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33361  133369  133375  133379  133385  133387  133391  133397  133399  133405  133411  133415  133417  133421  133427  133429  133435  133439  133441  133445  133447  133451  133453  133455  133456  133457  133459  133460  133461  133463  133465  133469  133471  133475  133477  133481  133487  133489  133495  133499  133501  133505  133511  133517  133519  133525  133529  133531  133537  133541  133547  133555  176998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4.如图甲所示,一根细长而均匀的合金管线样品,横截面为环形.此合金管线长度用L表示,外径用D表示,电阻约为5Ω.已知这种合金的电阻率为ρ,且ρ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可以忽略.因管线内中空部分内径太小,无法直接测量.某实验小组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测量中空部分的截面积S0,他们已选器材如下:
A.毫米刻度尺 
B.螺旋测微器
C.电流表A(300mA,1.0Ω) 
D.电压表V1(15V,约10kΩ)
E.电压表V2( 3V,约6kΩ) 
F.滑动变阻器R1(2KΩ,0.5A)
G.滑动变阻器R2(10Ω,2A) 
H.标准电阻(R0=5Ω)
I.蓄电池(3V,约0.05Ω) 
J.开关一个,带夹子的导线若干

(1)小组同学用螺旋测微器测量该管线的外径D,示数如图乙所示,管线的外径等于1.510 mm;
(2)上列器材中,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分别应选E、G (只填代号字母,如ABC).
(3)请在如图丁方框中将该小组设计方案的实验电路图补充完整,要求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均能过半,并能测量多组数据,合金管线电阻用Rx表示.
(4)小组将测得的多组U、I数据绘制成U-I图象如图丙所示,并计算出图象的斜率为K,同时用刻度尺测量出了管线的长度L.计算合金管线内部空间截面积S0的表达式为$\frac{π{D}^{2}}{4}$-$\frac{ρL}{k-{R}_{0}}$ (用已知量和所测物理量的符号如L、D、ρ、K、R0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3.从塔顶自由下落一石块,它在着地前的最后1秒内的位移是30m,(g=10m/s2),则(  )
A.石块落地时速度是30m/sB.石块落地时速度是35m/s
C.石块下落所用的时间是3sD.石块下落所用的时间是3.5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2.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中重要的实验仪器,图中的甲、乙两种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实验中常用的,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甲是电磁(填“电磁”或“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电源采用的是交流电4~6 V(填“交流电4~6V”、“交流220V”、四节干电池).
(2)某同学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依次确定出A、B、C、D、E五个计数点.其相邻点间的距离如图丙所示,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计时点未标出.各点到A点距离分别为2.88cm,7.20cm,12.96cm,20.16cm.
①每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0.1s.
②试根据纸带上数据,计算出打下D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是0.648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用打点计时器测定小车的速度,当使用的电源频率高于50Hz时,如果仍按50Hz来计算,则测得的速度将比真实值偏小(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1.为了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3.0cm的挡光条,如图所示,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匀加速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计时器记录了挡光条通过第一个光电门时的时间为△t1=0.30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t2=0.10s,挡光条从开始挡住第一个光电门到开始挡住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间隔为△t3=4.0s.则滑块通过第一个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为0.1 m/s,滑块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瞬时速度为0.3m/s.滑块的加速度为0.05m/s2,两个光电门之间的距离是0.8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0.物体静置于水平桌面上,下列关于物体所受作用力的说法正确的有(  )
A.桌面受到的压力就是重力
B.桌面受到的压力是由于它本身发生了形变
C.桌面由于发生了形变而对物体产生了支持力
D.物体由于发生了形变而对桌面产生了压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多选题

9.如图所示的x-t图象和v-t图象中给出的四条图线,甲、乙、丙、丁代表四辆车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的情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车和乙车都做直线运动
B.0~t1时间内,甲车通过的路程大于乙车通过的路程
C.0~t2时间内,丙、丁两车在t2时刻相距最远
D.0~t2时间内,丙、丁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如图所示,小球以9m/s的速度匀减速冲上一个斜坡,它到达坡顶的速度为1.8m/s,历时2s,则小球在斜坡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方向为(  )
A.3.6 m/s2,沿斜面向上B.3.6 m/s2,沿斜面向下
C.4.9 m/s2,沿斜面向上D.4.9 m/s2,沿斜面向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计算题

7.一个水平放置的汽缸,由两个截面积不同的圆筒连接而成.活塞A、B用一长为4L的刚性细杆连接,L=0.5m,它们可以在筒内无摩擦地左右滑动.A、B的截面积分别为SA=40cm2,SB=20cm2,A、B之间封闭着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两活塞外侧(A的左方和B的右方)是压强为p0=1.0×105 Pa的大气.当汽缸内气体温度为T1=525K时两活塞静止于如图所示的位置.
①求此时气体的压强?
②现使汽缸内气体的温度缓慢下降,当温度降为多少时活塞A恰好移到两圆筒连接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计算题

6.如图所示,两块相同的薄木板紧挨着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每块木板的质量为M=1.0kg,长度为L=1.0m,它们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10.木板1的左端放有一块质量为m=1.0kg的小铅块(可视为质点),它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25.现突然给铅块一个水平向右的初速度,使其在木板1上滑行.假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取重力加速度g=10m/s2

(1)当铅块的初速度v0=2.0m/s时,铅块相对地面滑动的距离是多大?
(2)若铅块的初速度v1=3.0m/s,铅块停止运动时与木板2左端的距离是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题

5.“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
(1)部分实验步骤如下,请完成有关内容:
A.将一根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贴有白纸的竖直平整木板上,另一端绑上两根细线;
B.在其中一根细线上挂上5个质量相等的钩码,使橡皮筋拉伸,如图甲所示,记录:结点O的位置、钩码个数及细线方向;
C.将步骤B中的钩码取下,分别在两根细线上挂上4个和3个质量相等的钩码,用两光滑硬棒B、C使两细线互成角度,如图乙表示,小心调整B、C的位置,使橡皮筋下端伸长到O点,并记录钩码个数及细线方向;
(2)如果“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得到验证,那么图乙中$\frac{cosα}{cosβ}$=$\frac{3}{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