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23424  123432  123438  123442  123448  123450  123454  123460  123462  123468  123474  123478  123480  123484  123490  123492  123498  123502  123504  123508  123510  123514  123516  123518  123519  123520  123522  123523  123524  123526  123528  123532  123534  123538  123540  123544  123550  123552  123558  123562  123564  123568  123574  123580  123582  123588  123592  123594  123600  123604  123610  123618  176998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北大附中河南分校高一上期期末考试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开口向下的“”形框架,两侧竖直杆光滑固定,上面水平横杆中点固定一定滑轮,两侧杆上套着的两滑块用轻绳绕过定滑轮相连,并处于静止状态,此时连接滑块A的绳与水平方向夹角为,连接滑块B的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则A.B两滑块的质量之比为(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北大附中河南分校高一上期期末考试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B为竖直圆轨道的左端点,它和圆心O的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一小球在圆轨道左侧的A点以速度平抛,恰好沿B点的切线方向进入圆轨道,已知重力加速度为,则A.B之间的水平距离为(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北大附中河南分校高一上期期末考试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实验时小刚同学将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并利用安装在小车上的拉力传感器测出细线的拉力,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通过改变钩码的个数,得到多组数据,从而确定小车加速度与细线拉力F的关系。

(1)图乙中符合小刚的实验结果的是( )

(2)小丽同学做该实验时,拉力传感器出现了故障,为此,小丽同学移走了拉力传感器,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并改进了小刚实验操作中的不足之处,用所挂钩码的重力表示细线的拉力F,则小丽同学得到的图像可能是乙图中的 ;小森同学为得到类似乙图中的A图,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小丽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如下改进:称出小车质量M、所有钩码的重质量,先挂上所有钩码,实验时依次将钩码摘下,并把每次摘下的钩码都放在小车上,多次实验,仍用F表示所挂钩码的重力,画出图,则图线的斜率

(用题中给出的字母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北大附中河南分校高一上期期末考试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计算题

如图所示,光滑杆AB长为L,B端固定一根劲度系数为、原长为的轻弹簧,质量为的小球套在光滑杆上并与弹簧的上端连接。为过B点的竖直轴,杆与水平面间的夹角始终为,则:

(1)杆保持静止状态,让小球从弹簧的原长位置静止释放,求小球释放瞬间的加速度大小及小球速度最大时弹簧的压缩量

(2)当球随杆一起绕轴匀速转动时,弹簧伸长量为,求匀速转动的角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广州执信中学高一上期期末考试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倾角为30°的斜面上,有一质量m=1kg的物块,被平行于斜面,大小为8 N的恒力F推着沿斜面匀速上升,如图所示.在推力F突然撤去的瞬间,物块获得的合外力为(g=10m/s2)( )

A.8 N,方向沿斜面向下 B.5 N,方向沿斜面向下

C.8 N,方向沿斜面向上 D.3 N,方向沿斜面向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广州执信中学高一上期期末考试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光滑半球形容器固定在水平面上,O为球心,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从半球形容器最低点缓慢移近最高点.设滑块所受支持力为FN,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F缓慢增大 B.F缓慢减小

C.FN大小保持不变 D.FN缓慢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广州执信中学高一上期期末考试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入冬以来,全国多地多次发生雾霾天气,能见度不足20 m。在这样的恶劣天气中,甲、乙两汽车在一条平直的单行道上,乙在前、甲在后同向行驶。某时刻两车司机同时听到前方有事故发生的警笛提示,同时开始刹车。两辆车刹车时的v-t图象如图,则 ( )

A.若两车发生碰撞,开始刹车时两辆车的间距一定小于100 m

B.若两车发生碰撞,开始刹车时两辆车的间距一定小于200m

C.若两车发生碰撞,则一定是在刹车后20 s以内的某时刻发生相撞

D.若两车发生碰撞,则一定是在刹车后20 s以后的某时刻发生相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广州执信中学高一上期期末考试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计算题

刹车距离(即图中“减速过程”所经过的位移),是评价汽车安全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某型号汽车在一段马路上的测试结果是:当汽车以15m/s速度匀速行驶时,从开始刹车到汽车停下的距离是15米.

(1)求测试汽车减速时的加速度为多大?

(2)假设一般人的刹车反应时间(即图中“反应过程”所用时间)t0=0.5s.若在测试车前方摆放一固定障碍物,那么测试司机至少应在多远处发现目标,才不至于出现安全事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深圳实验学校高一上期第二阶段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甲、乙两拳击运动员竞技,甲一拳击中乙的肩部,观众认为,甲运动员(拳头)是施力物体,乙运动员(肩部)是受力物体,但在甲一拳打空的情况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这是一种只有施力物体,没有受力物体的特殊情况

B.尽管乙避开了甲的拳头,但乙仍受到甲的作用力

C.甲的拳头、胳膊与自身躯干构成相互作用的物体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深圳实验学校高一上期第二阶段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物块A放在直角三角形斜面体B上面,B放在弹簧上面并紧挨着竖直墙壁,初始时A.B静止,现用力F沿斜面向上推A,但A.B仍未动,在施力F后,则( )

A.A.B之间的摩擦力一定变大

B.B与墙面的弹力可能不变

C.B与墙之间可能没有摩擦力

D.弹簧弹力一定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