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32991  132999  133005  133009  133015  133017  133021  133027  133029  133035  133041  133045  133047  133051  133057  133059  133065  133069  133071  133075  133077  133081  133083  133085  133086  133087  133089  133090  133091  133093  133095  133099  133101  133105  133107  133111  133117  133119  133125  133129  133131  133135  133141  133147  133149  133155  133159  133161  133167  133171  133177  133185  176998 

科目: 来源: 题型:多选题

6.如图所示电路中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为2:1,在原线圈两端加上交变电压u=220$\sqrt{2}$sin100πt(V)时,灯L1、L2均正常发光,且电压表和电流表可视为理想电表,不计导线电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
B.灯L1两端的电压为110$\sqrt{2}$(V)
C.将变阻器的滑片P向上滑动,则灯L1变暗,灯L2变亮
D.将变阻器的滑片P向上滑动,则电压表示数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n1:n2=2:1,V和A均为理想电表,灯泡电阻R1=6Ω,AB端电压u1=12$\sqrt{2}$sin100πt(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变压器输入功率为6WB.V的读数为24V
C.A的读数为0.5AD.电流频率为100HZ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题

4.某同学想测出济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并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为了减小误差,他设计了一个实验如下:将一根长直铝棒用细线悬挂在空中(如图甲所示),在靠近铝棒下端的一侧固定电动机M,使电动机转轴处于竖直方向,在转轴上水平固定一支特制笔N,借助转动时的现象,将墨汁甩出形成一条细线.调整笔的位置,使墨汁在棒上能清晰地留下墨线.启动电动机待转速稳定后,用火烧断悬线,让铝棒自由下落,笔在铝棒上相应位置留下墨线.图乙是实验时在铝棒上所留下的墨线,将某条合适的墨线A作为起始线,此后每隔4条墨线取一条计数墨线,分别记作B、C、D、E.将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对准A,此时B、C、D、E对应的刻度依次为14.68cm、39.15cm、73.41cm、117.46cm.已知电动机的转速为3 000r/min.求:
(1)相邻的两条计数墨线对应的时间间隔为0.1s.
(2)由实验测得济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9.79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该同学计算出画各条墨线时的速度v,以$\frac{{v}^{2}}{2}$为纵轴,以各条墨线到墨线A的距离h为横轴,描点连线,得出了如图丙所示的图象,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据此图象能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但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A点对应的速度不为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多选题

3.一台理想变压器,只有一组原线圈和一组副线圈.已知输入电压是220V,输出电压是55V,副线圈有330匝,通过副线圈的电流为2A.则(  )
A.副线圈的电阻为27.5ΩB.原线圈共有1320匝
C.通过原线圈的电流为0.5AD.变压器的输入功率为440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题

2.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所用的电源为学生电源,输出电压为6V的交流电和直流电两种.重锤从高处由静止开始落下,重锤上拖着的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迹进行测量,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①下面列举了该实验的几个操作步骤:
A.按照图示的装置安装器件;
B.将打点计时器接到电源的直流输出端上;
C.用天平测量出重锤的质量;
D.先释放悬挂纸带的夹子,然后接通电源开关打出一条纸带;
E.测量打出的纸带上某些点之间的距离;
F.根据测量的结果计算重锤下落过程中减少
的重力势能在误差范围内是否等于增加的动能.
其中没有必要或操作不恰当的步骤是BCD(填写选项对应的字母)
②如图2所示是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将起始点记为O,并在离O点较远的任意点依次选取6个连续的点,分别记为A、B、C、D、E、F,量出与O点的距离分别为h1、h2、h3、h4、h5、h6,使用交流电的周期为T,设重锤质量为m,则在打E点时重锤的动能为$\frac{{m{{({h_6}-{h_4})}^2}}}{{8{T^2}}}$,在打O点和E点这段时间内的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mgh5

③在本实验中发现,重锤减少的重力势能总是大于(填“大于”或“小于”)重锤增加的动能,主要是因为在重锤下落过程中存在着阻力的作用,为了测定阻力大小,可算出②问中纸带各点对应的速度,分别记为v1至v6,并作vn2-hn图象,如图3所示,直线斜率为k,则可测出阻力大小为$m(g-\frac{k}{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如图为“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1)某同学按照正确操作选的纸带如图1所示,其中O是起始点,A、B、C是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下的3个点,打点频率为50Hz,该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O到A、B、C各点的距离,并记录在图中(单位:cm),重锤的质量为m=0.1kg,重力加速度g=9.80m/s2.根据以上数据当打点计时器打到B点时,重物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0.550J,动能的增加量为0.545 J.(要求计算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通过作图象的方法可以剔除偶然误差较大的数据,提高实验的准确程度.从纸带上选取多个点,测量从起始点O到其余各点的下落高度h,并计算各点速度的平方v2,然后以$\frac{1}{2}$v2为纵轴,以下落高度h为横轴,根据实验数据作出图线.若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图线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则图线斜率表示的物理量是重力加速度g.
(3)在实验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D(单项选择题)
A.实验中摩擦不可避免,纸带越短克服摩擦做功越小,因此,实验选取纸带越短越好
B.实验中用天平称出重物的质量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C.测出重物下落时间t,通过v=gt计算出瞬时速度
D.若纸带前面几点较为密集且不清楚,可以舍去前面比较密集的点,合理选取一段打点比较清晰的纸带,同样可以验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如图甲所示,一匝数n=200、面积s=50cm2、电阻r=0.5Ω的圆形线圈.放在匀强磁场中.线圈平面始终与磁场方向垂直外接电阻R=1.5Ω.导线电阻可忽略,当穿过线圈的磁场按图乙所示规律变化时.求:
(1)2s末感应电动势的大小;
(2)0-0.1s时间内流过R的电量;
(3)0.4s内电阻R上产生的热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9.假设一个骑着摩托车的人以0.8c的速度经过一个静止的观察者身旁,这个骑车者向他前进的方向以相对他0.7c的速度抛出一个小球.那么静止的人观察小球的速度会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8.在利用电磁打点计时器(电磁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频率为50Hz)“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试验中:(本题所有计算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得到如图所示的纸带,把第一个点(初速度为零)记作O点,测出点O、A间的距离为68.97cm,点A、C间的距离为15.24cm,点C、E间的距离为16.76cm,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9.8m/s2,重锤的质量为m=1.0kg,则打点计时器在打O点到C点的这段时间内,重锤动能的增加量为8.00J,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8.26J.
(2)利用这个装置也可以测量重锤下落的加速度a=9.50m/s2
(3)在实验中发现,重锤减少的重力势能总大于重锤增加的动能,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在重锤带着纸带下落的过程中存在着阻力的作用,用题目中给出的已知量求重锤下落过程中受到的平均阻力大小为0.300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7.《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图中A是电磁打点计时器,B是纸带(填器材名称)
(2)下列有关操作,正确合理的一项是B(填序号)
A.将固定在重物上的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再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
B.用手提着纸带,使重物静止在打点计时器下方,先接通电源,再放开纸带
C.先放开纸带让重物下落,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D.先取下固定在重物上的打好点的纸带,再切断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3)通过对纸带几组数据的正确处理,发现总是物体重力势能的减小量大于 物体动能的增加量(选填大于、小于、等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