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42951  142959  142965  142969  142975  142977  142981  142987  142989  142995  143001  143005  143007  143011  143017  143019  143025  143029  143031  143035  143037  143041  143043  143045  143046  143047  143049  143050  143051  143053  143055  143059  143061  143065  143067  143071  143077  143079  143085  143089  143091  143095  143101  143107  143109  143115  143119  143121  143127  143131  143137  143145  176998 

科目: 来源: 题型:多选题

4.关于热力学定律和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等压膨胀过程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
B.若两分子间距离减小,分子间斥力增大、引力减小,合力为斥力
C.在围绕地球运行的“天宫一号”内,飘浮的水滴呈球形,这是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
D.布朗运动是由于液体各部分的温度不同而引起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一质量为2m的卡车拖挂一质量为m的车厢,在水平直道上匀速行驶,其所受的阻力与各自的重量成正比,比例系数为k=0.2且与速度无关.某时刻车厢脱落,车厢停止运动时,卡车与车厢相距△x=96m.已知整个过程中卡车的牵引力保持不变,取g=10m/s2,求车厢脱落时的速度v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利用图1的装置可测量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在斜面底端O处固定一光电  门,当带有遮光片的滑块自斜面上的P点从静止滑下,通过光电门时,与光电门相连的计时器显示遮光片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为△t.测得P、O间的距离为x.已知遮光片的宽度为d.完成下列填空:
(1)P、O间的距离x、滑块加速度的大小a、滑块经过光电门的时间△t、遮光片的宽度d四个物理量间满足的关系式是$(\frac{d}{△t})^{2}=2ax$;
(2)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片的宽度如图2所示,则d=0.500cm,
(3)多次改变滑块从斜面上开始下滑的位置,每次都让滑块由静止滑下,用米尺分别测出下滑点与O间的距离x,记下遮光片相应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利用所得数据作出($\frac{d}{△t}$)2-x图线如图3所示:
①由图线可得滑块加速度的大小为3.92m/s2
②测得斜面的高度h=60.00cm、斜面的长度L=100.00cm,取g=9.80m/s2,则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值μ=0.2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用如图的电路可以精确测量定值电阻R0的电阻值和滑动变阻器R2的总阻值,图中R1为电阻箱,主要操作步骤如下,完成步骤中的填空:
①将滑动变阻器滑片调到最左端,断开S2,接着闭合S、S1,读出电流表的示数I1
②再断开S1,闭合S2,调节电阻箱  的电阻值,当电阻箱的电阻为5.6Ω时,电流表的示数也为I1,断开S;
③将滑动变阻器滑片调到最右端,断开S2,闭合S、S1;读出电流表的示数I2
④再断开S1.闭合S2.调节电阻箱的电阻值为15.8Ω时,电流表的示数也为I2
⑤则定值电阻R0=5.6Ω;滑动变阻器R2的总阻值为10.2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方矩形区域内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两个用相同材料、相同粗细的导线绕制的单匝闭合正方形线圈l和2,其边长L1>L2,在距磁场上界面h高处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再逐渐完全进入磁场,最后落到地面.运动过程中,线圈平面始终保持在竖直平面内且下边缘平行于磁场上边界.设线圈l、2落地时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1、v2,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的热世分别为Q1、Q1,通过线圈截面的电荷量分别为q1、q2,不计空气阻力,则(  )
A.v1<v2,Q1>Q2,q1>q2B.v1=v2,Q1=Q2,q1=q2
C.v1<v2,Q1>Q2,q1=q2D.v1=v2,Q1<Q2,q1<q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如图所示,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水平匀强磁场中,有一竖直放置的光滑的平行金属导轨,导轨平面与磁场垂直,导轨间距为L,顶端接有阻值为R的电阻.将一根金属棒从导轨上的M处以速度v0竖直向上抛出,棒到达N处后返回,回到出发点M时棒的速度为抛出时的一半.已知棒的长度为L,质量为m,电阻为r.金属棒始终在磁场中运动,处于水平且与导轨接触良好,忽略导轨的电阻.重力加速度为g.
(1)金属棒从M点被抛出至落回M点的整个过程中,求:
a.电阻R消耗的电能;
b.金属棒运动的时间.
(2)经典物理学认为,金属的电阻源于定向运动的自由电子与金属离子的碰撞.已知元电荷为e.求当金属棒向下运动达到稳定状态时,棒中金属离子对一个自由电子沿棒方向的平均作用力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1)从宏观现象中总结出来的经典物理学规律不一定都能适用于微观体系.但是在某些问题中利用经典物理学规律也能得到与实际比较相符合的结论.
例如,玻尔建立的氢原子模型,仍然把电子的运动看做经典力学描述下的轨道运动.他认为,氢原子中的电子在库仑力的作用下,绕原子核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电子质量为m,元电荷为e,静电力常量为k,氢原子处于基态时电子的轨道半径为r1
a.氢原子处于基态时,电子绕原子核运动,可等效为环形电流,求此等效电流值.
b.氢原子的能量等于电子绕原子核运动的动能、电子与原子核系统的电势能的总和.已知当取无穷远处电势为零时,点电荷电场中离场源电荷q为r处的各点的电势φ=k$\frac{q}{r}$.求处于基态的氢原子的能量.
(2)在微观领域,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依然适用.在轻核聚变的核反应中,两个氘核(${\;}_{1}^{2}$H)以相同的动能E0=0.35MeV做对心碰撞,假设该反应中释放的核能全部转化为氦核(${\;}_{2}^{3}$He)和中子(${\;}_{0}^{1}$n)的动能.已知氘核的质量mD=2.0141u,中子的质量mn=1.0087u,氦核的质量mHe=3.0160u,其中1u相当于931MeV.在上述轻核聚变的核反应中生成的氦核和中子的动能各是多少MeV?(结果保留1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如图所示为竖直放置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O点是其圆心,半径R=0.8m,OA水平、OB竖直.轨道底端距水平地面的高度h=0.8m.从轨道顶端A由静止释放一个质量m=0.1kg的小球,小球到达轨道底端B时,恰好与静止在B点的另一个相同的小球发生碰撞,碰后它们粘在一起水平飞出,落地点C与B点之间的水平距离x=0.4m.忽略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两球从B点飞出时的速度大小v2
(2)碰撞前瞬间入射小球的速度大小v1
(3)从A到B的过程中小球克服阻力做的功W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由于分子间存在着分子力,而分子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因此分子间存在与其相对距离有关的分子势能.如图所示为分子势能Ep随分子间距离r变化的图象,取r趋近于无穷大时Ep为零.通过功能关系可以从分子势能的图象中得到有关分子力的信息,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假设将两个分子从r=r2处释放,它们将相互远离
B.假设将两个分子从r=r2处释放,它们将相互靠近
C.假设将两个分子从r=r1处释放,它们的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D.假设将两个分子从r=r1处释放,当r=r2时它们的速度最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如图是一个多用电表的简化电路图.S为单刀多掷开关,通过操作开关,接线柱O可以接通1,也可以接通2、3、4、5或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开关S分别接1或2时,测量的是电流,其中S接1时量程较大
B.当开关S分别接3或4时,测量的是电阻,其中A是黑表笔
C.当开关S分别接5或6时,测量的是电阻,其中A是红表笔
D.当开关S分别接5和6时,测量的是电压,其中S接5时量程较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