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33167  133175  133181  133185  133191  133193  133197  133203  133205  133211  133217  133221  133223  133227  133233  133235  133241  133245  133247  133251  133253  133257  133259  133261  133262  133263  133265  133266  133267  133269  133271  133275  133277  133281  133283  133287  133293  133295  133301  133305  133307  133311  133317  133323  133325  133331  133335  133337  133343  133347  133353  133361  176998 

科目: 来源: 题型:多选题

5.如图所示的电路,a、b、c为三个相同的灯泡,其电阻大于电源内阻,当变阻器R的滑片P向上移动时,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a、b两灯变亮,c灯变暗
B.电源输出功率增大
C.电源的效率增大
D.b灯中电流变化值大于c灯中电流变化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如图所示,三根通电长直导线P、Q、R互相平行,通过正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三条导线通入大小相等,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电流;通电直导线产生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frac{kI}{r}$,I为通电导线的电流强度,r为距通电导线的垂直距离,k为常数;则R受到的磁场力的方向是(  )
A.垂直于通电导线R,指向x轴正方向B.垂直于通电导线R,指向x轴负方向
C.垂直于通电导线R,指向y轴负方向D.垂直于通电导线R,指向y轴正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计算题

3.如图所示,把质量为2g的带负电小球A用绝缘细绳悬起,若将带电荷量为4×10-6C的带电小球B靠近A,当两个带电小球在同一高度相距30cm时A球静止,绳与竖直方向成45°角,g取10m/s2,求:
(1)B球受到的库仑力多大?
(2)A球带电荷量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多选题

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电键k1和k3闭合、k2接a时,带电微粒使静止在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之间;若带电微粒向下运动,则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将k1断开B.将k2掷在bC.将k2掷在cD.将k3断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在“探究共点力合成规律”的实验中,某同学经历了以下实验步骤:
A.在白纸上按比例作出两个力F1和F2的图示,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图求出合力F;
B.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把橡皮筋拉至同样长度;
C.记下两个弹簧测力计F1和F2的读数,并且记录它们的方向;
D.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垫一张白纸,把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板上P点,用两条细绳连接在橡皮筋的另一端,通过细绳同时用两个弹簧测力计互成角度地拉橡皮筋,使橡皮筋与细绳的连接点到达某一位置O,并记下此位置,如图所示;
E.记下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和细绳方向,按同一比例作出这个力的图示,比较这个实测合力F′和按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的合力F,看它们的大小和方向是否相近;
F.用刻度尺测量出P、O之间的距离并记录;
G.改变两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和方向,多次重复实验,并得出结论.
(1)上述实验步骤有明显的错误,这个步骤是B(填选项前的字母);正确的操作应为只用一个测力计,通过细绳把橡皮筋拉至O位置.
(2)上述实验步骤中有一步骤是多余的,这个步骤是F(填选项前的字母);
(3)将以上实验步骤按正确顺序排列,应为DCABEG(填选项前的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题

20.某同学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

(1)下列有关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AC
A.安装打点计时器时要注意让上下限位孔在同一竖直线上
B.将打点计时器与直流低压电源连接
C.释放纸带时应尽量让重物靠近打点计时器
D.应先释放纸带,然后接通电源
(2)实验得到一条纸带,测得各点之间的距离如图2所示.已知电源频率为50Hz.从该纸带可知,重物是做匀变速(选填“匀速”、“匀变速”、“非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a=9.63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9.如图所示,滑块从斜面顶端以2m/s2的加速度加速滑下之后,先后经过斜面上相距4m的两点a和b.则滑块到达b点的速度可能等于(  )
A.2m/sB.3m/sC.4m/sD.5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传说乌龟和兔子赛跑:乌龟和兔子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兔子的速度大于乌龟,但兔子骄傲,在中途睡觉,醒来后继续以原来的速度跑,到终点时,发现乌龟早到了.下列位移-时间(x-t)图象能大致反映该故事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7.如图所示,在斜面上放两个光滑球A和B,两球的质量均为m,它们的半径分别是R和r球A左侧有-垂直于斜面的挡板,两球沿斜面排列并处于静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斜面倾角θ一定,R>r时,R越大,r越小,B对斜面的压力越小
B.斜面倾角θ一定,R=r时,两球之间的弹力最小
C.斜面倾角θ一定时,A球对挡板的压力一定
D.半径确定时,随着斜面倾角θ逐渐增大,A受到挡板作用力先增大后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6.图1为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图中打点计时器的电源为50Hz的交流电源,打点的时间间隔用△t表示.在小车质量未知的情况下,某同学设计了一种方法用来研究“在外力一定的条件下,物体的加速度与其质量间的关系”.

(1)完成下列实验步骤中的填空:
①平衡小车所受的阻力:小吊盘中不放物块,调整木板右端的高度,用手轻拨小车,直到打点计时器打出一系列间隔均匀的点.
②按住小车,在小吊盘中放入适当质量的物块,在小车中放入砝码.
③打开打点计时器电源,释放小车,获得带有点迹的纸带,在纸带上标出小车中砝码的质量m.
④按住小车,改变小车中砝码的质量,重复步骤③.
⑤在每条纸带上清晰的部分,每5个间隔标注一个计数点.测量相邻计数点的间距s1,s2,….求出与不同m相对应的加速度a.
⑥以砝码的质量m为横坐标,$\frac{1}{a}$为纵坐标,在坐标纸上做出$\frac{1}{a}$--m关系图线.若加速度与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成反比,则$\frac{1}{a}$与m处应成线性关系(填“线性”或“非线性”).
(2)完成下列填空:
(ⅰ)本实验中,为了保证在改变小车中砝码的质量时,小车所受的拉力近似不变,小吊盘和盘中物块的质量之和应满足的条件是远小于小车和小车中砝码的质量之和.
(ⅱ)设纸带上三个相邻计数点的间距为s1、s2、s3.a可用s1、s3和△t表示为a=$\frac{{s}_{3}-{s}_{1}}{50(△t)^{2}}$.图2为用米尺测量某一纸带上的s1、s3的情况,由图可读出s1=24.2mm,s3=47.2mm.由此求得加速度的大小a=1.15m/s2
(ⅲ)图3为所得实验图线的示意图.设图中直线的斜率为k,在纵轴上的截距为b,若牛顿定律成立,则小车受到的拉力为$\frac{1}{k}$,小车的质量为$\frac{b}{k}$.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