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6分)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橡皮条的另一端系两根细绳,细绳端带有绳套,先用两个弹簧秤分别勾住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某—位置Ο并记下该点的位置;再用一个弹簧秤将橡皮条结点拉到同—位置Ο点。
(1)某同学认为在此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项:
A.两根细绳必须等长
B.橡皮条应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
C.在使用弹簧秤时要注意使弹簧秤与木板平面平行
D.在用两个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要注意使两个弹簧秤的读数相等
E.在用一个弹簧秤拉时必须将橡皮条的结点拉到用两个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记下位置   
其中正确的是           。(填入相应的字母)
(2)某同学在坐标纸上画出了如图所示的两个已知力F1和F2,图中小正方形的边长表示2N ,两力的合力用F 表示,F 1、F 2与F 的夹角分别为θ1和θ2,关于F 1、F 2与F、θ1和θ2关系正确的有:____

A. F1="4" N       B. F =" 12" N    C.θ1=45°     D.θ1<θ2
(1)CE   (2)BC

试题分析:(1)在使用弹簧秤时要注意使弹簧秤与木板平面平行,否则会影响力的大小;在白纸上标下第一次橡皮条和绳的结点的位置,第二次将橡皮条和绳的结点拉到相同位置,表明两次效果相同,即两个拉力和一个拉力等效,所以选CE;(2)以F 1、F 2为临边作平行四边形,其对角线即为合力F如图所示,可得F =" 12" N,θ1=45°。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8分)为测定木块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小亮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中,当木块A位于水平桌面上的O点时,重物B刚好接触地面。将A拉到P点,待B稳定后静止释放,B着的后速度立即减为零,A最终滑到Q点。分别测量OP、OQ的长度h和s,测得A、B的质量分别为m、M 。改变h,重复上述实验,分别记录几组实验数据。

(1)请根据下表的实验数据作出s-h关系的图象。
h(cm)
20.0
30.0
40.0
50.0
60.0
s(cm)
19.5
28.5
39.0
48.0
56.5
(2)木块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用被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
(3)若实验测得A、B的质量分别为m=0.40kg、M=0.50kg.根据图2所示的s-h图象可计算出A木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4)实验中,滑轮轴的摩擦会导致的测量结果       (选填“偏大”或“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在利用方木板、弹簧测力计、橡皮条、细绳套等器材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
(1)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和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时,橡皮条的形变量可不相同
B.作分力和合力的图示时,选的标度必须相同
C.拉弹簧测力计时,不能使弹簧测力计超出木板的边界
D.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拉时,其间的夹角越大越好
(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A.理想实验法    B.控制变量法    C.等效替代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3)如图,用A、B两个弹簧秤拉橡皮条的D点,使其伸长到E点,现保持A的读数不变,当∠α由图示位置减小时,欲使D点仍在E点位置保持不变,则可用的方法是     

A.使B的读数变大,β角变大?
B.使B的读数变大,β角变小?
C.使B的读数变小,β角变小?
D.使B的读数变大,β角变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5分)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装置如图。在长为L的细线下端拴一个质量为m的金属球,水平木条T装在铁架上部,细线的上端固定在O点。铁架下部装一个刮脸刀片D,当球摆到最低点时恰好把线割断(不计能量损失)。在水平地面上放一张白纸,上面再放一张复写纸,即图中的E。
实验方法是:在摆球静止时,量出摆长L(悬点O到球心距离)和球的下缘到地面的竖直高度H。把摆拉至水平,摆线平直,自A点由静止释放。摆到最低点B时,线被割断,球被平抛出去,落在复写纸E上,打

出痕迹,记录下落地点C,再量出水平射程x。求出球由A到B过程中动能的增加量△Ek=____         ,重力势能的减小量△Ep=             (重力加速度为g)。最后看△Ek是否与△Ep近似相等而得出机械能守恒的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某同学利用竖直上抛小球的频闪照片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频闪仪每隔0.05s闪光一次,图中所标数据为实际距离,该同学通过计算得到不同时刻的速度如下表(当地重力加速度g取9.8m/s2,小球质量m=0.200kg,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时刻
t2
t3
t4
t5
速度(m/s)
5.59
5.08
4.58
 
(1)由频闪照片上的数据计算t5时刻小球的速度v5=       m/s.
(2)从t2到t5时间内,重力势能增加量ΔEp=       J,动能减少量ΔEk=       J.
(3)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若ΔEp与ΔEk近似相等,从而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由上述计算得ΔEp不完全等于ΔEk,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8分)如图甲所示,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时,先是通过两细绳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后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条,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⑴图乙中的F和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       
⑵实验中两次拉橡皮条,以下注意事项正确的是       (填字母代号)。
A.将橡皮条拉伸相同长度即可
B.将橡皮条沿相同方向拉到相同长度
C.将弹簧秤都拉到相同刻度
D.将橡皮条和绳的结点拉到相同位置
⑶以下观点对减小实验误差有益的说法是       (填字母代号)。
A.两绳必须等长
B.弹簧秤、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
C.用两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两绳套方向应成90°角,以便算出合力大小
D.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一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11分)某同学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滑块在水平桌面上的运动,实验步骤如下:

a.安装好实验器材。
b.释放滑块,使滑块沿水平桌面运动,位移传感器每隔0.1s给出一次滑块与位移传感器之间的距离。该同学取出一部分数据,并将第一组数据做为记时零点,如下表所示。
时刻(s)
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距离(m)
0.100
0.111
0.135
0.173
0.224
0.289
0.367
0.459
0.564
0.683
0.815
c.该同学判断出滑块沿水平桌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d.分别计算出滑块在0.1s内、0.2s内、0.3s内……的位移x。
e.分别计算出位移x与对应时间t的比值
f.以为纵坐标、t为横坐标,标出与对应时间t的坐标点,画出-t图线。
结合上述实验步骤,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根据实验数据,可知t=0时滑块与位移传感器之间的距离d=________m。
(2)该同学在图2中标出了除t=0.4s时的各个坐标点,请你在该图中标出t=0.4s时对应的坐标点,并画出-t图线。

(3)根据-t图线可求出滑块的加速度a=________m/s2。(保留3位有效数字)
(4)若将-t图线延长,发现图线与轴有一交点,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用电磁打点计时器、平板(光滑)、小车等器材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如图是学生即将释放小车之前的实验装置图.该装置图中有3处明显错误,它们分别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如图,用小锤轻击弹簧金属片,A球向水平方向飞出,同时B球被松开,竖直向下运动。

①用不同的力打击弹簧金属片,可以观察到_______。
A.A球的运动线路不同,B球的运动线路相同
B.A、B两球运动线路相同
C.A、B 两球同时落地
D.力越大,A,B两球落地时间间隔越大
②用频闪照相的方法研究A、B两球的运动,如图是它们运动过程的频闪照片。仅从照 片上看,相邻竖直线之间的距离相等,相邻水平线之间的距离不相等,据此,可以认为______

A.小球在水平方向做匀速运动
B.小球在水平方向做匀加速运动
C.小球在竖直方向做匀速运动
D.小球在竖直方向做匀加速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