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届江苏省启东中学高三语文三轮系列模拟试卷九

一、语言文字运用18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造    情    指气使    熠熠生辉

  B.头    戏    雨腥风    深人虎

  C.告    外    作茧自    物民丰

D.客    现    前毖后    清事实

试题详情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组是(  )

A.社会上出现的制假贩假现象,并不是一些不法商人的孤立的行为,它往往与社会各方面有着千头万绪的联系。

试题详情

B.面对民俗展览会上展出的秦淮扎灯、桃花坞年画、惠山泥人、扬州漆器等民间艺术的瑰宝,很多参观者交口称赞,感慨相见恨晚

C.“要想坐在堂上,就必须把人民放在心上”,这是共产党人的位置观,也是被历史证明了的牢不可破的执政道理。

D.“神州六号”升空令人欢欣鼓舞。其实新中国成立,航天事业才起步,航天人白手起家,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才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业绩。

试题详情

3.下列各旬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行将实施的教学改革方案虽然很好,但如果具体不到每一个地区,具体不到每一个班级和学生,就还是一纸空文。

  B.“新东方”校长周成冈在谈到目前国内培训机构所面临的资金缺乏、研发能力差等困难,也介绍了自己成功的经验。

  C.在这次“亚乒赛”中,除国选手外,韩国选手获得两块银牌、一块铜牌,香港选手和新加坡选手也获得一块铜牌。

  D.专家一致认为,2007年我国经济的发展将会在2006年的基础上保持平衡发展的态势,

试题详情

   不会出现所谓增长的“拐点”。w.w.w.k.s.5.u.c.o.m

试题详情

4.概括下面一段文字中反映的主要现象及其原因。(不超过30个字)(5分)

美国耶鲁大学。在过去的25年里,历史一直是头号热门专业。史景迁的中国史课年年几百人上,已经成了传奇。英语专业在1990年代前半期就是第二热门的专业,后来才被经济学超出。耶鲁的经济学,是高度理论化的人文学科,不是实用学科。在哈佛大学,前四大热门专业,第一是社会科学,第二是生物,第三是英语,第四是心理学。普林斯顿传统的五大专业是政治学、经济学、历史、英语和国际关系,46%的学生集中在这五大专业,这些美国的精英大学。

培养的是未来的领袖,要把握大方向,其关怀和训练当然必须宏观,不能一天到晚坐在那里学数钱算账。这些精英学校,大部分学生出身于中高产阶层,父母受教育程度很高,对大学有充分的理解:大学主要是一种精神经历,上大学的最基本目标,是培养兴趣、发现自己、认识世界、反省人类最基本的价值;度过了这样的4年人生,再想实际问题也不迟。

答:                                                                         

                                                                             

试题详情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2.文中的“汉子精神”指的是怎样一种精神?作者为什么认为“汉子精神,在当今中国,尤须张扬”?(6分)

(1)                                                                    

(2)                                                                     

试题详情

13.韩美林为什么偏要为失败的英雄立像?请说出两点理由。(4分)

                                                                         

                                                                         

试题详情

14.文中提到李清照和司马迁,有什么作用?请作分析。(4分)

                                                                              

                                                                              

试题详情

16.对文中有关语句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种范畴的演变原因是多方面的”。这里的“这种范畴”指的是孔子的仁学、宋明的理学和新儒学;“原因”有思想资料的不同和社会的变迁两个方面。

B.“‘独尊儒术’的外在束缚不再存在,自由‘空谈’的风气油然而起”意思是说“独尊儒术”的一切障碍不再存在,自由“空谈”的风气盛行,形成了儒道互补的局面。

C.“鲜有绝世独立的人”是说很少有只信奉一教教义的,大多数是像白居易一样儒释道互补共济,思想信仰三教兼容。

D.“一切‘外王’都只是为了‘内圣’,外王便成为次要的了。”这里指宋学强调“内圣”,一切“外王”只是为了“内圣”,而新儒学则强调由“内圣”开出“外王”,两者强调的重点完全不同。

试题详情

17.下面的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孔子的儒学被社会接受“有一个从礼仪到其社会地位逐渐确定的过程”,这个过程从春秋到西汉时期才完成。

B.孔学在战国和秦代并不被社会接受,就是刘邦之后的文景之治的时期也没有作为治国的指导思想。

C.宋代理学和明代心学来源于孔子的著述,而新儒学思想资料来源于宋学。

D.唐代白居易是儒释道互补共济的人格化身,但个人生活态度仍以儒为主导。

试题详情

18.从第二段第三段看,儒、道、佛在先秦、魏晋、唐代的地位及其关系是怎样的?(不超过35个字)(6分)

                                                                              

                                                                               

试题详情

16.下面对文中语句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回过头来看谢冕对朦胧诗的发言,我们看到,谢冕不仅是对朦胧诗表示了支持,而且对‘独立思想’发出呐喊。”这里的“独立思想”是指在学术研究中具有的一种独立、认真的学术态度和敢于面对文学现象、敢于坚持自己看法的学术勇气。

B.“企图用一个统一的学术‘规范’去规范所有学科的努力注定是吃力不讨好的。”这句话的意思是不同学科有不同特色,也应有各自不同的学术规范,其他学科里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用于当代文学的研究必然是行不通的。

C.“他的‘思想’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来自对历史与现象的认真研究。”这句话有语病,“空穴来风”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用在这里,与下句“来自对历史与现象的认真研究”矛盾。

D.“对于当代文学研究来说,什么叫‘纯’学术,恐怕是个难以说清楚的问题。”然而从文意看,这里的“纯”学术是指研究当代文学不为推动当代文学的变革与发展,在“思想”与“学术”的关系上,不是为思想而学术,而是为学术而思想。

试题详情

17.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完全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全文紧扣“谢冕是为思想而生的”这一中心,从“独立”与“认真”两个方面论述了谢冕的独立思想,并且举了朦胧诗的例子来说明这一点。

B.作者指出了当代文学研究中存在的不正确的现象是把研究限定在“纯”学术上,不能推动当代文学的变革和发展。

试题详情

C.既注重研究历史,又注重研究现实,这是谢冕进行当代文学研究的正确的学术态度。正是在对待新诗历史与现实的认真研究中,谢冕才得出60年来新诗“走着越来越狭窄的道路”和朦胧诗“带来了万象纷呈的新气象”这样的结论。

D.“近百年我们中国希望过、抗争过,也部分地到达过,但仍然作为世纪的落伍者而存在。落伍的感觉残忍地抽打着中国,使我们站立在世纪末的风声中难以摆脱那份悲凉。”这段话表现了谢冕对于中国命运的关注,他是为了思想而学术的学者,要用研究的对象作为思想的载体,改变中国的命运。

试题详情

18.为什么作者说谢冕选择当代文学研究不是偶然?(6分)

                                                                              

                                                                              

                                                                               

试题详情

19.谢冕独立的思想在学术目的上有什么表现?(6分)

                                                                              

                                                                              

                                                                               

                                                                              

                                                                              

七、作文(70分)

试题详情

1.D(A项中“颐"应读yí,其余都读yì。B项中“血”应读xuè色,其余都读xué。C项中“埠”应读bù,其余都读念fǜ。D项都读chéng。)

2.D(A.千头万绪,指头绪多,此处可改为“千丝万缕”。B.相见恨晚,形容人与人,不形容物。C.“牢不可破”形容坚固得不可摧毁,如“友谊牢不可破”,突出坚固。)

3.D(A项语序不当,“具体到”的否定式,否定词“不"应置于“具体’’之前。B项成分残缺,“困难"后应加“的同时",与前面的“在……”相搭配。C项表意不明,“也获得”之前应加 “分别"或‘‘共同"以消除歧义。)

4.示例:发展方向与父母理解(或培养意图与家庭意愿)使美国精英大学人文学科成热门。(本题5分。共涉及“美国精英大学”“人文学科”“热门专业”“发展方向”“父母理解”5个要点,各1分。意思对即可。)

5.答案应包括两部分:对季先生高尚学术品格的钦佩、赞扬,给2分;写出对学术界追求功利风气的不满或呼吁净化学术风气中的某一点,给2分。语言不通酌情扣分。

6、D(晚年)  

7、C(①是说行侠仗义。④是说他善于揣摩皇帝的心意,不敢表明与皇帝不同的意见。⑤是他“廉”的结果和宾客的势利。)

8、A(郑当时来当项羽将军,是他的父亲当过。)

9、(1) 客人来了,不论高贵低贱(都要立即请进来),不要让客人在门外等候 

(2) 听到别人好的建议,就把它推荐给皇上,生怕延误了

(3) 翟公重新担任廷尉后,宾客们又想去投靠他,翟公于是在门上写上大字   

参考译文:

    郑当时,字庄,陈县人。他的父亲郑君曾经做过项藉的将镇;项藉死后,不久归属汉朝。

    郑庄以行侠仗义为乐事。他曾经解救张羽于危难之中,名声在梁、楚地区广为传扬。

孝景帝时,为太子舍人。每逢五天一次的官吏休假日,他常常在长安四郊设置马匹,问候

那些老朋友,请竭拜谢宾客,夜以继日,直到天亮,还总是担心不周到。郑庄喜好黄老学

说,仰慕年高望重的人.好像生怕见不到。他年纪轻官位低,但他交往的好友都是他祖父

辈的天下知名的士人。武帝登基,郑庄―步步升为鲁国中尉、济南郡太守、江都国相,一直升为九卿担任右内史,由于在武安侯田袜、魏其侯窦婴举行的当时的廷议中发言失当,郑庄被贬为詹事,后来调升为大农令。

    郑庄任太史时,告诫(他家的)守门人说:“客人来了,不论高贵低贱(都要立即请进

来),不要让客人在门外等候。”他执行主人敬待客人的礼节,能以自己尊贵的身份谦恭地

对待客人。郑庄廉洁奉公,又从不添置私产,只靠薪俸和获得的赏赐来供应诸位年长的宾

客。这样―来,他赠送人的礼物,只是些竹器盛放的普通食品。每次上朝,等到皇上空闲

时就进言,每次不忘记说及天下德高望重的贤士。推举士人和丞、史等下属官员时,总是

津津乐道,兴味盎然,还常说这些人比自己贤能。他对吏属从不直呼其名,跟下级谈话,总怕言辞失当而伤害他们。听到别人好的建议,就把它推荐给皇上,生怕延误了。崤山以东的士人和一些年长的人因此都异口同声地称赞郑庄。   

     郑庄被派遣视察黄河溃口,自己申请给五天假整治行装。皇上说;我听说,‘郑庄出

行,千里不带粮’,现在却申请给假整治行装,这是为什么?”(郑庄虽然人缘好),然而他在朝廷议事,常常迎合皇上的意旨,不敢明确表态对或不对。到他晚年时,汉朝征讨匈奴,招抚四方夷族,全国耗费多,财力物力越发匮乏。郑庄保举的人和他的宾客有给大司农承雇搞运输的,亏欠款项很多。司马安做淮阳太守,揭发了这件事,郑庄因此获罪,赎罪以后贬为庶人。不久,在丞相府暂任长史。皇上认为他老了,让他担任汝南郡太守。几年以后,在任上去世。

    郑庄当初位列九卿,为人清廉,平时居家品行纯洁。中途罢官回家,家境贫寒,宾客渐渐散去。等到做郡守,去世后家中没有剩一点财产。 

    太史公说:凭着郑庄的贤良,得势时宾客多到以十倍数计算,失势时宾客星散,何况

一般人呢!下?翟公有过这样的话:当初翟公做廷尉时,宾客盈门;及至免职家居,门口可以张网罗雀。翟公重新担任廷尉后,宾客们又想去投靠他,翟公于是在门上写上大字,说:“一死一生,才知交情;一贫一富,才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才显。”郑庄的境遇也可以这样说,可悲呀!

10、(1)《咸阳值雨》表达了闲适之情(或愉悦之情),《宿城南亡友别墅》表达了人生无常的感伤之情(或物是人非的怅惘之情、友人已逝的悼念之情等)

(2)《咸阳值雨》中的“还是”二字将洞庭晓景和咸阳雨景联系起来,突出了景色的烟水空蒙,描绘出了一幅壮阔飞动、无比清奇的图画《宿城南亡友别墅》中的“还是”二字将前两句的“抚今”――由自然界的变化觉人世间的无常,和后两句的“追昔”一一友人已逝残梦犹存的孤寂凄清联系起来,突出了感伤之情。(两个“还是”由今及昔,由此及彼,由实及虚,通过活跃的联想构成了奇妙的关联)

11.⑴君子生非异也         ⑵渺沧海之一粟   羡长江之无穷     ⑶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     ⑷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⑸必先利其器

12、(1)是一种站得稳、立得直、不屈不挠、无惧无畏的精神,是一种虎死不倒架、虽败而不失尊严的男子汉大丈夫气概。(两点各占1分)

(2)①作者认为,当今中国多了些“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柔媚,少了些“大江东去浪淘尽”的刚健。②在强手如林的世界,当今中国要是没有这种汉子精神,怎么能在21世纪雪洗上一个百年里所蒙受的耻辱,重振中华雄风?(每点占2分)

13、(1)韩美林本身是一个经常失败的汉子,为失败的英雄立像,是精神上的贴合,心灵上的呼应。

(2)韩美林通过为失败英雄项羽立像,用项羽的精神和气概鼓舞和启发走过百年耻辱之路的中国人。(每点2分)

14、衬托的作用。用李清照和司马迁两位文学大师受项羽精神的感召,败而不气馁,败而有骨气,从而留下千古绝唱,来衬托项羽挺直腰干、顶天立地、败而不倒的英雄形象。(每点占2分)

15、所举例子能体现败而不馁,败而不失尊严,败不失骨气,不但列举出名子,还要简要写出“汉子”的事迹。(每点3分)

(一)16.B(“‘独尊儒术’的外在束缚不再存在”指“独尊儒术”对魏晋玄学的兴盛不再产生束缚,因而形成魏晋以道为主的局面,自由空谈的风气因而兴起。)

17.B(A项西汉时期并没有“完成”;C项文中第四段指出“理学汲取了唐代盛行的佛教”,可见C项说法不正确;D项“但个人生活态度仍以儒为主”,文中并没有谈到这一内容。)

18.先秦儒道互补,以儒为主,都处于低谷;魏晋儒道互补,以道为主;唐代儒道佛同尊共奉。

19.①孔学起于“礼崩乐坏”的春秋时期,孔子为复兴礼乐而倡导仁学,到西汉为建立封建秩序和特定社会关系而兴盛;②宋儒(宋理学)则是为了制约君权、训导百姓提出并兴盛的;③新儒学是因为近代中国被动挨打的局面刺激造成的。

(二)16.B(原文“这就决定了它必须有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在其他学科里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当代文学研究里都未必完全够用。”可以看出B项中“其他学科里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用于当代文学的研究必然是行不通的”说法不正确。)

17.D(A项“独立、认真”是谢冕学术研究中的一种学术态度,作者是从谢冕的学术态度、学术方法、学术目的三个方面来论述他的独立思想的;B项当代文学研究中的不正确现象是用其他学科的学术规范来规范当代文学的现象,选项中说的是属研究中的学术目的;C项“正确的学术态度”应为“正确的学术方法”。)

18.因为谢冕中学时代就被时代的新思想所激动,诅咒黑暗、向往光明;成为学者后又为获得思想的权利作出过艰苦的抗争;进入新时期,他自然会选择与“思想”密不可分的当代文学研究工作。

19.表现:①他从来不把他的研究限定在“纯”学术上;②他把推进文学变革作为自己的使命;③他把中国的过去和未来放在心中。

20.参高考评分标准。

www.ks5u.com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