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二年级下期历史半期试题

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计40分)

1 1933年9月,蒋介石调集100万军队向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五次“围剿”,其中用50万兵力重点围攻(  )

A 中央革命根据地    B 湘鄂赣革命根据地

C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   D 川陕革命根据地

2 制定党的抗日民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方针的会议是(  )

A 中共二大       B 瓦窑堡会议

C 遵义会议       D “八七”会议

3 揭开伟大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序幕的是(  )

A 九一八事变      B 八一三事变

C 卢沟桥事变      D 一.二八事变

4 1938年,指挥徐州会战的中国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是(  )

A 陈诚         B 卫立煌

C 阎锡山        D 李宗仁

5 东北抗日联军的领导人没有(  )

A  蔡廷锴        B  杨靖宇

C 周宝中        D 赵尚志

6 汪精卫在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是在(  )

A 1938年10月         B 1940年3月

C  1938年12月                  D  1939年4月

7 挽诗“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的 作者是(  )

A 毛泽东            B  刘少奇

C 周恩来            D 陈 毅

8 中国的抗日战争正式结束于(  )

A 1945年8月9日        B 1945年8月15日

C 1945年9月3日        D 1945年9月2日

9 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目的是(  )

A 争取和平,揭露反对派的阴谋   

B 争取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

C 国共双方签订停战协定

D 共商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10 1946年6月,全国性内战开始的标志是国民党大举进攻(  )

A 陕甘宁边区           B 中原解放区

C 山东解放区           D 山东莱芜地区

11 国统区人民民主运动新高潮运动的标志是(  )

A 台湾爆发了“二二八”起义    

B “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示威游行

C 抗议美军暴行在全国各地展开

D  城市饥民掀起了“抢米”风潮

12 国民党统治在大陆覆灭的标志是人民解放军解放了(  )

A 北平           B 天津

C 沈阳           D 南京

13 我国小学六年、中学六年、大学四至六年的新学制颁布于(  )

A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B 清朝末年

C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   D  抗日战争时期

14 1931年,我国摄制的第一部有声故事片是(  )

A  《渔光曲》        B 《患难夫妻》

C 《歌女红牡丹》      D 《万家灯火》

15 1949年3月,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村举行的会议是(  )

A 中共三大         B 瓦窑堡会议

C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D 洛川会议

16 海南岛解放的时间是(  )

A 1947年          B 1948年

C 1949年          D  1950年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国家主席是(  )

A 毛泽东              B  周恩来

C 刘少奇              D 朱 德

18 造成我国三年严重困难时期的原因没有的是(  )

A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等“左”倾错误

B  粮食和副食品严重缺乏

C 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

D  苏联政府片面撕毁合同、撤走专家

19 1938年10月,日本侵占武汉、广州后,中国进入了抗日战争的(  )

A 准备阶段             B 防御阶段

C 相持阶段             D 反攻阶段

20 决定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全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

A 中共一大             B 中共二大

C 中共三大             D中共七大

三、材料分析题(阅读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四、简答题

1.      中共中央政治局洛川扩大会议召开于何时?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试题详情

2.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主要决议是什么?这次会议有什么重大意义?

试题详情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有何重大意义?

 

 

 

 

 

 

 

 

 

 

 

 

 

 

答       题      卷

班级:       姓名:       总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试题详情

二 1.                                

 

试题详情

 2.

 

试题详情

  3.

 

1

 

 

 

试题详情

   2.

 

 

 

试题详情

   3.

四 

1

 

 

 

试题详情

2.

 

 

 

 3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