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42959  142967  142973  142977  142983  142985  142989  142995  142997  143003  143009  143013  143015  143019  143025  143027  143033  143037  143039  143043  143045  143049  143051  143053  143054  143055  143057  143058  143059  143061  143063  143067  143069  143073  143075  143079  143085  143087  143093  143097  143099  143103  143109  143115  143117  143123  143127  143129  143135  143139  143145  143153  176998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某同学做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时,不慎未定好原点,只画了竖直线,而且只描出了平抛物体的后一部分轨迹,如图所示,依此图加一把刻度尺,如何计算出平抛物体的初速度v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放射性物质每分钟衰变的次数跟尚未发生衰变的原子数目成正比.利用计数器探测某放射源的半衰期,如果最初每分钟平均计数100次,15天后,每分钟平均计数为12.5次,那么,该放射源的半衰期是5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A变为状态C,其有关数据如图所示.若状态C的压强是105Pa,求:
①状态A的压强;
②从状态A到状态C的过程中气体所做的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冬季,剩有半瓶热水的暖水瓶经过一个夜晚后,第二天拔瓶口的软木塞时觉得很紧,不易拔出,是因为白天气温升高,大气压强变大
B.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先等温膨胀,再等压压缩,其体积必小于起始体积
C.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运动
D.在轮胎爆裂这一短暂过程中,气体膨胀,温度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如图所示,真空中存在电场强度E=1.5×103V/m、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在电场中固定有竖直面内的光滑绝缘轨道ABC,其中AB段水平,BC段是半径R=0.5m的半圆,直径BC竖直.有两个大小相同的金属小球1和2(均可视为质点),小球2的质量m2=3×10-2kg、电量q=+2×10-4C,静止于B点;小球1的质量m1=2×10-2kg、不带电,在轨道上以初速度v0=$\frac{5}{2}\sqrt{5}$m/s向右运动,与小球2发生弹性正碰,碰撞时间极短,取g=10m/s2,求
(1)碰撞后瞬间小球2的速度v2的大小;
(2)小球2经过C点时,轨道对它的压力FN的大小以及它第一次落到轨道AB上的位置距B点的距离x;
(3)若只改变场强E的大小,为了保证小球2能沿轨道运动并通过C点,试确定场强E的取值范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如图所示,用一根绝缘细线悬挂一个带电小球,小球的质量为m,电量为q,现加一水平的匀强电场,平衡时绝缘细线与竖直方向夹θ角.
(1)试求这个匀强电场的场强E大小;
(2)如果将电场方向顺时针旋转θ角、大小变为E′后,小球平衡时,绝缘细线仍与竖直方向夹θ角,则E′的大小又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利用如图1实验装置探究重物下落过程中动能与重力势能的转化问题.

①实验操作步骤如下,请将步骤B补充完整:
A.按实验要求安装好实验装置;
B.使重物靠近打点计时器,接着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
②图2为一条符合实验要求的纸带,O点为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第一点.分别测出若干连续点A、B、C…与O点之间的距离h1、h2、h3….已知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T,重物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可得重物下落到B点的过程中,重物增加的动能为$\frac{{m{{({h_3}-{h_1})}^2}}}{{8{T^2}}}$,减少的重力势能为mgh2
③取打下O点时重物的重力势能为零,计算出该重物下落不同高度h时所对应的动能Ek和重力势能的绝对值|Ep|,建立坐标系,横轴表示h,纵轴表示|Ep|和Ek,根据以上数据在图3中绘出图线Ⅰ和图线Ⅱ.图线Ⅰ、Ⅱ的斜率分别为k1、k2
A.图线Ⅰ与图线Ⅱ不重合的主要原因是重物和纸带下落过程中需要克服阻力做功.
B.重物和纸带下落过程中所受平均阻力与重物所受重力的比值为$\frac{{{k_1}-{k_2}}}{k_1}$(用k1、k2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时,小盘和砝码牵引小车,使小车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

①此实验中可以不测量加速度的具体值,原因是a正比于S,故只须研究S之间的比例关系即可表明a之间的关系.
②通过改变盘内砝码质量,就可以改变小车所受的合力.
③在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关系时,分别以a为纵坐标、$\frac{1}{m}$为横坐标作图象,这样就能直观地看出二者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质量不等的两星体在相互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绕两者连线上某一定点O做匀速圆周运动,构成双星系统.由天文观察测得其运动周期为T两星体之间的距离为r,已知引力常量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双星系统的平均密度为$\frac{3π}{{G{T^2}}}$
B.O点离质量较大的星体较远
C.双星系统的总质量为$\frac{{4{π^2}{r^3}}}{{G{T^2}}}$
D.若在O点放一物体,则物体受两星体的万有引力合力为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以速度v1匀速运动,小物体P、Q由通过定滑轮且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t=0时刻P在传送带左端具有速度v2,已知v1>v2,P与定滑轮间的绳水平.不计定滑轮质量,绳足够长.直到物体P从传送带右侧离开.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物体P一定先加速后匀速B.物体P可能先加速后匀速
C.物体Q的机械能先增加后不变D.物体Q一直处于超重状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