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计算题

如图所示,OAB是刚性轻质直角三角形支架,边长AB=20 cm,∠OAB=30°;在三角形二锐角处固定二个不计大小的小球,A角处小球质量为1 kg.现将支架安装在可自由转动的水平轴上,使之可绕O点在竖直平面内无摩擦转动.装置静止时,AB边恰好水平.g取10 m/s2.求:

(1)

另一个小球的质量.

(2)

若将装置顺时针转动30°,至少需做多少功.

(3)

若将装置顺时针转动30°后由静止释放,支架转动的最大角速度.

答案:
解析:

(1)

  mAgAOcos30°=mBgBOsin30°

  mB=mActg230°=3 kg

(2)

W=mAgAO sin30°-mBgBO(1-cos300°)=20–30 J

(3)

  在平衡位置,物体的势能最小,动能最大,支架转动的角速度最大.

  mA(ωAO)2+mB(ωBO)2=mAgAO sin30°-mBgBO(1-cos30°)

  ω=1.24rad/s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07届孝感市高三年级第一次统一考试、物理试题 题型:038

计算题

如图所示,一玩滚轴溜冰的小孩(可视作质点)质量为m=30kg,他在左侧平台上滑行一段距离后平抛,恰能无碰撞地从A进入光滑竖直圆弧轨道并沿轨道下滑,A、B为圆弧两端点,其连线水平.已知圆弧半径为R=1.0m,对应圆心角为,平台与AB连线的高度差为h=0.8m.(计算中取g=10m/s2,sin530=0.8,cos530=0.6)求:

(1)

小孩平抛的初速度

(2)

小孩运动到圆弧轨道最低点O时对轨道的压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1) 在用重锤下落来验证机械能守恒时,某同学按照正确的操作选得纸带如图所示.其中O是起始点,A、B、C、D、E是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下的5个点,打点频率为f=50 Hz.该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O到A、B、C、D、E各点的距离,并记录在图中(单位 cm)

①这五个数据中不符合有效数字读数要求的是________(填A、B、C、D或E)点读数。

②该同学用重锤在OC段的运动来验证机械能守恒,OC距离用h来表示,他用vc=计算与C点对应的物体的即时速度,得到动能的增加量,这种做法_________(填对或不对)。正确计算公式vc=_________            。(用题中字母表示)

③如O点到某计数点距离用h表示,重力加速度为g,该点对应重锤的瞬时速度为v,则实验中要验证的等式为_________。

(2)在《测定干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某同学所用的电路图如图所示,测得的数据如下表:

1

2

3

4

5

6

U/V

1.42

1.36

1.08

1.21

1.14

1.07

I/A

0.04

0.08

0.12

0.16

0.20

0.24

①实验误差分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两种。该实验的系统误差主要_________引起的,由于系统误差本实验电动势的测量值E测______真实值E真(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用画U-I图线求电动势和内阻的优点在于可以尽量减小实验的_________误差。

②在如图给出的U-I坐标系中用已知的数据画出U-I图线(横、纵坐标的起点已经规定好),从图象中可以发现该同学记录的第___________组数据有错误。

③求得电动势E=________V,内阻r=______Ω。(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1) (7分)在用重锤下落来验证机械能守恒时,某同学按照正确的操作选得纸带如图所示.其中O是起始点,A、B、C、D、E是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下的5个点,打点频率为f=50 Hz.该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O到A、B、C、D、E各点的距离,并记录在图中(单位cm)

①这五个数据中不符合有效数字读数要求的是________(填A、B、C、D或E)点读数。

②该同学用重锤在OC段的运动来验证机械能守恒,OC距离用h来表示,他用vc=计算与C点对应的物体的即时速度,得到动能的增加量,这种做法_________(填对或不对)。正确计算公式vc=_________           。(用题中字母表示)

③如O点到某计数点距离用h表示,重力加速度为g,该点对应重锤的瞬时速度为v,则实验中要验证的等式为_________。

(2)(11分)在《测定干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某同学所用的电路图如图所示,测得的数据如下表:

 

1

2

3

4

5

6

U/V

1.42

1.36

1.08

1.21

1.14

1.07

I/A

0.04

0.08

0.12

0.16

0.20

0.24

①实验误差分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两种。该实验的系统误差主要_________引起的,由于系统误差本实验电动势的测量值E测______真实值E真(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用画U-I图线求电动势和内阻的优点在于可以尽量减小实验的_________误差。

②在如图给出的U-I坐标系中用已知的数据画出U-I图线(横、纵坐标的起点已经规定好),从图象中可以发现该同学记录的第___________组数据有错误。

③求得电动势E=________V,内阻r=______Ω。(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0年广东省湛江二中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理综)物理部分 题型:实验题

实验题(18分)
(一)、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
(1)现有器材除打点计时器外还有:A交流电源、B直流电源、C纸带、D带夹子的重物、E刻度尺、F天平、G铁架台,其中该实验不需要的器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需要测量和计算的物理量是:(   )

A.下落的高度B.重力加速度
C.重锤的质量D.重锤的下落速度
(3)实验中,若打点计时器没能完全竖直,以致于纸带通过限位孔时受到阻力,同时空气也有阻力作用,则比较下落时物体减小的重力势能和增加的动能,应有ΔEP________ΔEK(填“>”、“<”或“=”)
(4)实验中,若先、后用质量较大的重锤和质量较小的重锤做实验,则比较两种情况下减小的重力势能ΔEP和增加的动能ΔEK,选用质量___________(填“较大”或“较小”)的重锤做实验时,其比值ΔEKEP较大。
(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采用重物自由下落的方法:(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若实验中所使用的重物质量为m=0.1kg,打点纸带如图所示,O是第一点,OA间还有未画出的点,打点计时间隔为0.02s,则记录B点时,重物的速度vB       ,重物的动能为EK         。从开始下落到B点,重物的重力势能改变量是ΔEP         ,因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2)根据纸带算出相关各点的速度v,量出下落的距离h,则以v2/2为纵轴,以h为横轴画出的图线应是下图中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