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源于《七彩教育网》http://www.7caiedu.cn

2009年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中学高三毕业班联考(一)

历史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

Ⅰ卷 1至 2页,第Ⅱ卷3至 6页。考试结束后,将Ⅱ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44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填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选择题(44分,每小题4分)

1.伯利克和秦始皇两人在治国方略上存在很大差异的根源是

A.“政事共商”与“皇权至上”          B.奴隶制商品经济和封建自然经济

C.“三公九卿”与“公民大会”         D.《秦律》的法治与民主法制

2.伏尔泰在《以英国人的口吻》中写道:“一个受人尊敬而富裕的国王,有无限的权力做好事,却无力为非作歹……一边是贵族重臣,一边是城市代表,与国君共分立法之权。”材料中所反映的政治体制的特点是

A.国王是国家元首,议会掌握国家权力        B.国王、内阁、议会三权分立 

C.议会主权至上,议员由英王任命            D.内阁实际上对国王负责

3.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一些报刊评论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句话的背景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彻底胜利     B.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C.国民党的反动统治被推翻     D.中共七大的胜利召开

4.2009年美国国务卿希拉里上任伊始,开始她的亚洲之行,推动了中美关系的发展。27年前《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表明

A.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B.中美两国结成联合反苏统一战线

C.中美两国关系的重大突破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5.科技创新与民生问题密切相关。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蒸汽机车、蒸汽轮船的出现,使交通运输业发生了革命性改变

B.电冰箱、洗衣机、吸尘器的使用,大大减轻了繁重的家务劳动

C.南优二号杂交水稻的培育,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

D.互联网的出现,标志着人类从信息封闭时代进入大众传播时代

6.歌手周杰伦在《上海1943》中唱道“消失的旧时光一九四三,在回忆的路上时间变好慢,老街坊小弄堂,是属于那年代白墙黑瓦的淡淡的忧伤……”下列情况与歌词中的描述不可能同时出现的是

A.青年男女着西服婚纱在教堂中举行婚礼  B.《申报》刊登上演国产电影的广告

C.公司职员坐电车或骑自行车上班        D.林小姐边喝咖啡边欣赏当地电视节目

7.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理解正确的是

A.经济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生产与消费的矛盾

B.胡佛改变了自由放任的政策

C.罗斯福新政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

D.罗斯福新政彻底消除了经济危机

8.城市是历史发展的缩影,下列对天津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地处九河下梢――成为北京门户       

②《北京条约》­――逐步呈现半殖民地化特征

③崇厚创办贻来牟机器磨坊――开启近代化

④新时期沿海开放城市之一 一―主动融入世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启蒙运动中,与“君权神授”相对立的关于国家起源的主张是(    )

A.三权分立      B.社会契约      C.天赋人权      D.民主法制

10.恩格斯说,他的作品“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我从这里,甚至在经济细节方面所学到的东西,也要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东西还要多。”恩格斯所说的作家是

  A.巴尔扎克    B.雨果     C.斯汤达     D.都德

11.“四月天山路,今朝瀚海行。积沙流绝塞,落日度连营。战伐因声罪,驰驱为息兵。敢云黄屋重?辛苦事亲征。”这首诗描述的是

A.平定 “三藩之乱”            B.收复台湾之战

C.平定噶尔丹叛乱               D.雅克萨之战

 

2009年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中学高三毕业班联考

历史试卷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6分)

注意事项:

1.第Ⅱ卷共4页,用蓝、黑色的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题  号

12

13

总  分

分  数

            

 

 

6ec8aac122bd4f6e

 

 

 

12.(30分)人类文明的发展反映了人类社会的演进。

    材料一:大河流域孕育了中华文明,古代思想家对社会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6ec8aac122bd4f6e6ec8aac122bd4f6e                                                      

 

                                                    

 

 

 

 

 

 (1) 指出材料一的思想主张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发生了怎样的重大变化?(4分)

 

 

 

 

 

 

 

 

 

 

材料二:人类在大海的无限里感到他们自己的无限的时候,他们就被激起了勇气,要去超越那有限的一切。但是大海却挟着人类超越了那些思想和行动的有限圈子

                                                  ­――黑格尔《历史哲学》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希腊思想家是怎样超越思想和行动的有限圈子的。(6分)

 

 

 

 

 

 

材料三:一位改革者说:中国只获得西方在武器和机械方面的优势,但仍保持中国的儒家道德至尊地位。这一“自强”运动注定要失败,因为它所基于的基本设想是荒谬的。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材料三中“自强运动”指什么?这一运动对中国有何积极影响。(8分)

 

 

 

 

 

 

 

材料四: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泱泱文明古国面临着亡国的危险,中华民族陷入苦难的深渊。中国人民的抗争,仁人志士的求索。黑暗中,产生了一位杰出的民族英雄,他就是孙中山。

(4)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人生道路上的重大转折。他为中国近代文明做出了哪些贡献?(6分)

 

 

 

 

 

 

 

 

 

 

 

 

 

 

材料五:

6ec8aac122bd4f6e

 

 

 

 

 

 

 

(5)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五反映的这场运动的影响(4分)

 

 

 

 

 

(6)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2分)

 

 

 

 

 

 

 

 

 

 

 

 

 

 

 

 

 

 

 

 

 

 

 

6ec8aac122bd4f6e

 

 

 

13.(26分)市场影响着政治和经济的发展,市场和人类的生活形影相随。

材料一: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经营畜牧业,向英国输出羊毛,加拿大将大批木材运往英国,开普敦殖民地向英国提供钻石和鸵鸟毛;印度在生产棉花的同时又为英国种植黄麻。英国则以工业制造品来换取这些初级产品。

                         

           6ec8aac122bd4f6e

           通过战争英国将印度沦为殖民地

                                图一

(1)依据材料一和图一归纳世界市场形成的途径,并指出其形成的根本原因。(4分)

 

 

 

 

 

 

材料二:19世纪晚期起,德国在工业化的进程中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德国依靠高度合理化的生产体制,将世界市场上合成工业的垄断权从英国人手里夺得。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英德之间在市场上争夺的最终结果,并说明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指出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本质问题。(10分)

 

 

 

 

 

 

 

 

 

 

 

材料三:必须再退、再后退,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国家调节买卖业和货币流通,商品交换没有得到丝毫结果,私人市场比我们强大,通常的买卖、贸易代替了商品交换。

 (3)在材料三这一思想指导下,苏俄实施了什么政策?有何影响?(6分)

 

 

 

 

 

 

 

 

 

材料四: 下列图片反映了市场的一些变化

6ec8aac122bd4f6e6ec8aac122bd4f6e

                                                 

 

 

 

 

 

 

图二:过去购物要凭票抢购               图三:今日商品任挑选

(4)指出图二到图三中国经济体制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了实现这一变化,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4分)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