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2.关于时刻与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时刻表示时间极短,时间表示时间较长
B.2min只能分成120个时刻
C.作息时间表上的数字均表示时间
D.在时间轴上,时刻对应的是一个点,时间对应的是一段

分析 时间是指时间的长度,在时间轴上对应时间段,时刻是指时间点,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个点.

解答 解:A、时刻是指时间点,时间是指时间的长度,即时间的间隔,故A错误;
B、2分钟可以分成无数个时刻,故B错误;
C、时间是指时间的长度,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距离,时刻是指时间点,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个点,所以作息时间表上的数字均表示时刻.故C错误;
D、描述运动时,时刻对应的某一位置,时间对应的是一段位移,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时刻具有瞬时性的特点,是变化中的某一瞬间通常与物体的状态相对应;时间间隔具有连续性的特点,与某一过程相对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2.小华同学在做“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时,从打下的若干纸带中选出了如图1所示的一条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电源频率为50Hz,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各计数点到0点的距离如纸带上所示.

(1)为了达到实验的目的,除了有打点计时器、纸带、小车、细绳、导线、低压交流电源、小木块、长木板外,还需要的仪器有A
A.刻度尺   B.铁架台   C.停表   D.天平
(2)图中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0.1s.
(3)根据纸带提供的信息,小华同学已经计算出了打下1、2、3、4、6这五个计数点时小车的速度,请你帮助他计算出打下计数点5时小车的速度v5=0.530m/s(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并填入表中.
计数点123456
t/s0.10.20.30.40.50.6
v/(m•s-10.3580.4000.4400.4850.570
(4)以速度v为纵轴、时间t为横轴在图2坐标纸上建立直角坐标系,根据表中的v、t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并作出小车运动的v-t图象.
(5)根据v-t图象可知,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0.420m/s2(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一个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4m/s,后3s的平均速度是5m/s,则全程的平均速度大小为4m/s,加速度大小为2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20.下列的若干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不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还与材料有关
B.对于同种金属产生光电效应时,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Ek与照射光的频率成线性关系
C.按照玻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电子的动能减小,原子的能量也减小了
D.将核子束缚在原子核内的核力,是不同于万有引力和电磁力的另一种相互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7.如图是A、B两物体同时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从图象上可知(  )
A.20s末A、B相遇B.A做匀速运动,B做匀加速运动
C.20s末A、B相距最远D.40s末A、B相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牛顿利用斜面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使用了“外推”的方法,即当斜面的倾角为90°时,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就变成了自由落体运动
B.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是研究曲线运动的一般方法,该方法不适用于研究匀速圆周运动
C.物理模型在物理学的研究中起了重要作用,其中“质点”、“点电荷”和“轻弹簧”都是理想化模型
D.库仑利用扭秤装置研究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跟电荷量和距离的关系时,采用了理想实验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如图所示,在水平放置两平行金属板M、N之间的P点,固定有一个带电量为-q的点电荷,两金属板通过电阻R接到直流电源上,其中N板接地.(  )
A.当保持其它条件不变,而将M板向上移动的过程中,两极板间的电场变强
B.当保持其它条件不变,而将M板向上移动的过程中,通过R的电流方向是向左的
C.当保持其它条件不变,而将M板向上移动到某处稳定后与移动前相比,p处点电荷的电势能变大
D.将电容器与电源断开,若M板向上移动到某处稳定后与移动前相比,p处点电荷的电势能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如图所示,O为竖直放置的半径R=2m的光滑管状轨道圆心,A、B两点关于O的竖直线对称,从A点将质量为m=0.2kg的小球以某一速度斜向上抛出,无碰撞地由B点进入管道,小球经圆轨道最低点C无能量损失地进入长L=4m水平粗糙轨道CD,小球与CD间动摩擦因数μ=0.2,光滑半圆轨道DE竖直放置,E为最高点,G是与圆心O1等高的点,小球经D点无能量损失进入半圆轨道并能到达EG间某处,已知圆管的直径远小于轨道半径R且略大于小球直径,OB与竖直方向间夹角α=37°,(取sin37°=0.6,g取10m/s2)求:
(1)小球过B点时的速度vB
(2)若小球恰能过E点,则小球在D点时对轨道的压力;
(3)半圆轨道DE的半径r应满足的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6.如图所示,平行板M和N之间有匀强电场,N板接地,A、B、C是电场中的三点,其中A点距离N板1cm.已知电量为q=2.0×10-9C的正电荷在B点时受到的电场力F=8.0×10-6N,将该电荷从B点移到C点电场力做的功为W=4.0×10-7J.求:
(1)B、C间的电势差UBC
(2)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E;
(3)电荷放在A点具有的电势能EP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