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重力加速度:
①电火花计时器的工作电压为
 
,频率
 

②打出的纸带如图所示,实验时纸带的
 
端应和重物相连接.(选填“甲”或“乙”)
③实验中在纸带上连续打出点1、2、3、…、9,如1图所示,由纸带所示数据可算出实验时的加速度为
 
m/s2精英家教网
(2)某实验小组采用如图3所示的装置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后,沿木板滑行.打点计时器工作频率为50Hz.
①实验中木板略微倾斜,这样做
 

A.是为了使释放小车后,小车能匀加速下滑
B.是为了增大小车下滑的加速度
C.可使得橡皮筋做的功等于合力对小车做的功
D.可使得橡皮筋松弛后小车做匀速运动
②实验中先后用同样的橡皮筋1条、2条、3条…,并起来挂在小车的前端进行多次实验,每次都要把小车拉到同一位置再释放小车.把第1次只挂1条橡皮筋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1,第二次挂2条橡皮筋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为2W1,…;橡皮筋对小车做功后而使小车获得的速度可由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测出.根据第四次的纸带(如图4所示)求得小车获得的速度为
 
 m/s.
③若根据多次测量数据画出的W-v草图如图5所示,根据图线形状,可知对W与v的关系作出的猜想肯定不正确的是
 

A.W∝
v
  B.W∝
1
v
   C.W∝v2  D.W∝v3
④如果W∝v2的猜想是正确的,则画出的W-v2图象应是
 

⑤在本实验中你认为影响实验效果的可能原因是
 
.(只要回答出一种原因即可)
精英家教网
分析:(1)解决实验问题首先要掌握该实验原理,了解实验的仪器、操作步骤和数据处理以及注意事项;若物体带动纸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x=aT2,可计算出打出某点时纸带运动的加速度.
(2)①明确实验原理以及实验目的即可知了解具体的实验操作;②纸带上点距均匀时,表示小车已经做匀速直线运动,据此可求出小车做匀速运动时的速度大小,即为最终小车获得的速度大小;③根据图象特点,利用数学知识可正确得出结论;④如果W∝v2的猜想是正确的,则W与v2成正比例关系;⑤根据实验原理和具体的实验操作,正确分析实验误差.
解答:解:①根据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可知,其工作电源为交流220V,频率为50Hz.
故答案为:交流220 V,50 Hz.
②从纸带上可以发现从左端到右端,相邻的计数点的距离越来越小,也就是说明速度越来越小,与重物相连接的纸带先打出点,速度较小,所以实验时纸带的乙端端通过夹子和重物相连接.
故答案为:乙端.
③根据运动学公式得:△x=aT2,有:
a=g=
x23-x78
5T2
,将x78=2.04cm,x23=3.92cm,T=0.02s,带入解得:g=9.4m/s2
故答案为:9.4.
(2)①A、该实验中要使橡皮筋对小车所做功为合外力的功,应当进行平衡摩擦力的操作,所以要求斜面倾斜,释放小车后小车能够匀速下滑,故A错误;
B、斜面倾斜是为了平衡摩擦力,不是为了使小车加速下滑,故B错误;
C、使斜面倾斜后平衡摩擦力,这样操作可以使橡皮筋松弛后,小车能做匀速运动,从而根据纸带求出小车匀速时的速度大小(即加速运动的最大速度),故C正确;
D、根据C选项的论述可知D正确.
故选:CD.
②由纸带后半部分两点间距离相同,可知小车开始做匀速运动,可求得:
v=
x
T
=
0.04m
0.02s
=2 m/s
故答案为:2.
③根据图象结合数学知识可知,该图象形式和y=xn(n=2,3,4)形式,故AB错误,CD正确.
本题选不正确的,故选AB.
④如果W∝v2的猜想是正确的,则W与v2成正比例关系,即图象应该为过原点的倾斜直线.
故答案为:过原点的一条直线.
⑤根据该实验采用方法以及所测量的数据可知,造成误差的原因可能有:每条橡皮筋做的功不会完全相同;在纸带的测量中会有误差;摩擦阻力的平衡不可以完全理想化;交流电的频率不稳定也可能造成误差.
故答案为:每条橡皮筋做的功不会完全相同;在纸带的测量中会有误差;摩擦阻力的平衡不可以完全理想化;交流电的频率不稳定也可能造成误差.
点评:(1)要知道重物带动纸带下落过程中能量转化的过程和能量守恒,纸带问题的处理时力学实验中常见的问题,计算过程中要注意单位的换算和有效数字的保留.
(2)明确了该实验的实验原理以及实验目的,即可了解具体操作的含义,以及如何进行数据处理;数据处理时注意数学知识的应用,本题是考查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好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1)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电路验证楞次定律,他的实验步骤有遗漏,实验步骤如下
①弄清两线圈导线的绕向,把电池、线圈A、滑动变阻器和电键串联组成一个电路,
②把灵敏电流计利线圈B组成一个电路.
③接通电源,给线圈A通电,并记录下线圈A中的电流方向,把线圈A插入线圈B中,停一会后再取出米,当线圈A正插入和取出的过程中,以及停止运动时.观察电流表的指针有无偏转,并记下指针偏转的方向.
④改变线圈A中的电流方向.按③重复做实验,观察电流表的指计有无偏转,并记录下指针偏转的方向.
请根据上述实验记录来验证楞次定律,分析他在实验中遗漏了
查明电流表G指针偏转方向跟电流方向的关系
查明电流表G指针偏转方向跟电流方向的关系
的重要一步.
(2)请你根据如图用导线:将如图中的实物图连接起来

(3)图1中的A、B分别为两线圈的截面图,如果B线圈中产生如图2所示顺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可能是因为:
BC
BC

A.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键,使A线圈中顺针方向的电流逐渐增大.
B.通有顺时针方向电流的A线圈,正在从B线圈中取出.
C.将铁芯插入通有逆时针方向电流的A线圈中.
D.断开电键,使A线圈中的逆时针方向的电流消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1)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先将a球从斜槽轨道上某固定点处由静止开始滚下,在水平地面上的记录纸上留下压痕,重复10次;再把同样大小的b球放在斜槽轨道末端水平段的最右端静止放置,让a球仍从原固定点由静止开始滚下,和b球相碰后,两球分别落在记录纸的不同位置处,重复10次.
①本实验必须测量的物理量有
BE
BE

A.斜槽轨道末端到水平地面的高度H
B.小球a、b的质量ma、mb
C.小球a、b的半径r
D.小球a、b离开斜槽轨道末端后平抛飞行的时间t
E.记录纸上O点到A、B、C各点的距离OA、OB、OC
F.a球的固定释放点到斜槽轨道末端水平部分间的高度差h
②根据实验要求,ma
大于
大于
mb(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③放上被碰小球后,两小球碰后是否同时落地?如果不是同时落地,对实验结果有没有影响?(不必作分析)
b球先落地,对结果无影响
b球先落地,对结果无影响

④为测定未放小球b时,小球a落点的平均位置,把刻度尺的零刻度线跟记录纸上的O点对齐,如图给出了小球a落点附近的情况,由图可得OB距离应为
45.95±0.02
45.95±0.02
cm;
⑤按照本实验方法,验证动量守恒的验证式是
m
 
a
OB
=
m
 
a
OA
+
m
 
b
OC
m
 
a
OB
=
m
 
a
OA
+
m
 
b
OC

m
 
a
(OB-OA)
=
m
 
b
OC
m
 
a
(OB-OA)
=
m
 
b
OC

(2)某同学测量一只未知阻值的电阻.
①他先用万用表初步测量,将选择开关旋至“×10”档,进行欧姆调零后进行测量,结果如图甲所示.其阻值为
1000
1000
.为了使测量的结果更精确些,选择开关应调到
×100
×100
档;
②若该同学再用“伏安法”测量该电阻,所用器材如图乙所示,其中电压表内阻约为5kΩ,电流表内阻约为5Ω,滑动变阻器阻值为50Ω.图中部分连线已经连接好,为了尽可能准确地测量,请你完成其余的连线;用此种方法测得的电阻值将
大于
大于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被测电阻的实际阻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08?潮州二模)(1)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玻意耳定律.粗细均匀的玻璃管A、B均竖直放置,下面用软管相连.开启阀门K,往A管里灌入水银,当两管中的水银面相平时,关闭阀门.该同学研究A管中被封闭的气体,为使A管中的水银面下降,需将B管向
(填“上”或“下”)移动.实验时除A管中气体质量保持不变外,还须使
温度
温度
保持不变.若大气压强已知,还需使用的测量仪器是
毫米刻度尺
毫米刻度尺
.    
(2)、利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实验器材有:浓度为0.05%(体积分数)的油酸酒精溶液、最小刻度为0.1ml的量筒、盛有适量清水的浅盘、痱子粉、橡皮头滴管、玻璃板、彩笔、坐标纸
①下面是实验步骤,请填写所缺的步骤C
A.用滴管将浓度为0.05%油酸酒精溶液一滴一滴地滴入量筒中,记下滴入1ml油酸酒精溶液时的滴数N.
B.将痱子粉均匀地撒在浅盘内水面上,用滴管吸取浓度为0.05%的油酸酒精溶液,从低处向水面中央一滴一滴地滴入,直到油酸薄膜有足够大的面积又不与器壁接触为止,记下滴入的滴数n.
C.
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用彩笔将油酸薄膜的形状画在玻璃板上
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用彩笔将油酸薄膜的形状画在玻璃板上

D.将画有油酸薄膜轮廓的玻璃板放在坐标纸上,以坐标纸上边长为1cm的正方向为单位,计算轮廓内正方形的个数,算出油酸薄膜的面积Scm2
②现要求用已给的和测得的物理量表示单个油酸分子的大小
0.05%n
NS
0.05%n
NS
(单位: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1)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重力加速度:
精英家教网
①电火花计时器的工作电压为
 
,频率
 

②打出的纸带如图所示,实验时纸带的
 
端应和重物相连接.(选填“甲”或“乙”)
③实验中在纸带上连续打出点1、2、3、…、9,如图所示,由纸带所示数据可算出实验时的加速度为
 
m/s2
④当地的重力加速度数值为9.8m/s2,请列出测量值与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值有差异的主要原因
 

(2)某同学在做测金属丝电阻率的实验中,取一根粗细均匀的康铜丝,其中有两个步骤是用螺旋测微器测出康铜丝的直径d和用伏安法测量的康铜丝的电阻R.
精英家教网
①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康铜丝直径如丙图所示,由图可知其直径为
 
mm.
②图乙是测量康铜丝电阻的原理图,根据原理图在如图甲所示的实物图中画出连线.
③利用上面的电路图测出的电阻值比真实值
 
(填“偏大”或“偏小”),这种误差叫做
 
误差(填“系统”或“偶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
精英家教网
(1)某同学用如图所1示装置,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来研究小车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小车的加速度与小车受到力的关系.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A.实验时首先要平衡摩擦力,使小车受到的合力等于细绳对小车的拉力
B.平衡摩擦力的方法就是,在塑料小桶中添细沙,使小车能匀速滑动
C.每次改变小车受到的拉力后都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D.实验中通过塑料桶中增加细沙来改变小车受到的拉力
E.实验中应先放小车,然后再开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2)若认为细绳对小车的拉力F等于砂和桶的总重力mg,其前提条件是
 

(3)若选取纸带如图2所示(打点周期为0.02s).则小车的加速度是
 
m/s2(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