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33003  133011  133017  133021  133027  133029  133033  133039  133041  133047  133053  133057  133059  133063  133069  133071  133077  133081  133083  133087  133089  133093  133095  133097  133098  133099  133101  133102  133103  133105  133107  133111  133113  133117  133119  133123  133129  133131  133137  133141  133143  133147  133153  133159  133161  133167  133171  133173  133179  133183  133189  133197  176998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题

6.用打点计时器可测纸带运动的时间和位移,实验使用的是电磁打点计时器,下面是没有按操作顺序写的实验步骤.先在各步骤处填上适当内容,然后按实验操作的合理顺序,将字母代号填在空白处.
A.在打点计时器的两接线柱上分别接上导线,导线的另一端分别接在低压交流电源的两个接线柱上;
B.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让纸带穿过限位孔,把复写纸套在纸盘轴上,且压在纸带上面;
C.用刻度尺测量从计时开始点到最后一个点间的距离x;
D.切断电压,取下纸带,如果共有n个清晰的点,则这段纸带记录的时间t=0.02(n-1)s;
E.打开电源开关,用手水平地拉动纸带,纸带上被打出一系列小点;
F.利用公式=计算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
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是BAEDC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计算题

5.如图所示,BC是半径为R的$\frac{1}{4}$圆弧形的光滑且绝缘的轨道,位于竖直平面内,其下端与水平绝缘轨道平滑连接,整个轨道处在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中,电场强度为E.今有一质量为m、带正电q的小滑块(体积很小可视为质点),从C点由静止释放,滑到水平轨道上的A点时速度减为零.若已知滑块与水平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求:
(1)滑块通过B点时的速度大小.
(2)水平轨道上A、B两点之间的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如图所示,三条平行等距的直线表示电场中的三个等势面,电势值分别为10V、20V、30V,实线是一带负电的粒子(不计重力),在该区域内的运动轨迹,对于这轨道上的a、b、c三点来说(  )
A.粒子必先过a,再到b,然后到c
B.粒子在三点所受的合力Fa>Fb>Fc
C.粒子在三点的动能大小为Ekb>Eka>Ekc
D.粒子在三点的电势能大小为Epb>Epa>Ep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题

3.如图1为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图中打点计时器的电源为50Hz的交流电源,打点的时间间隔用△t表示.在小车质量未知的情况下,某同学设计了一种方法用来探究“在外力一定的条件下,物体的加速度与其质量间的关系”.
 
(1)完成下列实验步骤中的填空:
①平衡小车所受的阻力:小吊盘中不放物块,调整木板右端的高度,用手轻拨小车,直到打点计时器打出一系列间隔均匀的点.
②按住小车,在小吊盘中放入适当质量的物块,在小车中放入砝码.
③打开打点计时器电源,释放小车,获得带有点列的纸带,在纸带上标出小车中砝码的质量m.
④按住小车,改变小车中砝码的质量,重复步骤③.
⑤在每条纸带上清晰的部分,每5个间隔标注一个计数点.测量相邻计数点的间距x1,x2,….求出与不同m相对应的加速度a.
⑥以砝码的质量m为横坐标,$\frac{1}{a}$为纵坐标,在坐标纸上作出$\frac{1}{a}$-m关系图线.若加速度与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成反比,则$\frac{1}{a}$与m应成线性关系(填“线性”或“非线性”).
(2)完成下列填空:
①本实验中,为了保证在改变小车中砝码的质量时,小车所受的拉力近似不变,小吊盘和盘中物块的质量之和应满足的条件是远小于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
②设纸带上相邻两个计数点分别为x1、x2、x3、x4、x5、x6来表示从O点开始各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用T表示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则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表达式为a=$\frac{{({x_4}+{x_5}+{x_6})-({x_1}+{x_2}+{x_3})}}{{9{T^2}}}$(用符号写出表达式,不要求计算).打E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vE=1.39m/s.(保留3位有效数字)
③图3为所得实验图线的示意图.设图中直线的斜率为k,在纵轴上的截距为b,若牛顿定律成立,则小车受到的拉力为$\frac{1}{k}$,小车的质量为$\frac{b}{k}$.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多选题

2.如图所示,一块橡皮用细线悬挂于O点,现用一支铅笔贴着细线的左侧水平向右以速度v匀速移动,运动过程中保持铅笔的高度不变,悬挂橡皮的那段细线始终保持竖直,则在铅笔未碰到橡皮前,橡皮的运动情况是(  )
A.橡皮在水平方向上作匀速运动
B.橡皮在竖直方向上作匀速运动
C.绳中拉力T<mg
D.橡皮在图示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为v$\sqrt{1+si{n}^{2}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如图所示,小球在竖直放置的光滑圆形管道内做圆周运动,内侧壁半径为R,小球半径为r(略小于管道半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通过最高点时的最小速度vmin=$\sqrt{g(R+r)}$
B.小球通过最高点时的最小速度vmin=0
C.小球在水平线ab以下的管道中运动时,内侧管壁对小球一定无作用力
D.小球在水平线ab以上的管道中运动时,外侧管壁对小球一定有作用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多选题

20.从某高度水平抛出一小球,经过t时间到达地面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小球初速度为gttanθ
B.若小球初速度增大,则平抛运动的时间变长
C.小球着地速度大小为$\frac{gt}{sinθ}$
D.小球在t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frac{θ}{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9.已知A、B、C为同一直线上的三点,AB间的距离为了1m,BC间的距离为了2m,一物体沿此直线做匀加速运动,依次经过A、B、C三点.已知物体通过AB段与BC段所用的时间均为t.求:物体的加速度和通过C点时的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8.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使用的打点计时器有两种,一种是电火花计时器,另一种是电磁打点计时器,其中电火花计时器工作电压是220V交流电压,当电源的频率是50Hz时,每隔0.02s打一个点.随小车一起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纸带上记录下0、1、2、3、4、5等一些计数点,每相邻的两计数点之间,都有四个点未画出,那么从0到3经历的时间是0.3秒.用米尺量出0到l、2、3、4、5的距离分别是2.78cm、6.77cm、11.96cm、18.36cm、25.97cm,则小车在经历记数点3时的速度大小是0.580 m/s,加速度是1.21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7.物体从O点开始计时,沿水平直线运动,取向右的方向为运动的正方向,其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前2s内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前2s内物体向左减速运动,后2s物体向右加速运动
C.t=4s时刻,物体与计时起点位置相距最远
D.t=4s时刻,物体又回到计时起点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