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27557  127565  127571  127575  127581  127583  127587  127593  127595  127601  127607  127611  127613  127617  127623  127625  127631  127635  127637  127641  127643  127647  127649  127651  127652  127653  127655  127656  127657  127659  127661  127665  127667  127671  127673  127677  127683  127685  127691  127695  127697  127701  127707  127713  127715  127721  127725  127727  127733  127737  127743  127751  176998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架在A、B两根电线杆之间的均匀电线在夏、冬两季由于热胀冷缩的效应,电线呈现如图所示的两种形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夏季电线对电线杆的拉力较大
B.冬季电线对电线杆的拉力较大
C.夏季与冬季电线对电线杆的拉力一样大
D.夏季与冬季电线杆对电线的拉力方向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多选题

20.下列现象中,能表明电和磁有联系的是(  )
A.摩擦起电B.两块磁铁相互吸引或排斥
C.小磁针靠近通电导线时发生偏转D.雷电过后,能使磁性材料产生磁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如图①、②、③、④四幅图中,四个相同的磁体都处于平衡状态,且弹簧处于伸长状态,则(  )
A.对地面压力最大的是④B.对地面压力最大的是①
C.对地面压力最大的是①、③、④D.对地面压力最大的是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某同学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A.在桌面上放一块木板,在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木板上
B.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的A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的另一端打成绳套
C.用两个弹簧秤分别勾住绳套,平行于木板且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某一位置O,记录下O点的位置,读出两个弹簧秤的示数
D.按选好的比例,用铅笔和刻度尺作出两个弹簧秤的拉力F1和F2的图示,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F′
E.只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套拉橡皮条使其伸长,读出弹簧秤的示数,记下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比例作出这个力F的图示
F.比较力F′和F的大小和方向,看它们是否相同,得出结论
(1)上述步骤中:
a.有重要遗漏的步骤序号是C 和E;
b.遗漏的内容是C中未记下两条细绳的方向,E中未说明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位置O.
(2)某同学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
(a)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力的图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C
A.图乙中的F是力F1和F2合力的理论值,F′是力F1和 F2合力的实际测量值
B.图乙的F′是力F1和F2合力的理论值,F是力F1和F2合力的实际测量值
C.在实验中,如果将细绳也换成橡皮条,那么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D.在实验中,如果将细绳也换成橡皮条,那么对实验结果有影响
(b)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B(填字母代号)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c)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中,采取下列哪些 方法和步骤可减小实验误差BDE
A.两个分力F1、F2间的夹角越大越好
B.两个分力F1、F2的大小在橡皮条的弹性限度内要适当大些
C.拉橡皮条的细绳要稍长一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个点要近些
D.实验前先把两个弹簧秤的钩子互相钩住,平放在桌子上,向相反方向拉动,检查读数是否相同
E.测力计、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探究物块在水平桌面上的匀变速直线运动运动规律得到如图纸带,从纸带上便于测量的点开始,每5个点取1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单位为厘米)如图所示.打点计时器电源的频率为50Hz.计数点5对应的速度大小为1.00m/s,物体加速度的大小为2.00 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单选)一人晨练,按图所示走半径为R的中国古代八卦图,中央S部分是两个直径为R的半圆,BD、CA分别为西东、南北指向.他从A点出发沿曲线ABCOADC行进,则当他到D点时,他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及位移的方向分别为(  )
A.2πR     $\sqrt{2}$R向西南B.4πR      2R向东南
C.2.5πR   $\sqrt{2}$R向东南D.3πR       R向西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如图所示,质量为2kg的物体沿倾角为30°的固定斜面匀减速上滑了2m距离,物体加速度的大小为8m/s2,(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在此过程中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重力势能增加了20JB.物体的动能减少了16J
C.物体的机械能减少了12JD.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12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在xoy平面内存在着如图所示的电场和磁场,其中二、四象限内电场方向与y轴平行且相反,大小为E,一、三象限内磁场方向垂直平面向里,大小相等.一个带电粒子质量为m,电荷量为q,从第四象限内的P(L,-L)点由静止释放,粒子垂直y轴方向进入第二象限,求:
(1)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
(2)粒子第二次到达y轴的位置;
(3)粒子从释放到第二次到达y轴所用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如图甲所示,一个匝数n=100的圆形导体线圈,面积S1=0.4m2,电阻r=1Ω.在线圈中存在面积S2=0.3m2的垂直线圈平面向外的匀强磁场区域,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有一个R=2Ω的电阻,将其两端a、b分别与图甲中的圆形线圈相连接,b端接地(电势为零).求:
(1)圆形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设b端电势为零,求a端的电势φa
(2)在0~4s时间内通过电阻R的电荷量q.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某实验小组用如图1实验装置测重力加速度.两物体m1、m2悬挂在轻质定滑轮上,m2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m1上拖着的纸带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迹进行测量,可测出运动加速度.图2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0是打下的第一个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已知m1=50g、m2=150g,则(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①在纸带上打下记数点5时的速度v=2.4m/s;
②若某同学作出v2一h像如图3,则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6m/s2
③此方法测量重力加速度总是偏小(填“偏小”或“偏大”),请找出产生此误差的两条主要原因:
(1)纸带有摩擦力
(2)滑轮有摩擦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