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一个带正电的质点,电荷量q=2.0 ×10--9C,在静电场中由a点移到b点,在这过程中,除静电力外,其他力做的功为6.0×10--5 J,质点的动能增加了8.0×10--5 J,则a、b两点间的电势差为(  )
A.1.0×104 V B.4.0×104 VC.3.0×104 VD.7.0×104 V
A
由动能定理V,A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可以测量物体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物体A放在带滑轮的水平长板上,用跨过滑轮(滑轮的大小可不计)的细线将A与另一个物体B相连。开始时B离地面高度为h,A离长板右端距离也为h,从静止释放B后,B会带动A做加速运动,当B落地时A正好离开长木板,最后A也落地(A在空中运动时细线始终处于松弛状态,A、B落地后均不会反弹)。已测得A、B的质量相等,h为已知,手边只有刻度尺一个测量工具。

(1)为获得A离开长板时的速度,实验中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具体的物理量名称及其符号)
(2)物体A与长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______________。(用题目中已知的物理量和还需测量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计算题

(9分)如图所示,竖直固定放置的斜面AB的下端与光滑的圆弧轨道BCD的B端相切,圆弧面的半径为R,圆心O与A、D在同一水平面上,∠COB=θ,现有一质量为m的小物体从斜面上的A点无初速滑下,已知小物体与AB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求:
(1)小物体在斜面上能够通过的路程;
(2)小物体通过C点时,对C点的最大压力和最小压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如图,A、B两个物体的质量均为1 kg,两个物体之间用轻弹簧栓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00N/m。两个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现用恒力 F=" 20" N 竖直向上提起物体A,当B恰好要离开地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g =" 10" m/s2

A.在上述过程中,以A、B物体为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B.在上述过程中,物体A的机械能守恒
C.当B恰好离开地面时,物体A的速度为 2 m/s
D.当B恰好离开地面后,物体A、B的加速度始终大小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做匀速运动,它的机械能一定守恒
B.物体所受合力的功为零,它的机械能一定守恒
C.物体所受的合力不等于零,它的机械能可能守恒
D.物体所受的合力等于零,它的机械能一定守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质量为2kg的重物从30m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下落过程中重物受到的空气阻力忽略不计。则重物下落2s时具有的动能为_____;重物下落高度为_____m时,动能是其重力势能的一半。(g取10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计算题

木块质量为,以初速度沿倾角为的粗糙的斜面底端向上滑行,上滑的最大距离为,求木块再滑到原出发点的速度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计算题

(10分)滑板运动已成为青少年所喜爱的一种体育运动。如图所示,某同学正在进行滑板运动。图中AB段路面是水平的,BCD是一段半径R="20" m的拱起的圆弧路面,圆弧的最高点C比AB段路面高出h ="1.25" m。已知人与滑板的总质量为M="60" kg。该同学自A点由静止开始运动,在AB路段他单腿用力蹬地,到达B点前停止蹬地,然后冲上圆弧路段,结果到达C点时恰好对地面的压力为零,不计滑板与各路段之间的摩擦力及经过B点时的能量损失,g取10 m/s2。求:

(1)该同学到达C点时的速度;
(2)该同学在AB段所做的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计算题

(2010·安徽卷)24.(20分)如图,ABD为竖直平面内的光滑绝缘轨道,其中AB段是水平的,BD段为半径R=0.2m的半圆,两段轨道相切于B点,整个轨道处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中,场强大小E=5.0×103V/m。一不带电的绝缘小球甲,以速度υ0沿水平轨道向右运动,与静止在B点带正电的小球乙发生弹性碰撞。已知甲、乙两球的质量均为m=1.0×10-2kg,乙所带电荷量q=2.0×10-5C,g取10m/s2。(水平轨道足够长,甲、乙两球可视为质点,整个运动过程无电荷转移)

(1) 甲乙两球碰撞后,乙恰能通过轨道的最高点D,求乙在轨道上的首次落点到B点的距离;
(2)在满足(1)的条件下。求的甲的速度υ0;
(3)若甲仍以速度υ0向右运动,增大甲的质量,保持乙的质量不变,求乙在轨道上的首次落点到B点的距离范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