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33067  133075  133081  133085  133091  133093  133097  133103  133105  133111  133117  133121  133123  133127  133133  133135  133141  133145  133147  133151  133153  133157  133159  133161  133162  133163  133165  133166  133167  133169  133171  133175  133177  133181  133183  133187  133193  133195  133201  133205  133207  133211  133217  133223  133225  133231  133235  133237  133243  133247  133253  133261  176998 

科目: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0.如图所示,将一质量为m的小环套在一半径为R的“半圆形”金属轨道上,并将轨道固定在竖直面内的A、B两点,直径AB与竖直半径OD夹角为60°.现将两根原长为R、劲度系数k=$\frac{mg}{R}$的弹性轻绳一端固定在小环上,另一端分别固定在A、B两点.已知弹性轻绳满足胡克定律,不计一切摩擦,重力加速度为g.将小环由A点正下方的C点静止释放,当小环运动到金属轨道的最低点D时,求:
(1)小环的速率v;
(2)金属轨道对小环的作用力F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题

9.一小球从固定斜面的顶端以恒定的加速度滚下,某同学用频闪频率为10Hz的数码相机拍摄到的照片(是实际尺寸的十分之一)如图所示,其中照片中L1=0.5cm,L2=1.2cm,L3=2.1cm,根据照片给予的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球从O点运动到B点过程中的平均速度v=0.6m/s.
(2)小球在A点时的速度vA=0.6m/s;在B点时的速度vB=0.8m/s.
(3)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a=2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如图所示,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导轨上,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用细绳悬挂在车上,将小球拉至水平后无初速度释放.空气阻力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在小球从刚释放到第一次摆到最低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小车固定,则绳对小球的拉力做正功
B.若小车固定,小球在最低点时受到绳的拉力大小为3mg
C.若小车不固定,则绳对小球的拉力做正功
D.若小车不固定,小球在最低点时受到绳的拉力大小为3m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多选题

7.下列说法的正确的是(  )
A.“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实验中,可将纯油酸直接滴入浅盘的水面上
B.彩色液晶显示器利用了液晶的光学性质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
C.气体被压缩时有时需要用较大的力,这是因为气体被压缩时其分子间的分子力表现为斥力
D.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可能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如图所示,截面为$\frac{1}{4}$圆周的柱状物体A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A与墙面之间放一光滑的圆柱形物体B,在水平向左的力F的作用下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使A向右移动少许(B未落地),在F的作用下系统仍处于静止状态.则(  )
A.水平外力F增大B.墙对B的作用力减小
C.地面对A的支持力减小D.B对A的作用力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题

5.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叫做阿特伍德机,是英国数学家和物理学家阿特伍德创制的一种著名力学实验装置,用来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某同学对该装置加以改进后用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如图乙所示.

(1)实验时,该同学进行了如下步骤:
①将质量均为M(A的含挡光片、B的含挂钩)的重物用绳连接后,跨放在定滑轮上,处于静止状态,测量出挡光片中心(填“A的上表面”、“A的下表面”或“挡光片中心”)到光电门中心的竖直距离h.
②在B的下端挂上质量为m的物块C,让系统(重物A、B以及物块C)中的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光电门记录挡光片挡光的时间为△t.
③测出挡光片的宽度d,计算有关物理量,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2)如果系统(重物A、B以及物块C)的机械能守恒,应满足的关系式为mgh=$\frac{1}{2}$(2M+m)($\frac{d}{△t}$)2(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3)引起该实验系统误差的原因有绳子有质量;或滑轮与绳子有摩擦;或重物运动受到阻力作用(写一条即可).
(4)验证实验结束后,该同学突发奇想:如果系统(重物A、B以及物块C)的机械能守恒,不断增大物块C的质量m,重物B的加速度a也将不断增大,那么a与m之间有怎样的定量关系?a随m增大会趋于一个什么值?请你帮该同学解决:
①写出a与m之间的关系式:a=$\frac{mg}{2M+m}$(还要用到M和g);
②a的值会趋于重力加速度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题

4.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得到了一条如图所示的纸带,纸带上的点记录了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物体的质量为m,打点周期为T.当打点计时器打点4时,物体的动能增加的表达式为△Ek=$\frac{m({D}_{5}-{D}_{3})^{2}}{8{T}^{2}}$物体重力势能减小的表达式为△EP=mgD4,实验中是通过比较$\frac{m({D}_{5}-{D}_{3})^{2}}{8{T}^{2}}$与mgD4是否相等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用$P=\frac{U^2}{R}$求出的“220V,40W”电灯泡电阻为1210Ω,用多用电表测得其电阻只有90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个电阻阻值相差悬殊是不正常的,一定是测量时读错了数据
B.两个阻值相差悬殊是正常的,因为欧姆表测电阻的误差大
C.两个阻值相差悬殊是不正常的,可能出厂时把灯泡的功率标错了
D.两个阻值相差悬殊是正常的,1210Ω是正常工作状态 ( 温度很高 ) 的阻值,90Ω是常温下的阻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题

2.如图所示为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装置,计时器周期为T.按正确操作得到纸带后,以第一点为原点O,测得第二点的坐标x2=2mm.其它各点坐标依次用x3、x4…xn-1,xn、xn+1代表,g代表当地的重力加速度.请通过推算填写:

(1)打第n点时,用上面的物理量表达重物增加的动能与减少的重力势能之比为$\frac{({x}_{n+1}-{x}_{n-1})^{2}}{8g{T}^{2}{x}_{n}}$,
(2)在验证运算中如果重物的速度通过vn=gt计算,对于这样做,下列判断你认同的有BC
A.这种方法测量速度更简便,可能误差大一点,但是原理是正确的
B.重物下落的实际速度要比这个计算结果小
C.数据将会表现出动能的增加量大于势能的减少量,这是错误的
D.如果重物下落的高度相应地用h=$\frac{1}{2}$gt2计算,这种方法更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利用重锤下落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①为进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有下列器材可供选择:铁架台(也可利用桌边),打点计时器以及复写纸、纸带,低压直流电源,天平,秒表,毫米刻度尺,导线,电键.其中不必要的器材是低压直流电源、天平、秒表;缺少的器材是交流电源,重锤.
②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查得当地重力加速度g=9.80m/s2,测出所用重物的质量m=1.00kg,实验中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把第一个点记作O,另选连续的4个点A、B、C、D作为测量点,经测量知道A、B、C、D各点到O点的距离分别为62.99cm、70.18cm、77.76cm、85.73cm,根据以上数据,可知重物由O点运动到C点,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7.62J,动能的增加量为7.56J(取3位有效数字)

③实验中产生系统误差的原因主要是阻力对重锤和纸带的影响.为了减小误差,悬挂在纸带下的重物的质量应选择质量较大的.
④如果以$\frac{{v}^{2}}{2}$为纵轴,以h为横轴,根据实验数据绘出的$\frac{{v}^{2}}{2}$-h图线是过原点的斜直线,该线的斜率等于重力加速度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