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2011年上海宝山测试)一个波源在绳的左端发出半个波①:频率为f1,振幅为A1;同时另一个波源在绳的右端发出半个波②:频率为f2,振幅为A2.P为两波源的中点,由图可知,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两列波同时到达两波源的中点P
B.两列波相遇后,P点波峰值可达A1+A2
C.两列波相遇后,各自仍保持原来的波形独立传播
D.两列波相遇时,绳上波峰可达A1+A2的点只有一点
B.
波的传播遵守独立传播原理和叠加原理,两波由于波的传播速率一样,和P点的距离一样,所以同时到达P点;两波相遇后,绳上某点最大位移可以达到A1+A2,但并不是P点,因为两波相遇时,波峰到P点的距离不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2008年在四川省发生了里氏8.0级大地震,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地震产生的巨大能量以波的形式向远处传播,称为地震波,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地震波是由机械振动引起的机械波
B.只要波源停止振动,地震波的传播就会立即停止
C.地震波既有横波,也有纵波
D.地震波具有的能量,随着波的传播将愈来愈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机械波的认识,正确的是  (       )
A.有波源就一定会形成机械波
B.介质中各质点的振动频率与波源的振动频率相同
C.机械波向右传播时,处于波峰的质点也向右迁移
D.机械波向右传播时,右方的质点比左方的质点早一点振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在介质中有一沿水平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一质点由平衡位置竖直向上运动,经0.1 s到达最大位移处,在这段时间内波传播了0.5 m.则这列波   (   )
A.周期是0.2 sB.波长是0.5 m
C.波速是2 m/sD.经1.6 s传播了8 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2011年北京东城检测)某质点在坐标原点O处做简谐运动,其振幅为5 cm,振动周期为0.4 s,振动在介质中沿x轴正向传播,传播速度为1.0 m/s.若质点在平衡位置O向上振动0.2 s后立即停止振动,则停止振动后又经过0.2 s的时刻的波形可能是图11-2-16中的(  )

图11-2-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海啸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50km以内、里氏6.5级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不管海洋深度如何,海啸波都可以传播过去,海啸在海洋的传播速度大约每小时500到600km,而相邻两个浪头的距离也可能达到500到650km。根据以上信息和学过的物理知识,试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海啸波是电磁波
B.海啸波波长最大可达650km
C.海啸是将震源中心的海水推到了日本本土而引起的
D.海啸波的最小周期约为50mi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如图,甲为一列沿x轴传播的简谐波在t=0.1s时刻的波形。图乙表示该波传播的介质中x=2m处的质点a从t=0时起的振动图象。则(     )
A.波传播的速度为20m/s
B.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
C.t=0.25s,质点a的位移沿y轴负方向
D.t=0.25s,x=4m处的质点b的加速度沿y轴负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如图10所示,S为向上振动的波源,频率为100 Hz,所产生的正弦波向左、右传播,波速为80 m/s.已知SP="17.4" m,SQ="16.2" m,则当S通过平衡位置向上振动时(    )
A.P在波峰,Q在波谷B.P、Q都在波峰
C.P在波谷,Q在波峰D.P、Q均在平衡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1)位于坐标原点的波源S产生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波速v =" 40" m/s ,已知t = 0时刻波刚好传播到x =" 13" m处,部分波形如图所示.则波源S起振时的振动方向沿y   方向(“正”或“负”)其振动的周期为         s.

⑵ 如图所示,玻璃棱镜ABCD可以看成是由ADE、ABE、BCD三个直角三棱镜组成。一束频率5.3×1014Hz的单色细光束从AD面入射,在棱镜中的折射光线如图中ab所示,ab与AD面的夹角。已知光在真空中的速度c=3×108m/s,玻璃的折射率n=1.5,求:
①光在棱镜中的波长是多大?
②该束光线第一次从CD面出射时的折射角。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