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关于电场强度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由可知,某电场的场强E与q成反比,与F正正比

B. 正、负试探电荷在电场中同一点受到的电场力方向相反,所以某一点场强方向与放入试探电荷的正负有关

C. 电场中某一点的场强与放入该点的试探电荷的正负无关

D. 电场中某一点不放试探电荷时,该点场强等于零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7届福建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具有圆锥形状的回转器(陀螺),绕它的轴在光滑的桌面上以角速度ω快速旋转,同时以速度v向左运动,若回转器的轴一直保持竖直,为使回转器从桌子的边缘滑出时不会与桌子边缘发生碰撞,速度v至少应等于(设回转器的高为H,底面半径为R,不计空气对回转器的作用)( )

A.ωR B.

C. D.ω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山西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某同学测量一个圆柱体的电阻率,需要测量圆柱体尺寸和电阻。

(1)分别使用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测量圆柱体的长度和直径,某次测量的示数如图(a)和图(b)所示,长度为 cm,直径为 mm。

(2)按图(c)连接电路后,实验操作如下:

①将滑动变阻器的阻值置于最 处(填“大”或“小”);将拨向接点1,闭合,调节,使电流表示数为

②将电阻箱的阻值调到最 (填“大”或“小”),拨向接点2,保持不变,调节,使电流表示数仍为,此时的阻值为1280Ω;

(3)由此可知,圆柱体的电阻为 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山东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在“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中,小灯泡的规格为“3.8V,0.3A”。除了开关、导线外,还有如下的器材:

电压表V,量程0~5V,内阻约5kΩ

电流表,量程0~500mA,内阻约0.5Ω

电流表,量程0~100mA,内阻约4Ω

滑动变阻器,自大阻值10Ω,额定电流20A

滑动变阻器,自大阻值100Ω,额定电流1.0A

直流电源E,电动势约为6V,内阻约为0.5Ω

(1)上述器材中,电流表应选______,滑动变阻器应选_____________。(填器材符号)

(2)某同学已连接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在闭合开关前,检查发现有一处不当之处为_______________

(3)不当之处改正后,在电路中所有元件都完好,且电压表和电流表已调零。闭合开关后:发现反复调节滑动变阻器,小灯泡亮度发生变化,但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不能调为零,则断路的导线为_________(用图中给出的导线符合表示)

(4)通过实验得到了小灯泡的I-U图线如图所示,可知在小灯泡上的电压为2.0V时,小灯泡的电阻是_____________Ω。

(5)如果把该小灯泡直接接在电动势是2V,内阻是8Ω的电源上组成闭合回路,则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为__________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山东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E,内电阻为r,开关S闭合后,电灯均能发光,现将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稍向上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灯均变亮

B.电灯变亮,变暗

C.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D.电流表的示数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7届重庆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计算题

如图甲所示是示波器的原理图。电子从灯丝发射出来,经电压为U1的电场加速后,通过加速极板A上的小孔O1射出,然后沿中心线O1O2进入M、N间的偏转电场,偏转电场的电压为U2(当电势时,U2>0)场强方向垂直于O1O2,电子离开偏转电场后,最终打在垂直于O1O2竖直放置的荧光屏上的P点而发光.平行金属板M、N间的距离为d,极板长为L,极板右端与荧光屏之间的距离也为L,电子离开灯丝时速度视为零,不计电子的重力及电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且保证电子都在M、N之间射出偏转电场。请解答下列问题:

(1)若M、N间加如图乙所示的电压,且电子在M、N间的运动时间正好等于交变电压的周期T,求电子打在荧光屏上出现亮线的长度?

(2)若M、N间加如图丙所示的电压,且电子在M、N间的运动时间远小于交变电压的周期T,求电子打在荧光屏上出现亮点的运动速度大小和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7届重庆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我国古代神话中传说:地上“凡人”过一年,天上的“神仙”过一天.如果把看到一次日出就当作“一天”,在距离地球表面约393km高度环绕地球飞行的“天宫二号”中的航天员24h内在太空中度过的“天”数约为(已知地球半径R=6400km,地球表面处重力加速度g=10m/s2)( )

A. 16 B. 8 C. l D. 2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7届山东省东营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多选题

如图所示,三角形传送带以1m/s的速度逆时针匀速转动,两边的传送带长都是2m且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均为37°.现有两个小物块A、B同时从传送带顶端都以1m/s的初速度沿传送带下滑,已知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都是0.5,sin37°=0.6,cos37°=0.8,重力加速度g=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块A、B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不同

B.物块A、先到达传送带底端

C.物块A、B运动到传送带底端时重力的功率相等

D.物块A、B在传送带上的划痕长度之比为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7届甘肃省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计算题

如图所示,有一质量为的平板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现有质量均为的小物块A和B(均可视为质点),由车上P处开始,A以初速度 向左运动,B同时以向右运动。最终A、B两物块恰好停在小车两端没有脱离小车。两物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 ,取

求:(1)求小车总长L;

(2)B在小车上滑动的过程中产生的热量

(3)从A、B开始运动计时,经6s小车离原位置的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