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8.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B极板接地,P为电容器两极板间的一点,现增加A极板所带电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电容器的电容增大B.AB两极板电势差保持不变
C.P点电势一定升高D.P点电场强度一定增大

分析 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断开后所带电量不变.增加A极板所带电量,由电容的决定式分析电容的变化,由U=$\frac{Q}{C}$,确定电压U的变化.根据E=$\frac{U}{d}$分析板间场强是否变化,根据电场强度的变化,从而确定电势差的变化,进而分析P点的电势如何变化.

解答 解:A、根据电容决定式$c=\frac{?S}{4πkd}$,可知电容器的电容保持不变,故A错误;
B、根据电容定义式C=$\frac{Q}{U}$,当电量Q增大时,则电压U也增大,再由U=Ed可知,d不变,U增大,则场强E增大;故B错误,D正确;
C、因E增大,PB间的距离不变,由U=Ed知,故PB间的电势差增大,因B板接地,但板间场强方向不知,P点的电势无法确定;故C错误;
故选:D.

点评 考查电容的决定式与定义式的应用与区别,掌握电场强度表达式的内容,及理解如何确定P点的电势变化是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如图所示,一正弦交流电通过一电子元件后的波形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流的变化周期是0.01s
B.电流的有效值是1A
C.电流通过100Ω的电阻时,1s内产生热量为200J
D.1s内通过导线某一横截面的电荷量是1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测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阻r.
①首先直接用多用电表测定该电池电动势,在操作无误的情况下,多用电表盘面如图a所示,其示数为1.55V.
②然后,用电压表、电阻箱R、定值电阻( R0=5Ω)、开关S、若干导线和该电池连成电路,进一步测定该电池电动势和内阻.
(ⅰ)在图b中,根据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实物图连接.
(ⅱ)闭合开关S,调整电阻箱阻值R,读出电压表相应示数U.记录多组R、U数据,并计算出相应的$\frac{1}{R}$与$\frac{1}{U}$的值,做出$\frac{1}{R}$-$\frac{1}{U}$图线如图c所示.分析该图线斜率k 的物理意义知k=$\frac{{R}_{0}+r}{E}$.(用E、r、R0表示)
(ⅲ)从图线中可求得待测电池电动势E=1.54V,内阻r=0.47Ω.(计算结果均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ⅳ)若考虑电压表为非理想表,则电池电动势E测量值相对真实值偏小(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6.如图甲所示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0.10s时刻的波形图,P是平衡位置为x=1m处的质点,Q是平衡位置为x=4m处的质点,如图乙所示为质点Q的振动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0.15s时,质点Q的加速度达到正向最大
B.t=0.15s时,质点P的运动方向沿y轴负方向
C.t=0.25s时,质点P的动能在减少
D.从t=0.10s到t=0.25s,该波沿轴轴负方向传播了6m
E.从t=0.10s到t=0.25s,质点p通过的路程为15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冰壶在水平而上某次滑行可简化为如下过程:如图所示,运动员给冰壶施加一水平恒力将静止于A点的冰壶(视为质点)沿直线AD推到B点放手,最后冰壶停于D点.已知冰壶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AB=CD=l、BC=7l,重力加速度为g.求:
(1)冰壶经过B点时的速率;
(2)冰壶在CD段与在AB段运动的时间之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压缩密闭于绝热容器中的理想气体,其温度一定升高
B.物体温度升高,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速率均增大
C.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等压膨胀过程中气体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
D.自然发生的热传递过程是向着分子热运动无序性增大的方向进行的
E.热量能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但不可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20.若以V表示在标准状态下水蒸气的摩尔体积,ρ表示在标准状态下水蒸气的密度,M表示水的摩尔质量,M0表示一个水分子的质量,V0表示一个水分子的体积,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V=$\frac{M}{ρ}$B.V0=$\frac{V}{{N}_{A}}$C.M0=$\frac{M}{{N}_{A}}$D.ρ=$\frac{M}{{N}_{A}{V}_{0}}$
E.NA=$\frac{ρV}{{M}_{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A.贝可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现象的研究,发现了原子中存在原子核
B.汤姆孙通过阴极射线在电场中偏转的实验,发现了阴极射线是由带负电的粒子组成的
C.查德威克发现中子促使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的建立
D.相对论的创立表明经典力学已不再适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都与温度有关,所以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都是分子的热运动
B.气体的温度升高,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大
C.两分子从无限远处逐渐靠近,直到不能再靠近为止的过程中,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合力先变大,后变小,再变大
D.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是因为它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
E.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体积增大时,压强一定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