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43083  143091  143097  143101  143107  143109  143113  143119  143121  143127  143133  143137  143139  143143  143149  143151  143157  143161  143163  143167  143169  143173  143175  143177  143178  143179  143181  143182  143183  143185  143187  143191  143193  143197  143199  143203  143209  143211  143217  143221  143223  143227  143233  143239  143241  143247  143251  143253  143259  143263  143269  143277  176998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如图甲,一带电物块无初速度地放上皮带轮底端,皮带轮以恒定大小的速率沿顺时针传动,该装置处于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物块由底端E运动至皮带轮顶端F的过程中,其v-t图象如图乙所示,物块全程运动的时间为4.5s,关于带电物块及运动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块带负电
B.皮带轮的传动速度大小一定为1m/s
C.若已知皮带的长度,可求出该过程中物块与皮带发生的相对位移
D.在2s~4.5s内,物块与皮带仍可能有相对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为测量某一玩具电动机M中的线圈的电阻率,某实验小组的部分实验方案如下:

(1)用螺旋测微器测得绕制线圈的同种规格导线的直径d如图1,则d=0.155mm
(2)如图6为多用电表欧姆档的原理示意图,其中电流表的满偏电流为300μA,内阻rg=100Ω,调零电阻最大阻值R=50kΩ,串联的固定电阻R0=50Ω,电池电动势E=1.5V,用它测量电阻Rx,能较准确测量的阻值范围是B(填A、B、C、D)
A.30kΩ~80kΩ      B.3kΩ~8kΩ     C.300kΩ~800kΩ         D.3 000kΩ~8 000kΩ
用多用电表测量电动机中导线圈的电阻RM,选择“×1Ω”欧姆档,并按正确步骤操作后,指针的位置如图2(此过程电机不转动),则RM=22Ω
(3)为提高精度,他又用以下仪器再次测量导线圈的电阻RM
电流表A1(0~3A,约5Ω);
电流表A2(0~30mA,约10Ω);
滑动变阻器R1(0~1kΩ)
滑动变阻器R2(0~50Ω)
定值电阻R0=60Ω
电源(4V,约1Ω),及开关导线若干
①实验小组为使测量过程中电机不转动而采用了如图3所示电路图,应选择的电流表是A2,滑动变阻器是R2(填写符号)
②按照实验要求,多用电表已选择“直流电压2.5V”档作为电压表使用,请依据图3将图4实验电路中的仪表连接欠缺的两处补完整.
③图5是该实验小组测得的数值描绘出的图象,其斜率值表示的是B(填A或B)
A、导线圈的电阻;  B、导线圈的电阻与R0阻值之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乙同学将一个电流计改装成量程为3V的电压表.其表盘刻度如图1所示,下方是分别标有“-”、“G0”、“G1”字样的三个接线柱.在使用G1挡时,电流计的内阻约为几千欧,为确定这一内阻,采用如图2所示电路进行测量.实验中使用的电源电动势为3V,电阻箱最大阻值为9999Ω.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a.将滑动变阻器R0的滑片P调到a端,电阻箱R的阻值调到0Ω;
b.调节R0使电流表满偏,记录此时电压表示数为0.75V;
c.断开S,将滑动变阻器R0的滑片P再次调到a端,将电阻箱R的阻值调到5000Ω;
d.闭合S,调节R0使电流表再次满偏,记录此时电压表示数2.25V,断开S;
①根据上述实验数据,可计算出该电流计的满偏电流Ig=300μA,使用G1挡时,灵敏电流计的内阻为Rg=2500Ω;
②该灵敏电流计内部由表头和一个定值电阻r串联组成,其中表头电阻为rg=100Ω.由此可知,定值电阻r=2400Ω;
③在确定灵敏电流计的上述参数后,乙同学准备将其改装量程为3V的电压表,但实验室只有r1=2Ω、r2=10Ω、r3=20Ω和r4=50Ω的标准电阻各一只可供选用.为此,乙同学不得不将该表外壳拆开,在内部电路中接入了恰当的电阻成功完成改装.通过分析可知,乙同学选择的电阻是r1、r2、r3(选填所需的标准电阻的字母符号,可以同时选取多个定值电阻进行组合使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如图所示,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木板B的左端固定一轻弹簧,弹簧右端与物块A相连.已知A、B质量相等,二者处于静止状态,且所有接触面均光滑.现设法使物块A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木板B向右运动,在此后的运动过程中弹簧始终处在弹性限度内,且物块A始终在木板B上.对于木板B从静止开始运动到第一次与物块A速度相等的过程中,若用x、v分别表示物块A的位移和速度的大小,用Ep、Ek分别表示弹簧的弹性势能和A、B的动能之和,用t表示时间,则下列图象可能正确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如图1所示是三个涉及纸带和打点计时器的实验装置图.

(1)如图1三个实验装置中,摩擦力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的是A;(选“A”或“B”).
A.甲           B.乙        C.丙
(2)若某同学实验时所用的电源如图2甲所示,则打点计时器应选图2乙中的B(选“A”或“B”).

(3)如果操作都正确,则通过装置乙(选填“甲”、“乙”或者“丙”)可打出图3中的纸带②(选填“①”或者“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右端B处连接一个竖直的半径为R的光滑半圆轨道,B点为水平面与轨道的切点,在离B距离为x的A点,用水平恒力将质量为m的质点从静止开始推到B处后撤去恒力,质点沿半圆轨道运动到C处后又正好落回A点:
(1)求推力对小球所做的功.
(2)x取何值时,完成上述运动推力所做的功最少?最小功为多少.
(3)x取何值时,完成上述运动推力最小?最小推力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石墨烯是近些年发现的一种新材料,其超高强度及超强导电、导热等非凡的物理化学性质有望使21世纪的世界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其发现者由此获得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用石墨烯制作超级缆绳,人类搭建“太空电梯”的梦想有望在本世纪实现.科学家们设想,通过地球同步轨道站向地面垂下一条缆绳至赤道基站,电梯仓沿着这条缆绳运行,实现外太空和地球之间便捷的物资交换.(地面附近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地球自转角速度ω=7.2×10-5rad/s,地球半径R=6.4×103km.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1)若“太空电梯”将货物从赤道基站运到距地面高度为h1=$\frac{17}{3}$R的同步轨道站,求轨道站内的人相对地心运动的速度大小.
(2)当电梯仓停在距地面高度h2=2R的站点时,求仓内质量m2=54kg的人对水平地板的压力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如图所示,地面上有一高h的平台,平台下有一倾角可调的挡板,挡板的一端与平台边缘A点的正下方B点重合.将一个可视为质点的小球以v的速度水平推出.适当调节挡板的倾角,小球会刚好垂直撞在挡板上.已知小球下落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忽略不计,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求小球运动的时间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如图所示,质量为2kg的金属块放在水平地面上,在大小为20N、方向与水平方向成37°角的斜向上拉力F作用下,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金属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力F持续作用2s后撤去.(sin37°=0.6,cos37°=0.8,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金属块在地面上总共滑行了多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1)实验小组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某同学分别取1条、2条、3条…同样的橡皮筋进行第1次、第2次、第3次…实验,每次每根橡皮筋拉伸的长度都保持一致,则每次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作W0、2W0、3W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D
A.为减小实验误差,长木板应水平放置
B.通过增加橡皮筋的条数可以使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成整数倍增加
C.小车在橡皮筋拉力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橡皮筋恢复原长后小车做匀速运动
D.应选择纸带上点距均匀的一段计算小车的速度
(2)某同学把每次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作W0、2W0、3W0…,对每次打出的纸带进行处理,获得v,v2的数值记录在表格中.
W0W02W03W04W05W06W0
v/(m•s-101.01.41.72.02.22.4
v2/(m2•s-2011.92.94.05.16.0
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作出W-v、W-v2图线.

由图线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是W∝v2或做功与物体速度平方成正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