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33333  133341  133347  133351  133357  133359  133363  133369  133371  133377  133383  133387  133389  133393  133399  133401  133407  133411  133413  133417  133419  133423  133425  133427  133428  133429  133431  133432  133433  133435  133437  133441  133443  133447  133449  133453  133459  133461  133467  133471  133473  133477  133483  133489  133491  133497  133501  133503  133509  133513  133519  133527  176998 

科目: 来源: 题型:多选题

8.一带电液滴在空中由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受重力、电场力和空气阻力三个力作用.若重力势能增加6J,机械能增加1J,电场力对小球做功2J,则小球(  )
A.重力做功为6JB.电势能增加2J
C.克服空气阻力做功1JD.动能减少5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多选题

7.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A、B接于电源两极,两极板竖直、平行正对.一带电小球悬挂在电容器内部,闭合开关S,电容器充电,悬线静止时偏离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开关S闭合,将A板向B板靠近,则θ减小
B.开关S闭合,将A板向B板靠近,则θ增大
C.开关S断开,将A板向B板靠近,则θ增大
D.开关S断开,将A板向B板靠近,则θ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如图所示,图中实线是一簇未标明方向的由点电荷产生的电场线,虚线是某一带电粒子通过该电场区域时的运动轨迹,a、b是轨迹上的两点.若带电粒子在运动中只受电场力作用,根据此图正确是(  )
A.带电粒子是正电荷B.带电粒子b点的受力方向可以确定
C.带电粒于在b点的动能较大D.带电粒子在a电势能较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如图所示,两段材料相同、长度相等、但横截面积不等的导体串接在电路中,总电压为U,则(  )
A.通过两段导体的电流不相等
B.两段导体内的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不同
C.细导体两端的电压U1小于粗导体两端的电压U2
D.细导体内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荷数大于粗导体内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计算题

4.汽车初速度v0=20m/s,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5m/s2,求:开始刹车后6s末汽车的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题

3.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记录小车做匀变速运动情况的纸带如图所示.在纸带上选定标为0~5的六个记数点,相邻两个记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在纸带旁并排放着带有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零刻度线跟“0”记数点对齐.由图可知,打下记数点1时小车运动的速度大小为0.15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0.60 m/s2.从减小测量误差的角度来看,利用这条纸带计算打下第4个记数点时小车运动的速度大小最为准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如图所示,一个均匀的带电圆环,带电荷量为+Q,半径为r,放在绝缘水平桌面上.圆心为O点,过O点作一竖直线,在此线上取一点A,使A到O点的距离为0.75r,在A点放一检验电荷-q,则-q在A点所受的库仑力大小为$\frac{48kQq}{125{r}^{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物体具有的能量和它的质量之间存在着正比关系
B.核反应方程  ${\;}_{92}^{238}$U→${\;}_{90}^{234}$Th+${\;}_{2}^{4}$He 属于裂变
C.中子与质子结合成氘核的过程中需要放出能量
D.β衰变中产生的β射线实际上是原子的核外电子挣脱原子核的束缚而形成的
E.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根据玻尔理论可知氢原子的电势能减少,核外电子的运动的加速度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计算题

20.近几年,国家取消了7座及以下小车在法定长假期间的高速公路收费,给自驾出行带来了很大的实惠,但车辆的增多也给道路的畅通增加了压力,因此交管部门规定,上述车辆通过收费站口时,在专用车道上可以不停车拿(交)卡而直接减速通过.若某车减速前的速度为v0=72km/h,靠近站口时以大小为a1=4m/s2的加速度匀减速,通过收费站口时的速度为vt=28.8km/h,然后立即以a2=3m/s2的加速度加速至原来的速度(假设收费站的前、后都是平直大道).试问:
(1)该车驾驶员应在距收费站口多远处开始减速?
(2)该车从减速开始到最终恢复到原来速度的过程中,运动的时间是多少?
(3)在(1)(2)问题中,该车因减速和加速过站而耽误的时间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9.物理小组在一次探究活动中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带定滑轮、表面粗糙的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木板上放一滑块,其一端与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另一端通过跨过定滑轮的细线与托盘连接.开始实验时,在托盘中放入适量砝码,滑块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小点.(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

(1)实验中,得到一条打点的纸带如图乙所示,已知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且间隔s1、s2、s3、s4、s5、s6已量出,则小车加速度的表达式为a=$\frac{({s}_{4}+{s}_{5}+{s}_{6})-({s}_{1}+{s}_{2}+{s}_{3})}{9{T}^{2}}$.
(2)回答下列两个问题:
①为测量动摩擦因数,下列物理量中还应测量的有CD(填入所选物理量前的字母)
A.木板的长度L                 B.木板的质量m1
C.滑块的质量m2                D.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3
E.滑块运动的时间t
②测量①中所选定的物理量时需要的实验器材是天平.
(3)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frac{{{m_3}g-({m_2}+{m_3})a}}{{{m_2}g}}$(用a及前面物理量的字母表示).与真实值相比,测量的动摩擦因数偏大(填“偏大”或“偏小”),写出支持你的看法的一个依据:没有考虑打点计时器给纸带的阻力、细线和滑轮间、以及空气等阻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