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33135  133143  133149  133153  133159  133161  133165  133171  133173  133179  133185  133189  133191  133195  133201  133203  133209  133213  133215  133219  133221  133225  133227  133229  133230  133231  133233  133234  133235  133237  133239  133243  133245  133249  133251  133255  133261  133263  133269  133273  133275  133279  133285  133291  133293  133299  133303  133305  133311  133315  133321  133329  176998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1.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如图所示,并在其上取A、B、C、D、E、F、G等7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接周期为T=0.02s的交流电源.他经过测量并计算得到打点计时器在打B、C、D、E、F各点时物体的瞬时速度如下表:

速度/m•s-10.1220.1640.2050.2500.289
对应点BCDEF
(1)计算vF的公式为vF=$\frac{{d}_{6}-{d}_{4}}{10T}$;    
(2)并求物体的加速度a=0.42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探究力对原来静止的物体做的功与物体获得的速度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主要过程如下:
(1)设法让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分别为W、2W、3W、…;
(2)分析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求出小车的速度v1、v2、v3、…;
(3)作出W-v草图;
(4)分析W-v图象.如果W-v图象是一条直线,表明W∝v;如果不是直线,可考虑是否存在W∝v2、W∝v3、W∝$\sqrt{v}$等关系.
以下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中有一项不正确,它是(  )
A.本实验设法让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分别为W、2W、3W、….所采用的方法是选用同样的橡皮筋,并在每次实验中使橡皮筋拉伸的长度保持一致.当用1条橡皮筋进行是实验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为W,用2条、3条、…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实验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分别是2W、3W、…
B.小车运动中会受到阻力,补偿的方法,可以使木板适当倾斜
C.某同学在一次实验中,得到一条记录纸带.纸带上打出的点,两端密、中间疏.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没有使木板倾斜或倾角太小
D.根据记录纸带上打出的点,求小车获得的速度的方法,是以纸带上第一点到最后一点的距离来进行计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题

9.“研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的实验电路如图甲所示.

(1)实验表明:当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闭合电路中就会有电流产生.在闭合电键S前,滑动变阻器滑动片P应置于a端(选填“a”或“b”).电键S闭合后还有多种方法能使线圈C中产生感应电流,试写出其中的一种方法: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2)多用表的刻度盘如图乙所示,请回答:
当选用量程为50mA的电流档测量电流时,表针指在图示位置,则所测电流为35.0mA;
若用此多用表测量一个阻值约为2.0×104Ω的电阻,为了使测量比较准确,应选的欧姆档是×1K(选填“×10”、“×100”或“×1K”).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计算题

8.如图所示,AB是倾角θ为45°的直轨道,CD是半径R=0.4m的圆弧轨道,它们通过一段曲面BC平滑相接,整个轨道处于竖直平面内且处处光滑.一个质量m=1kg的物体(可以看作质点)从高H的地方由静止释放,结果它从圆弧最高点D点飞出,垂直斜面击中P点.已知P点与圆弧的圆心O等高.g取10m/s2.求:
(1)物体击中P点前瞬间的速度;
(2)在C点轨道对物体的压力大小;
(3)物体静止释放时的高度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题

7.如图1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以下列出了一些实验步骤:

A.用天平测出重物和夹子的质量
B.把打点计时器用铁夹固定放到桌边的铁架台上,使两个限位孔在同一竖直面内
C.把打点计时器接在交流电源上,电源开关处于断开状态
D.将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上端用手提着,下端夹上系住重物的夹子,让重物靠近打点计时器,处于静止状态
E.接通电源,待计时器打点稳定后释放纸带,之后再断开电源
F.用秒表测出重物下落的时间
G.更换纸带,重新进行两次实验
(1)对于本实验,以上不必要的两个步骤是A和F,图2为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O为打出的第一个点,A、B、C为从合适位置开始选取的三个连续点(其他点未画出),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打一个点.若重物的质量为0.5kg,当地重力加速度取g=9.8m/s2,由图乙所给的数据可算出(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①从O点下落到B点的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0.86J.
②打B点时重物的动能为0.81J.
(2)试指出造成第(1)问中①②计算结果不等的原因是由于空气阻力和纸带与打点计时器的摩擦阻力做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一圆筒绕其中心轴OO1匀速转动,筒内壁上紧挨着一个物体与筒一起运动相对筒无滑动,如图所示,物体所受的力有(  )
A.重力B.重力、筒壁对物体的弹力、静摩擦力
C.重力、筒壁对物体的静摩擦力D.物体所受重力与弹力、向心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如图,长为L的细线悬挂一小球,小球的质量为m,使小球在竖直平面内运动,细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则(  )
A.θ最大时,细线对球的拉力小于mg
B.只要θ≠0°,细线对球的拉力都小于mg
C.θ=0°时,细线对球的拉力等于mg
D.θ=0°时,细线对球的拉力小于m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如图所示,有材料相同的P、Q两物块通过轻绳相连,并在拉力F作用下沿斜面向上运动,轻绳与拉力F的方向均平行于斜面.当拉力F一定时,Q受到绳的拉力(  )
A.与斜面倾角θ有关B.与摩擦因数有关
C.与系统运动状态有关D.仅与两物块质量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一个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4m/s,后3s的平均速度是5m/s,则全程的平均速度大小为4m/s,加速度大小为2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计算题

2.一辆汽车沿平直的公路单向行驶,从A处行驶到B处用了60s,A、B两地相距900m;在B处停留30s后沿原路返回,用了45s到达A、B的中点C处.问:
(1)这辆汽车前60s内的平均速度?
(2)这辆汽车从A处到C处的平均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