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49558  149566  149572  149576  149582  149584  149588  149594  149596  149602  149608  149612  149614  149618  149624  149626  149632  149636  149638  149642  149644  149648  149650  149652  149653  149654  149656  149657  149658  149660  149662  149666  149668  149672  149674  149678  149684  149686  149692  149696  149698  149702  149708  149714  149716  149722  149726  149728  149734  149738  149744  149752  176998 

科目: 来源:2017届山西省“晋商四校”高三11月联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6年9月15日,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的太空实验室天宫二号发射成功,在离地高度约为400km的圆轨道上运行,已知同步卫星的运行高度约为36000km,地球半径约为6400km,则以下时间与天宫二号的公转周期最接近的是

A. 0.5h B. 1.5h C. 5h D. 10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山西省“晋商四校”高三11月联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一物体从圆弧形轨道的A点无初速滑下,物体与圆弧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由于摩擦力的作用物体沿轨道到达C点时的速度为零,C点比A点下降了h1,物体又由C点沿轨道滑至B点,速度再次为零,B比C下降了h2,则h1与h2比较有

A.h1>h2 B.h1<h2 C.h1=h2 D.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山西省“晋商四校”高三11月联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的光滑斜面长为l,宽为b,倾角为θ,一物块(可看成质点)沿斜面左上方顶点P以初速度v0水平射入,恰好从底端Q点离开斜面,则

A.物块由P点运动到Q点所用的时间

B.初速度

C 初速度

D.Q点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山西省“晋商四校”高三11月联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子弹以一定的速度v0能将置于光滑水平面上的木块击穿后飞出,设子弹所受阻力恒定,若子弹仍以v0射入同种材料、同样长度、质量更大的木块时,子弹也能击穿木块,则击穿木块后

A、木块获得速度变大

B、子弹穿过木块后速度变小

C、子弹射穿木块的时间变长

D、木块加速位移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山西省“晋商四校”高三11月联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多选题

一个质量为0.3kg的弹性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以6m/s的速度垂直撞到墙上,碰撞后小球沿相反方向运动,速度大小与碰撞前相同,作用时间为0.1s。则碰撞过程中墙壁对小球的平均作用力F和墙壁对小球做功的平均功率大小P为

A.F=18N B.F=36N C.P=0 D.P=108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山西省“晋商四校”高三11月联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多选题

一个内壁光滑的圆锥形筒的轴线垂直水平面,圆锥筒固定。有质量相等的两个小球A、B,分别沿着筒的内壁在水平面内作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A的运动半径较大,则

A、A球的角速度必小于B球的角速度

B、A球的线速度必小于B球的线速度

C、A球的运动周期必大于B球的运动周期

D、A球对筒壁的压力必大于B球对筒壁的压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山西省“晋商四校”高三11月联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多选题

如图甲所示,物体受到水平推力F的作用,在粗糙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通过力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监测到推力F和物体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g=10m/s2.则

A.物体的质量m=0.5kg

B.第2s内物体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2J

C.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

D.前2s内推力F做功的平均功率=1 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山西省“晋商四校”高三11月联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多选题

如图所示,一固定斜面上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物块A和B紧挨着以加速度a=匀加速下滑,A与B的接触面光滑。已知A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A是B与斜面之间动摩擦因数μB的2倍,斜面倾角为α。则关于μA、μB及AB之间的弹力FN的说法正确的是

A.μA =

B.μB =

C.FN =

D.F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山西省“晋商四校”高三11月联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的实验中,选用的螺旋弹簧如图所示.

(1)将弹簧的上端O点固定悬吊在铁架台上,旁边置一刻度尺,刻度尺的零刻度线跟O点对齐,在弹簧的下端A处做一标记(如固定一个指针)。在弹簧下端的挂钩上挂上钩码(每个钩码的质量都是50 g),指针在刻度尺上指示的刻度为x,逐个增加所挂钩码的个数,刻度x随挂钩上的钩码的重量F而变化,几次实验测得相应的F、x各点已描绘在坐标图中。由图象得出弹簧的劲度系数kA= N/m。(结果取三位有效数字);此弹簧的弹力大小F跟弹簧长度L的关系是(所有符号均用国际单位)

(2)如果将指针固定在A点下方的P处,再作出x随F变化的图象,得出弹簧的劲度系数kP kA(填大于、小于、等于)

(3)如果将指针固定在A点上方的Q处,,再作出x随F变化的图象,,得出弹簧的劲度系数kQ kA(填大于、小于、等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山西省“晋商四校”高三11月联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测量小物块Q与平板P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AB是半径足够大的、光滑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与水平固定放置的P板的上表面BC在B点相切,C点在水平地面的垂直投影为C′.重力加速度为g.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天平称出物块Q的质量m;

②测量出轨道AB的半径R、BC的长度L和CC′的高度h;

③将物块Q在A点由静止释放,在物块Q落地处标记其落地点D;

④重复步骤③,共做10次;

⑤将10个落地点用一个尽量小的圆围住,用刻度尺测量圆心到C′的距离s.

(1)用实验中的测量量表示:

(ⅰ)物块Q到达B点时的动能EkB=" ______" ;

(ⅱ)物块Q到达C点时的动能EkC=" ______" ;

(ⅲ)物块Q与平板P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______" 。

(2)回答下列问题:

(ⅰ)实验步骤④⑤的目的是

(ii)已知实验测得的μ值比实际值偏大,其原因除了实验中测量量的误差之外,其它的可能是 (写出一个可能的原因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