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33121  133129  133135  133139  133145  133147  133151  133157  133159  133165  133171  133175  133177  133181  133187  133189  133195  133199  133201  133205  133207  133211  133213  133215  133216  133217  133219  133220  133221  133223  133225  133229  133231  133235  133237  133241  133247  133249  133255  133259  133261  133265  133271  133277  133279  133285  133289  133291  133297  133301  133307  133315  176998 

科目: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1.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在滑动变阻器滑动片P由a滑到b的过程中,三只理想电压表示数变化的绝对值分别为△U1、△U2、△U3,则下列各组数据中可能出现的是(  )
A.△U1=0、△U2=2 V、△U3=2 VB.△U1=1 V、△U2=2 V、△U3=3 V
C.△U1=3 V、△U2=1 V、△U3=2 VD.△U1=1 V、△U2=1 V、△U3=2 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0.如图所示,质量m=2kg的物体原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一个沿水平方向的恒力F=12N作用在这个物体上,(g取10m/s2)求:
(1)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多大?
(2)开始运动后3s末物体的速度是多大?
(3)开始运动后3s内物体发生的位移x的大小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多选题

9.如图所示,平行金属板中带电质点P原处于静止状态,不考虑电流表和电压表对电路的影响,当滑动变阻器R4的滑片向b端移动时,则(  )
A.电压表读数减小B.电流表读数减小
C.质点P将向上运动D.R1上消耗的功率逐渐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计算题

8.如图所示,有一足够长的斜面,倾角α=37°.一质量为m=1kg的小物块从斜面顶端A处静止下滑,到B处后,受一水平向右的恒力F作用,小物块最终停在C点(C点未画出).若AB长为2.25m,BC长为0.5m.小物块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μ=0.5,sin 37°=0.6,cos 37°=0.8,g=10m/s2.求:
(1)小物块到达B点的速度多大;
(2)水平恒力F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内阻为r,现闭合开关S,将滑片P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后,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灯泡L变亮B.电压表读数变小
C.电流表读数变小D.电容器C上的电荷量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如图所示,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某电场的电场线和等势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c点场强大于a点场强
B.c点电势低于a点电势
C.c、b两点间的电势差等于c、a两点间的电势差
D.若将一试探电荷+q由a点移动到b点,电场力做正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题

5.某同学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一根细线系住钢球,悬挂在铁架台上,钢球静止于A点,光电门固定在A的正下方.在钢球底部竖直地粘住一片宽带为d的遮光条.将钢球拉至不同位置由静止释放,遮光条经过光电门的挡光时间t可由计时器测出,取v=$\frac{d}{t}$作为钢球经过A点时的速度.记录钢球每次下落的高度h和计时器示数t,计算并比较钢球在释放点和A点之间的势能变化大小△Ep与动能变化大小△Ek,就能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

(1)用△Ep=mgh计算钢球重力势能变化的大小,式中钢球下落高度h应测量释放时的钢球球心到B之间的竖直距离.
(A)钢球在A点时的顶端
(B)钢球在A点时的球心
(C)钢球在A点时的底端
(2)用△Ek=$\frac{1}{2}$mv2计算钢球动能变化的大小,用刻度尺测量遮光条宽度,示数如图2所示,其读数为1.50cm.某次测量中,计时器的示数为0.0100s,则钢球的速度为v=1.50m/s.
(3)如表为该同学的实验结果:
他发现表中的△Ep与△Ek之间存在差异,你认为这是所测量速度为挡光片的速度,比小球速度大造成的.应该如何修正测出固定点到挡光片的距离算出小球速度即可.
△Ep(×10-2J)4.8929.78614.6919.5929.38
△Ek(×10-2J)5.0410.115.120.029.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题

4.小明同学在测定金属丝电阻率的实验中,进行了如下操作,请你将相应的操作步骤补充完整.

(1)他首先用螺旋测微器测金属丝的直径,如图甲所示,该金属丝的直径为0.850mm.
(2)他再用多用电表粗测金属丝的阻值,操作过程如下:
①将红、黑表笔分别插入多用电表的“+”、“-”插孔,选择开关旋至电阻挡“×10”挡位;
②将红、黑表笔短接,调节B旋钮(填图乙中的“A”或“B”),使欧姆表指针对准电阻的0刻线处(填“0刻线”或“∞刻线”);
③把红、黑表笔分别与金属丝的两端相接,此时多用电表的示数如下图丙所示;
④为了使金属丝的阻值读数能够再准确一些,小明将选择开关旋至电阻挡×1挡位(填“×1”或“×1k”),重新进行欧姆调零;
⑤重新测量得到的结果如图丁所示,则金属丝的电阻为6Ω.
(3)他想用伏安法更精确地测量该金属丝的阻值,他用如图戊所示的装置进行测量,其中部分器材的规格为:电源E(两节干电池,3V)
电流表(量程0.6A,内阻约1Ω)
电压表(量程3V,内阻约10kΩ)
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20Ω,额定电流1A)
要求滑动变阻器采用限流式接法,为了减小实验误差,请你在图戊中加两条导线将未连接完的电路连起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计算题

3.滑板运动是一项陆地上的“冲浪运动”,滑板运动员可在不同的滑坡上滑行,做出各种动作给人以美的享受.如图甲所示,abcdef为同一竖直平面上依次平滑连接的滑行轨道,其中ab段水平,H=3m,bc段和cd段均为斜直轨道,倾角θ=37°,de段是一半径R=2.5m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O点为圆心,其正上方的d点为圆弧的最高点,滑板及运动员总质量m=60kg,运动员滑经d点时轨道对滑板支持力用Nd表示,忽略摩擦阻力和空气阻力,取g=10m/s2,sin37°=0.6,cos37°=0.8.除下述问(2)中运动员做缓冲动作以外,均可把滑板及运动员视为质点.
(1)从bc段紧靠b处无初速滑下,求Nd的大小;
(2)运动员改为从b点以v0=4m/s的速度水平滑出,落在bc上时通过短暂的缓冲动作使他只保留沿斜面方向的速度继续滑行,求缓冲动作后的速度为多大?
(3)运动员缓冲之后是否会从d点滑离轨道?请通过计算得出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题

2.采用伏安法测量电源电动势E和内阻r时,由于电表因素带来了实验的系统误差.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此实验进行改变,设计出如图所示的测量电源电动势E和内电阻r的电路,E′是辅助电源,A、B两点间有一灵敏电流计G.
(1)请你补充实验步骤:
①闭合开关S1、S2,调节R和R′使得灵敏电流计G的示数为零,这时,A、B两点的电势φA、φB的关系是φA等于φB(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读出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I1和U1,其中I1等于(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通过电源E的电流.
②改变滑动变阻器R、R′的阻值,重新使得G的示数为零,读出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I2和U2
(2)由上述步骤中测出的物理量,可以得出电动势E表达式为$\frac{{U}_{2}{I}_{1}-{U}_{1}{I}_{2}}{{I}_{1}-{I}_{2}}$、内电阻r的表达式$\frac{{U}_{2}-{U}_{1}}{{I}_{1}-{I}_{2}}$.
(3)该实验中E等于E(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r测等于 r(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