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源于《七彩教育网》http://www.7caiedu.cn

2009年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学校高三毕业班联考(一)

地理试卷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第Ⅰ卷1至3页,第Ⅱ卷4至5页。考试结束后,将II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选择题,共44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填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一.选择题(本题共11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

是正确的)

图1为“民居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题。

6ec8aac122bd4f6e,6ec8aac122bd4f6e
 

 

 

 

 

 

 

 

1.关于甲、乙、丙景观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甲、丙两地区的自然环境相同      

②甲、丙两地区传统民居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相适应

③甲、丙两地区的植被均为阔叶林    

④甲到乙的变化主要反映了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

⑤夏至日丙国北部的居民可见自己影子朝南的现象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④⑤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调查了一个温带湖泊的情况,并将冬季和夏季不同水深的氧气含量和温度绘成曲线图。据图2完成第2―3题。

6ec8aac122bd4f6e

 

 

 

 

 

 

 

 

 

2.图中表示冬季温度变化曲线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如果这个湖泊由于泥沙淤积变浅,则湖底的溶解氧和水温与原来相比:

A.水温降低,溶解氧增加                        

B.水温升高.溶解氧减少

C.冬季水温升高,夏季水温降低,溶解氧减少

D.冬季水温降低.夏季水温升高,溶解氧增加

图3为“中国部分省区人口承载力分布图”,读图完成4―5题。

6ec8aac122bd4f6e
 

 

 

 

 

 

 

 

 

 

 

 

4.下列省级行政区2000年粮食供养人口数量大于实际人口数量的有:

①四川    ②江苏     ③湖南     ④广东    ⑤福建    ⑥广西

A.①②③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④⑤⑥

5.图中云南、广西、贵州等省区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滑坡、泥石流频发――植树种草,增加绿地面积

B.水土流失――调整农业生产结构,退耕还林还草

C.土地退化――增加化肥使用量,增强加土壤肥力

D.水资源短缺――跨流域调水,补充水资源

图4为“世界海陆轮廓图”,读图完成6―7题。

6ec8aac122bd4f6e

 

 

 

 

 

 

 

 

 

*         

*         

6.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是所在大洲面积最大的湖,属构造湖    

②处海洋深邃,是板块张裂形成的

③处沼泽广布,与地处高纬、地势低平有关

④处森林密布,资源丰富,经济较发达

A.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7.关于甲乙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的形成与盛行风有关,乙与盛行风无关    

B.甲乙两洋流的流向无季节变化         

C.甲乙两洋流附近均有世界著名渔场          

D.甲乙两洋流的形成均与盛行风有关

读图5“我国西北部分山脉1550年―1700年冰川与现有冰川面积的变化情况”,回答8―9题。

6ec8aac122bd4f6e
6ec8aac122bd4f6e

 

 

 

 

 

 

 

 

8.图中所列山脉冰川面积变化率最大的是:

A.阿尔泰山 B.天山 C.昆仑山     D.祁连山

9.与图中其他山脉相比,阿尔泰山现代冰川较少,形成此现象不是因为:

A.纬度因素 B.地势、地形因素    

C.山区面积 D.降水量

6ec8aac122bd4f6e读图6,回答10―11题。

10.若该图为南极投影图,P点在昏线上,M点已经日落。

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A. 北极附近常出现极光现象

B.非洲草原的动物正在南迁   

C.开普敦海域风浪较大                

D.天津白昼正在变长

11.若图是以赤道某点为中心的地球局部侧视图,A、B是

赤道与圆的交点,AB直线距离为R(R为地球半径),图

中AB之间的各地恰好是7月7日,则北京时间为:

A.8日12时        B. 7日0时  

C. 8日8时         D. 7日8时

 

 

2009年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学校高三毕业班联考

地理试卷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6分)

注意事项:

1.第Ⅱ卷共2页,用蓝、黑色的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中。

2.答卷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题号

    12

    13

    总分

   分数

 

 

 

12.图7中甲图是我国东南部地区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乙图为海南岛相关资料,读图回答下列问题。(30分)

6ec8aac122bd4f6e 

 

 

 

 

 

 

 

 

 

 

 

  

(1)读甲图7月等温线分布图,完成下列表格。(8分)

 

取值范围

形成原因

A地

 

 

B地

 

 

   (2)海南岛气温年较差仅10℃左右,分析气温年较差小的主要原因?(4分)

 

 

   (3)海南岛是冬季北方的蔬菜供应基地,冬季影响该岛蔬菜生长的限制性气候因素是水分,试分析其原因?(6分)

 

 

 

 

 

(4)结合图乙资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海南岛盐场形成的原因?(6分)

 

 

(5)近年来,大量北方游客到海南岛过春节,试分析此现象的成因。(6分)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26分)

6ec8aac122bd4f6e材料一:200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材料二:我国开放城市(地区)分布图。

读右图简要描述我国的开放地

区和开放城市主要的分布特点。(4分)

 

 

 

从社会经济方面简要分析甲、乙地区(城市)对外开放区位优势的主要差异。(10分)

 

 

 

 

 

 

材料三:城市景观图。

6ec8aac122bd4f6e
 

 

 

 

 

 

 

(3)解释说明城市景观对大城市气候可能造成的影响。(8分)

    

 

 

 

材料四: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城市汽车的拥有量日渐增多,交通问题日益突出,交通污染日趋严重。

(4)根据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我国治理城市交通污染的有效措施。(4分)

6ec8aac122bd4f6e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