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33087  133095  133101  133105  133111  133113  133117  133123  133125  133131  133137  133141  133143  133147  133153  133155  133161  133165  133167  133171  133173  133177  133179  133181  133182  133183  133185  133186  133187  133189  133191  133195  133197  133201  133203  133207  133213  133215  133221  133225  133227  133231  133237  133243  133245  133251  133255  133257  133263  133267  133273  133281  176998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题

2.在利用打点计时器验证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机械能守恒的实验中.

(1)需要测量物体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到某点时的瞬时速度v和下落高度h,某小组的同学利用实验得到的纸带,共设计了以下四种测量方案,其中正确的是D
A.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h,并测出下落时间t,通过v=gt计算出瞬时速度v
B.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h,并通过v=$\sqrt{2gh}$计算瞬时速度v
C.根据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纸袋上某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这点前、后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测算出瞬时速度v,并通过h=$\frac{{v}^{2}}{2g}$计算出高度h
D.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h,根据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纸袋上某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这点前、后相邻两点的平均速度,测算出瞬时速度v
(2)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使用交流电的频率为f.在打出的纸带上选取连续打出的五个点A、B、C、D、E,如图所示.测出A点距离起始点O的距离为s0,A、C两点间的距离为s1,C、E两点间的距离为s2,根据前述条件,如果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满足关系式32g(s0+s1)=f2(s1+s22,即验证了物体下落过程中机械能是守恒的.而在实际的实验结果中,往往会出现物体的动能增加量略小于重力势能的减小量,出现这样结果的主要原因是打点计时器对纸带的阻力做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打点计时器应接交流(填“交流”或“直流”)电源.
(2)实验部分步骤如下:
A.按图装置沿竖直方向固定好打点计时器,把纸带下端挂上重物,穿过打点计时器.
B.将纸带下端靠近打点计时器附近静止,先接通电源,再释放纸带,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
C.如图2为打出的一条纸带,用刻度尺测出A,B,C与起始点O之间的距离分别为h1,h2,h3
(3)设打点计时器的周期为T,重物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则重物下落到B点时的速度v=$\frac{{h}_{3}-{h}_{1}}{2T}$.研究纸带从O下落到B过程中增加的动能△Ek=$\frac{m({h}_{3}-{h}_{1})^{2}}{8{T}^{2}}$,减少的重力势能△Ep=mgh2
(4)由于纸带受到摩擦,实验测得的△Ek小于(填“大于”或“小于”)△E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计算题

20.如图甲所示,固定轨道由倾角为θ的斜导轨和水平导轨平滑连接而成,轨道所在空间存在方向竖直向上、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两导轨间距为L,上端用阻值为R的电阻连接.一电阻也为R的金属杆MN从斜导轨上某一高度处,由静止开始沿光滑的斜导轨下滑,一段时间后滑入水平导轨,其速率v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杆MN始终直于导轨并与导轨接触良好.图乙中vm为已知量,导轨电阻不计.求:
(1)杆MN在倾斜导轨下滑时通过电阻R的最大感应电流Im
(2)杆MN运动过程中所受安培力的最大值F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9.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动势E恒定,内阻r=2Ω,定值电阻R3=4Ω.ab段电路消耗的电功率在开关S断开与闭合时相等,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  )
A.开关S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一定等于S闭合时的示数
B.电阻R1、R2可能分别为4Ω、6Ω
C.电阻R1、R2可能分别为3Ω、9Ω
D.开关S断开与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变化量与电流表的示数变化量大小之比与R1、R2无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8.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功率在与阳光垂直的表面上每平方米约为P=8400W,如果用聚热面积为S=2m2 的反射镜把阳光聚集到盛有m=2kg的水的容器上,水的初温为40℃,需经过多长时间才能使水温达到100℃?(假设太阳能=的30%被水吸收,水的比热容为4.2×103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7.如图所示,让一束均匀的阴极射线从两极板正中间垂直穿过正交的电磁场,选择合适的磁感应强度B和两极之间的电压U,带电粒子将不发生偏转,然后撤去电场,粒子将做匀速圆周运动,并垂直打到极板上,两极板之间的距离为d,则阴极射线中带电粒子的比荷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如图(a)所示,理想变压器在原线圈中通以逐渐减小的电流,变压器铁芯中的磁通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b)所示,原线圈的匝数为550匝,副线圈的匝数为1100匝,原线圈两端的电压是55V、副线两端的电压是110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5.利用自由落体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时,有下列器材可供选择:
①铁架台;②电磁打点计时器;③低压交流电源;④低压直流电源;⑤天平;⑥秒表;⑦重锤;⑧纸带;⑨刻度尺
(1)其中实验中不必要的器材是(填序号)④⑤⑥;
(2)若已知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Hz、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9.8m/s2,重物质量为m kg,实验中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所示,其中O为第一个点,A、B、C为另外3个连续点,由图中数据,可知重物由O点运动到B点重力势能减少量△Ep=7.6mJ,动能增量△Ek=7.5mJ,产生误差的原因是存在阻力.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4.国标(GB/T)规定自来水在15℃时电阻率应大于13Ω•m.某同学利用图甲电路测量15℃自来水的电阻率,其中内径均匀的圆柱形玻璃管侧壁连接一细管,细管上加有阀门K以控制管内自来水的水量,玻璃管两端接有导电活塞(活塞电阻可忽略),右活塞固定,左活塞可自由移动.实验器材还有:电源(电动势约为3V,内阻可忽略),电压表V1(量程为3V,内阻很大),电压表V2(量程为3V,内阻很大),定值电阻R1(阻值4kΩ),定值电阻R2(阻值2kΩ),电阻箱R(最大阻值9 999Ω),单刀双掷开关S,导线若干,游标卡尺,刻度尺.    实验步骤如下:
A.用游标卡尺测量玻璃管的内径d;
B.向玻璃管内注满自来水,并用刻度尺测量水柱长度L;
C.把S拨到1位置,记录电压表V1示数;
D.把S拨到2位置,调整电阻箱阻值,使电压表V2示数与电压表V1示数相同,记录电阻箱的阻值R;
E.改变玻璃管内水柱长度,重复实验步骤C、D,记录每一次水柱长度L和电阻箱阻值R;           
F.断开S,整理好器材.
(1)测玻璃管内径d时游标卡尺示数如图乙,则d=30.00mm.
(2)玻璃管内水柱的电阻Rx的表达式为Rx=$\frac{{R}_{1}{R}_{2}}{R}$(用R1、R2、R表示).
(3)利用记录的多组水柱长度L和对应的电阻箱阻值R的数据,绘制出如图丙所示的R-1/L关系图象.自来水的电阻率ρ=14Ω•m(保留两位有效数字).本实验中若电压表V1内阻不是很大,则自来水电阻率测量结果将偏大(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3.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直径时的刻度位置如图1所示,用米尺测出金属丝的长度L,金属丝的电阻大约为5Ω,先用伏安法测出金属丝的电阻Rx,然后根据电阻定律计算出该金属材料的电阻率.
(1)从图1中读出金属丝的直径为0.680 mm.
(2)为此取来两节新的干电池、开关和若干导线及下列器材:
A.电压表0~3V,内阻10kΩ
B.电压表0~15V,内阻50kΩ
C.电流表0~0.6A,内阻0.05Ω
D.电流表0~3A,内阻0.01Ω
E.滑动变阻器,0~10Ω
F.滑动变阻器,0~100Ω

①要求较准确地测出其阻值,电压表应选A,电流表应选C,滑动变阻器选E(填序号)
②实验中实物接线如图2所示,请指出该同学
实物接线中的两处明显错误.
错误1导线连接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上
错误2采用了电流表内接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