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33021  133029  133035  133039  133045  133047  133051  133057  133059  133065  133071  133075  133077  133081  133087  133089  133095  133099  133101  133105  133107  133111  133113  133115  133116  133117  133119  133120  133121  133123  133125  133129  133131  133135  133137  133141  133147  133149  133155  133159  133161  133165  133171  133177  133179  133185  133189  133191  133197  133201  133207  133215  176998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如图所示,变压器输入电压U一定,两个副线圈的匝数分别为n2和n3.当把电热器接在a、b上,使c、d空载时,通过原线圈中的电流表的示数是I0;当把同一电热器接在c、d上,使a、b空载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则$\frac{{I}_{0}}{I′}$为(  )
A.n2:n3B.n3:n2C.n22:n32D.n32:n2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粗细均匀的金属环上A、B、C、D四点把其周长分成四等分,如图所示.则A、B间与A、C间电阻之比为(  )
A.1:3B.1:2C.3:4D.4: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如图所示,L1和L2是输电线,甲是电压互感器,乙是电流互感器.已知图甲中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500:1,图乙中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50,电压表的示数为220V,电流表的示数为10A,则输电线的输送功率为(  )
A.5.5×103 WB.5.5×107 WC.2.2×104 WD.2.2×103 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题

8.如图所示的装置可用来探究做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倾角为θ的斜面体固定在实验台上,将光电门固定在斜面体的底端O点,将小球从斜面上的不同位置由静止释放,释放点到光电门的距离d依次为5cm、10cm、15cm、20cm、25cm、30cm.
(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钢球的直径,如图乙所示,钢球的直径D=0.5625cm
(2)该实验不需要(选填“需要”或者“不需要”)测量小球质量;小球通过光电门经历的时间为△t,小球通过光电门的速度为$\frac{D}{△t}$(填字母),不考虑误差的影响,从理论上来说,该结果<(选填“<”,“>”或“=”)球心通过光电门的瞬时速度.
(3)为了探究做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依次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123456
d/×10-2m5.0010.0015.0020.0025.0030.00
v/(m•s-10.690.981.201.391.551.70
v2/(m•s-120.480.971.431.922.412.86
$\sqrt{v}$/(m•s-1)${\;}^{\frac{1}{2}}$0.830.991.101.181.241.30
从表格中数据分析能够得到关于“做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的结论是:合外力做功与小球通过光电门时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题

7.某物理小组对轻弹簧的弹性势能进行探究,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轻弹簧左端固定,右端与一物块接触而不连接,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与物块连接.向左推物块使弹簧压缩一段距离,由静止释放物块,通过测量和计算,可求得弹簧被压缩后的弹性势能骤如下:

A.用天平测量出物块的质量m,按图甲所示安装好实验装置;
B.向左推物块使弹簧压缩,并测量弹簧压缩量x;
C.把纸带向左拉直,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
D.松手释放物块.
(1)图乙是物块脱离弹簧后打点计时器所打出的纸带,每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有4个点未画出.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乙所示.打点计时器电源的频率为50Hz,则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这样得到的结果比动摩擦因数的真实值偏大(填“偏大”或“偏小”).(g=10m/s2
(2)若物块脱离弹簧时的速度为v,则弹簧被压缩时具有的弹性势能大小是$\frac{1}{2}m{v}^{2}+μmgx$.(用m、g、v、x和动摩擦因数用μ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多选题

6.如图2甲所示,一个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n1:n2=6:1,副线圈两端接三条支路,每条支路上都接有一只灯泡,电路中L为电感线圈、C为电容器、R为定值电阻.当原线圈两端接有如图2乙所示的交流电时,三只灯泡都能发光.如果加在原线圈两端的交流电的最大值保持不变,而将其频率变为原来的2倍,则对于交流电的频率改变之后与改变前相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副线圈两端的电压有效值均为36VB.副线圈两端的电压有效值均为6V
C.灯泡Ⅰ变亮D.灯泡Ⅲ变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多选题

5.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出国旅游成为新时尚.某人从J国带回一把标有“110V、60Hz、880W”的电咖啡壶,该电咖啡壶利用电热丝加热.在我国,为使电咖啡壶能正常工作,需要通过变压器与市电相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将电咖啡壶直接与市电相连,电功率是1760 W
B.电咖啡壶应接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2:1的副线圈两端
C.电咖啡壶通过变压器正常工作时,与市电相连的原线圈中电流为4 A
D.电咖啡壶通过变压器正常工作时,电热丝中的交变电流频率为60 Hz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题

4.某同学利用如图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合外力的关系.利用力传感器测量细线上的拉力.按照如下步骤操作:
①安装好打点计时器和纸带,调整导轨的倾斜程度,平衡小车摩擦力;
②细线通过导轨一端光滑的定滑轮和动滑轮,与力传感器相连,动滑轮上挂上一定质量的钩码,将小车拉到靠近打点计时器的一端;
③打开力传感器并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
④释放小车,使小车在轨道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⑤关闭传感器,记录下力传感器的示数F;通过分析纸带得到小车加速度a;
⑥改变钩码的质量,重复步骤①②③④⑤;
⑦作出a-F图象,得到实验结论.
(1)某学校使用的是电磁式打点计时器,在释放小车前,老师拍下了几个同学实验装置的部分细节图,下列图中操作不正确的是ABC.

(2)本实验在操作中是否要满足钩码的质量远远小于小车的质量?不需要(填写“需要”或“不需要”);某次释放小车后,力传感器示数为F,通过天平测得小车的质量为M,动滑轮和钩码的总质量为m,不计滑轮的摩擦,则小车的加速度理论上应等于B.
A.a=$\frac{F}{2M}$
B.a=$\frac{F}{M}$
C.a=$\frac{mg-2F}{M}$
D.a=$\frac{2F}{M}$
(3)如图是某次实验测得的纸带的一段,可以判断纸带的左(填“左”或“右”)端与小车连接,在打点计时器打下计数点6时,钩码的瞬时速度大小为0.75(0.73-0.75)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利用如图装置可以做力学中的许多实验,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BC.
A.用此装置“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时,必须设法消除小车和木板间的摩擦阻力的影响
B.用此装置“探究加速度a与力F的关系”每次改变砝码及砝码盘总质量之后,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C.在用此装置“探究加速度a与力F的关系”时,应使小盘和盘内砝码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D.用此装置探究“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时,不需要平衡小车运动中所受摩擦力的影响.
(2)如图所示为实验室常用的两种计时器,其中甲装置用的电源要求是A.

A.交流220V     B.直流220V    C.交流4-6V     D.直流4-6V
(3)在利用此装置“探究加速度a与力F的关系”时,实验中按规范操作打出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如图.已知打点计时器接在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上,则此次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打下A 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为0.63m/s.(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如图甲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n1:n2=3:1,L1、L2为两只相同的灯泡,R、L、D和C分别为定值电阻、理想线圈、理想二极管和电容器,其中C=10μF.当原线圈两端接如图乙所示的正弦交流电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灯泡L1一定比L2
B.副线圈两端的电压有效值为12 V
C.因电容器所在支路处于断路状态,故无电流通过二极管
D.电容器C所带电荷量为1.2×10-4C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