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34544  34552  34558  34562  34568  34570  34574  34580  34582  34588  34594  34598  34600  34604  34610  34612  34618  34622  34624  34628  34630  34634  34636  34638  34639  34640  34642  34643  34644  34646  34648  34652  34654  34658  34660  34664  34670  34672  34678  34682  34684  34688  34694  34700  34702  34708  34712  34714  34720  34724  34730  34738  176998 

科目: 来源: 题型:

11.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关系的实验。他先测出不挂砝码时弹簧下端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然后在弹簧下端挂上砝码,并逐个增加砝码,测出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所得数据列表如下:(重力加速度g=9.8m/s2

砝码质量m/102g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标尺刻度x/10-2m

15.00

18.94

22.82

26.78

30.66

34.60

42.00

54.50

(1)根据所测数据,在答题卡的坐标纸上作出弹簧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x与砝码质量m的关系曲线。

(2)根据所测得的数据和关系曲线可以判断,在     N范围内弹力大小与弹簧伸长关系满足胡克定律。这种规格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N/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10.如图所示,固定的光滑竖直杆上套着一个滑块,用轻绳系着滑块绕过光滑的定滑轮,以大小恒定的拉力F拉绳,使滑块从A点起由静止开始上升。若从A点上升至B点和从B点上升至C点的过程中拉力F做的功分别为W1、W2,滑块经B、C两点时的动能分别为EKB、EKC,图中AB=BC,则一定有

(不定项选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9.分别以p、V、T表示气体的压强、体积、温度。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其初始状态表示为(p0、V0、T0)。若分别经历如下两种变化过程:

①从(p0、V0、T0)变为(p1、V1、T1)的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T1=T0);

②从(p0、V0、T0)变为(p2、V2、T2)的过程中,既不吸热,也不放热

在上述两种变化过程中,如果V1=V2>V0,则

(不定项选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8.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t=0时的波形如图所示,质点A与质点B相距1m,A点速度沿y轴正方向;t=0.02s时,质点A第一次到达正向最大位移处。由此可知

(不定项选择)

(A)此波的传播速度为25m/s

(B)此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

(C)从t=0时起,经过0.04s,质点A沿波传播方向迁移了1m

(D)在t=0.04s时,质点B处在平衡位置,速度沿y轴负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7.下列关于分子力和分子势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不定项选择)

(A)当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总是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

(B)当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总是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C)当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总是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

(D)当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总是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6.在中子衍射技术中,常利用热中子研究晶体的结构,因为热中子的德布罗意波长与晶体中原子间距相近。已知中子质量m=1.67×10-27kg,普朗克常量h=6.63×10-34J·s,可以估算德布罗意波长λ=1.82×10-10m的热中子动能的数量级为

(不定项选择)

(A)10-17J     (B)10-19J      (C)10-21J       (D)10-24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5.某人造卫星运动的轨道可近似看作是以地心为中心的圆。由于阻力作用,人造卫星到地心的距离从r1慢慢变到r2,用Ek1、Ek2分别表示卫星在这两个轨道上的动能,则

(不定项选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4.某气体的摩尔质量为M,摩尔体积为V,密度为ρ,每个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分别为m和V0,则阿伏加德罗常数NA可表示为

(不定项选择)

(A)NA=    (B)NA=     (C)NA=     (D)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3.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图中虚线表示原子核所形成的电场的等势线,实线表示一个α粒子的运动轨迹。在α粒子从a运动到b、再运动到c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不定项选择)

(A)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B)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C)电场力先做负功,后做正功,总功等于零

(D)加速度先变小,后变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为了强调物理学对当今社会的重要作用并纪念爱因斯坦,2004年联合国第58次大会把2005年定为国际物理年。爱因斯坦在100年前发表了5篇重要论文,内容涉及狭义相对论、量子论和统计物理学,对现代物理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某人学了有关的知识后,有如下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不定项选择)

(A)所谓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

(C)在光电效应的实验中,入射光强度增大,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之增大

(D)质能方程表明:物体具有的能量与它的质量有简单的正比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