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27681  127689  127695  127699  127705  127707  127711  127717  127719  127725  127731  127735  127737  127741  127747  127749  127755  127759  127761  127765  127767  127771  127773  127775  127776  127777  127779  127780  127781  127783  127785  127789  127791  127795  127797  127801  127807  127809  127815  127819  127821  127825  127831  127837  127839  127845  127849  127851  127857  127861  127867  127875  176998 

科目: 来源: 题型:多选题

3.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方向就是物体的运动方向
B.位移方向和速度方向一定不相同
C.匀速运动的速度大小、方向都是不变的
D.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是矢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多选题

2.图中A为主动轮,B为从动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P、Q是轮上的两点)(  )
A.P、Q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B.P、Q点的角速度相等
C.P点摩擦力方向与轮的转动方向相反,Q点的摩擦力方向与轮的转动方向相同
D.P点摩擦力方向与轮的转动方向相同,Q点的摩擦力方向与轮的转动方向相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物体总是落向地球,表明地球对物体的作用力大于物体对地球的作用力
B.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于物体上的同一点的平衡力其性质一定相同
C.一个受力物体可以找到多个施力物体
D.一个力总与二个物体相联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如图中,甲图为一段粗细均匀的新型导电材料棒,现测量该材料的电阻率.

(1)首选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挡(倍率为×10)粗测其电阻,指针位置如图所示,其读数R=200.
(2)如果试验中电流表示数为I,电压表示数为U,并测出该棒的长度为L、直径为d,则该材料的电阻率ρ=$\frac{πU{d}^{2}}{4IL}$(用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9.如图,虚线表示初速为vA的带电粒子只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则(  )
A.A点电势高于B点电势B.粒子带负电
C.A到B过程粒子电势能增加D.粒子带正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如图所示,一根有质量的金属棒MN,两端用细软导线连接后悬挂于a、b两点.棒的中部处于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棒中通有电流,方向从M流向N,此时悬线上有拉力.为了使拉力等于零,可以采取下列哪些措施(  )
A.适当减小磁感应强度B.适当增大电流强度
C.使磁场和电流都反向且增大电流D.使电流反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在一次低空跳伞训练中,当直升飞机悬停在离地面224m高处时,伞兵离开飞机做自由落体运动.当自由下落了5s时,伞兵打开降落伞匀减速下降,落地速度大小为5m/s,(取g=10m/s2)求:
(1)伞兵刚展伞后的速度大小;
(2)伞兵展伞后下落过程加速度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1)某同学通过以下步骤测出了从一定高度落下的排球对地面的冲击力:将一张白纸铺在水平地面上,把排球在水里弄湿,然后让排球从规定的高度自由落下,并在白纸上留下球的水印.再将印有水印的白纸铺在台秤上,将球放在纸上的水印中心,缓慢地向下压球,使排球与纸接触部分逐渐发生形变直至刚好遮住水印,记下此时台秤的示数即为冲击力的最大值.下列物理学习或研究中用到的方法与该同学的方法相同的是A
A.建立“合力与分力”的概念
B.建立“点电荷”的概念
C.建立“瞬时速度”的概念
D.研究加速度与合力、质量的关系
(2)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采用如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及车中砝码的质量用M表示,盘及盘中砝码的质量用m表示,小车的加速度可由小车后拖动的纸带由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点计算出.

①当M与m的大小关系满足m<<M时,才可以认为绳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盘和盘中砝码的重力;
②一组同学在做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实验时,保持盘及盘中砝码的质量一定,改变小车及车中砝码的质量,测出相应的加速度.采用图象法处理数据.为了比较容易地检查出加速度a与质量M的关系,应该做a与$\frac{1}{M}$的图象;
③如图B所示为甲同学根据测量数据作出的a-F图象,说明实验存在的问题是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足;
④乙、丙同学用同一装置做实验,画出了各自得到的a-F图象如图C所示,两个同学做实验时的哪一个物理量取值不同M(选填M、m或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5.酒后驾驶会导致许多安全隐患,是因为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变长,反应时间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下表中“思考距离”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制动距离”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的距离(假设汽车制动时的加速度大小都相同).
速度(m/s)思考距离/m制动距离/m
正常酒后正常酒后
157.515.022.530.0
2010.020.036.746.7
2512.525.054.2x
分析上表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驾驶员酒后反应时间比正常情况下多1 s
B.若汽车以20 m/s的速度行驶时,发现前方40 m处有险情,酒后驾驶也能安全停车
C.汽车制动时,加速度大小约为7.5 m/s2
D.表中x为66.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4.如图所示的x-t图象和v-t图象中,给出的四条曲线1、2、3、4,分别代表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关于它们的物理意义,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曲线1表示物体沿x轴正方向做直线运动
B.x-t图象中,t1时刻v1=v2
C.v-t图象中0至t3时间内物体3平均速度小于物体4的平均速度
D.两图象中,t2、t4时刻分别表示物体2、4开始反向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