1)作出m-L的关系图线;
(2)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__ N/m(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一同学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时,将不同的钩码分别挂在竖直悬挂弹簧的下端,钩码重与相应的弹簧总长度数据如下表所示:
钩码重(N)
0
3
6
9
12
弹簧总长(cm)
5.0
6.2
7.4
8.6
9.8

(1)请在图中的坐标纸上作出弹簧所受弹力F与弹簧总长L之间的关系图线;(3分)
(2)由实验图线得到弹簧弹力与弹簧长度之间的关系式为                    .(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图甲是用一主尺最小分度为1mm,游标上有20个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一工件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可以读出此工件的长度为___________mm;图乙是用螺旋测微器测量某一圆筒内径时的示数,此读数应          m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某同学在研究小车运动实验中,获得一条点迹清楚的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0.02秒打一个计时点,该同学选择ABCDEF六个计数点,对计数点进行测量的结果记录在图中,单位是cm,

(1)则在打下B、C、D、E各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vB =       m/s,  
vC=        m/s,  vD=        m/s,vE =        m/s.
(2)小车的加速度为          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某同学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在不同拉力下得到了A、B、C、D、…等几种较为理想的纸带,并在纸带上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即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s,将每条纸带上的计数点都记为0、1、2、3、4、5…如图所示。甲、乙、丙三段纸带,分别是从三条不同纸带上撕下的.

(1)在甲、乙、丙三段纸带中,属于纸带A的是        
(2)打A纸带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           m/s2.    (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3分)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实验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多选)。
A.弹簧被拉伸时,不能超出它的弹性限度
B.用悬挂砝码的方法给弹簧施加拉力,应保证弹簧竖直且在钩码静止时读数
C.用刻度尺测得弹簧的长度即为弹簧的伸长量
D.用几根不同的弹簧,分别测出一组拉力与伸长量,得出拉力与伸长量之比一定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可以采用如下图所示的(甲)或(乙)方案来进行。
⑴比较这两种方案,___________(填“甲”或“乙”)方案好些,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如图(丙)是该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测得每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已知每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T=0.1s。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___________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该纸带是采用__________(填“甲”或“乙”)实验方案得到的。

⑶图(丁)是采用(甲)方案时得到的一条纸带,在计算图中N点速度时,几位同学分别用下列不同的方法进行,其中正确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