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届江苏省启东中学高三语文三轮系列模拟试卷二十

一、语言文字运用18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

A.羞(nǎn)   (hú)寄生      (jié)石     (qiǎo)无声息

B.浸(zì)    (guī)裂       罗(rú)      银(pǔ)流云

C.渣(zǐ)   (qiāng)进酒   (jiàn)桥    酩(dǐng)大醉

D.(sàn)雪  宿(chōng)粮    栏?(shǔn)   东(jiān)于海

试题详情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试题详情

A.王蒙的新著《青狐》的确是一本优秀小说,我读着读着,经常被小说中精彩的情节和精到的描写感动,时不时地拍案而起,击节叫好

B.他的作文想象丰富,表达流畅,老师十分赞赏,称他的文章如天马行空,很有特色。

C.刚工作时,他可谓 “劣迹斑斑”,迟到、早退、打架,不一而足;现在,他已是单位的“先进职工”了。这不正印证了“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的古训吗?

D.目前,全球各主要军事强国对隐形军舰的研发,乐此不疲

试题详情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福娃”的色彩与设计灵感来源于奥林匹克五环、中国辽阔的山川大地江河湖海和人们喜爱的动物形象,是北京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吉祥物。

B.青年大学生要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高度,充分认识学习社会科学、提高人文素质的重要意义,十分必要。

C.专家指出,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禽流感病毒的传播与候鸟迁徙的方向有关,控制禽流感的关键在于预防,而预防的重点是找到控制传染源扩散与传播。

D.当今文坛出现了一些格调不高的作品,这些作品反映了某些作家丧失立场、随波逐流、媚俗竞利的现状。

试题详情

4.依据上下文,补全下面一首小诗。要求句式一致,修辞得当。(4分)

    生活总是美好的/无论你的曲调/是欢快甜美/还是凝重悲怆/只要你的曲子还在演唱着。

    生活总是美好的/           /          /          /           。

生活总是美好的/无论你的故事/是新鲜生动/还是陈旧老套/只要你的故事还在讲述着。

试题详情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青岛晚报》2004.3.12)

试题详情

12.第⑤段中加线句“我们的心也在厚厚的泥土之中”的含义是什么?请简要回答。(4分)

答:                                                                      

                                                                              

试题详情

13.文章第⑧段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结合内容加以分析。(4分)

答:                                                                     

                                                                             

试题详情

14.理清全文思路,简要回答作者是怎样一步步“走近”芦苇的。(6分)

答: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试题详情

16.作者认为传入中国以后的佛教“是佛教,即非佛教,是名佛教”,不能作为这一观点依据的一项是:(3分)

  A.中华文化儒、道、佛三足鼎立,巍然浩然,源远流长。

  B.佛教能使每个行为都可在它的思维下找到实现的方法,每个人都可在它的背景下找到自我。

  C.佛教得华夏文化之灵,浴神州风土之情。

  D.佛教已成为哲学、文学、艺术、政治、人生修养等等的一种混合体。

试题详情

1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化“横流”是普遍现象,莎士比亚的戏剧可以传到中国来,中国的儒学也可以传到欧洲去。

  B.对外来文化,我们既不要一概排斥,也不要盲目膜拜,而应该开放吸收,兼容并蓄,进而改革创新。

  C.较之于其他宗教,作者认为佛教不搞神秘化,但在谈及对佛的体验时,作者却用“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测不准”、“说不准”这些模糊语言加以表述。可见只有像李叔同、金庸这样的文化精英才懂佛用佛。

  D.佛教不宣传神主救世,而强调自度度人,谈佛说禅,其实是在探导自我,研究“我”与周围世界的关系。因此,只要心中有佛,就有利于处理好人际关系。

试题详情

18.为什么在作者看来,“一部佛教,更是中国人两千年来读不完的书” ?请联系全文分条概述。(6分)

 

 

试题详情

16.下列表述中,不能作为化学物质对人类危害的证据的一项是 (3分)

    A.脐带中含有大量多氯化联苯的婴儿,整体智力水平有缺陷。

    B.青少年违法和骨骼中铅含量过高有明显关系。

    C.“毒死蜱”使用在蔬菜水果上,容易被儿童吸收。

    D.甲板、运动场设施中含有CCA会对孕妇和儿童造成特殊威胁。

试题详情

17.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A.生产含有机磷酸脂的杀虫剂,是神经性毒气转于民用的实例。

    B.陶斯松、大利松和“毒死蜱”用于“雷达”“黑旗”等杀虫剂中。

    C.人们喷洒杀虫剂会使儿童吸入高于安全剂量的化学物质。

    D.环保局曾做出超过160万美国人面临汞中毒危险的结论。

试题详情

18.文章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说明                                        ,第二部分说明                                    。(6分)

试题详情

19.根据文意,分条概括控制化学物质非常困难的事例。(6分)

                                                                                 

                                                                                 

                                                                                

 

 

 

七、作文(70分)

试题详情

1. A.(B.龟裂jūn  C.栈桥zhàn  D.霰雪xiàn )

2.A(“拍案而起”形容愤怒至极;B“天马行空”比喻诗文、书法等气势豪放,不受拘束;C“不一而足”:不是一种或一次,而是很多;D“乐此不疲”指专心爱好某事,做起来不知疲卷)

3.D。A项主宾搭配不当,后一个分句应为“福娃是北京……”。B.句式杂糅,应删去“十分必要”。C项缺少宾语中心语,在“找到控制传染源扩散与传播”后加上“的途径”。

4.(4分)[示例一]生活总是美好的/无论你的希望/是高远伟大/还是平凡微小/只要你的希望还在编织着。

[示例二]生活总是美好的/无论你的画卷/是温暖热烈/还是凄清空潆/只要你的画卷还在展开着。

[示例三]生活总是美好的/无论你的河流/是澎湃奔涌/还是无声无息/只要你的河流还在流淌着。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选用仿用句式和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5.(5分) (写作示例一)一个后羿扮相的中国武士在观众的屏息注目下,缓缓的将携有奥运火种的箭搭在那只强弓上,高高举起,奋力开弓,瞄准――箭像一颗流星在夜空中拖着长长的尾巴飞向火炬台――圣火点燃了!

[写作示例二]那只衔有奥运火种的巨龙在体育场上空缓缓升起,腾挪转移,虬劲多姿。火种犹如一颗龙珠,在聚光灯的照射下,熠熠生辉。近了,近了……巨龙喷出火球,箭一般飞向火炬台――圣火点燃了!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写作要发挥合理想象,凸显中国民族特色,创设热烈、欢乐、祥和的情境。过程设计合理流畅,尾句要能够和“圣火点燃了”相衔接。

6.B(动词,查究。A.隶属,动词;奴隶,名词。C.介词,表示比较,可译为“比”;介词,对于。D.助词,在动词前与动词组成“所”字结构,属名词性短语,表示“所……的人”;助词,与介词“为”组成“为……所……”格式,表示被动)

7.A(B.前句是皇上对范纯仁敢谏的嘉许;后句是说范纯仁性格平易宽厚,不以疾言厉色对待别人,不属于爱民。C.前句是与人论治民的宽与严,不属于敢谏。D.前句是与下属通判论应依法处置囚犯,不属于敢谏)

8.C(“期岁,盗减比年大半”是说等到满了一年,盗窃案件比往年减少了大半)

附参考译文

  范纯仁字尧夫,刚开始做官时,出任襄城县知县。县里有一处牧场,卫士在那里牧马,马践踏了百姓的庄稼,范纯仁抓捕了一个卫士处以杖刑。这处牧场本来不隶属于县里,管理牧场的官员发怒说:“这是皇上的宫廷值宿护卫,你一个县令怎么敢如此?”就把这件事向皇上禀报,要立即予以审理治罪。范纯仁说:“供养军队的钱物是由田税所出,如果听任他们糟蹋百姓的农田而不许追究,那么税钱从哪里来呢?”皇上下诏释放了他,并且允许把牧场交由县里管理。

  被任命为同知谏院,他上奏说:“王安石改变了祖宗法度,搜括钱财,使民心不得安宁。《尚书》说:‘怨恨哪里在明处呢,要注意那些看不见的地方啊。’希望皇上能注意那些看不见的怨恨。”神宗说:“什么是你说的看不见的怨恨呢?”范纯仁回答说:“就是杜牧所说的‘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啊。”神宗赞许他,采纳了他的意见,说:“你善于分析政事,应该为我逐条分析上奏自古至今可以作为借鉴的天下安定和动乱的史实。” 富弼任宰相,称病在家闲居,不理政务。范纯仁说:“富弼蒙受三朝君主的恩顾和倚重,应当自己主动担当国家的重任,可他却为自己之事的忧虑超过为众人之事忧虑,为自己的疾病忧虑超过了为国家忧虑,在报效君主和立身处世两个方面都有过失。”他所上的奏章,言辞大多激烈直率。

  出任庆州知州。当时秦中一带正遭饥荒,他自行决定打开常平仓放粮赈济灾民。下属官员请求先上奏朝廷并且等待批复,纯仁说:“等到有批复时就来不及了,我会独自承担这个责任。”有人指责他保全救活的灾民数字不符合实际,皇上下诏派使臣来查办,正遇上秋季大丰收,百姓高兴地说:“您确实是救活了我们,我们怎么忍心连累您呢?”昼夜不停地争着送粮归还他,等到使臣到来时,常平仓的粮食已经没有亏欠了。调任齐州知州,齐州的民俗凶暴强悍,百姓任意偷盗劫掠。有人认为:“这种情况严厉处置还不能止息,您一概宽以待之,恐怕制裁不尽了。”纯仁说:“宽容出于人性,如果极力地严惩,就不能持久;严惩而能不持久,以此来管理凶暴的百姓,这是造成刁顽的方法啊。”有一处掌管刑狱的衙门,常常关满了囚犯,都是犯了盗窃罪行的屠夫商贩之类的人,关押在这儿督促他们赔偿的。纯仁说:“这些人为什么不让他们保释后缴纳呢?”通判说:“这些人如果放了他们,就又会做乱,官府往往会等他们因疾病死在狱中,这是为民除害啊。”纯仁说:“依法他们不至于犯死罪,却因这样的意愿而杀死他们,这难道是依法处理吗?”全将他们召到官府庭前,训诫让他们改正错误,重新做人,就把他们都释放了。等到满了一年,盗窃案件比往年减少了大半。

  被授官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纯仁凡是荐举人才,一定凭天下公众的议论,那些人并不知道自己是纯仁所推荐的。有人说:“担任宰相,怎么能不罗致天下的人才,使他们知道出自自己的门庭之下呢?”纯仁说:“只要朝廷用人不遗漏正直的人,为什么一定要让他知道是我所荐举的呢?”

  纯仁的性格平易宽厚,不以疾言厉色对待别人,但认为是符合道义之处却挺拔特立,一点也不屈从。常常告诫子侄辈说:“即使是愚笨到了极点的人,要求别人时却是明察的;即使是聪明人,宽恕自己时也会糊涂。如果能用要求别人的心思要求自己,用宽恕自己的心思宽恕别人,不用担心自己不会达到圣贤的境界。”

9.(9分)(1) 正遇上秋季大丰收,百姓高兴地说:“您的确是救活了我们,怎么忍心连累您呢?”(3分。“会秋大稔”1分,“公实活我”1分,“忍累公邪”1分)

  (2)将他们全召到官府庭前,训诫他们,让他们改正错误,重新做人,就把他们都放走了。(3分。三句各1分。“自新”可译为“改过自新”,“释”也可译为“释放了”)

(3)即使是愚笨到了极点的人,要求别人时却是明察的;即使是聪明人,宽恕自己时也会糊涂。(3分。“人虽至愚”1分,如译为“人即使是愚笨到了极点”亦可;“责人则明”1分,“明”译为“清醒”“明白”亦可;“恕己则昏”1分,“恕”也可译为“原谅”)

10 .(1)一方面就自然节气而言正是初春时节,桃李欣欣而笑,万物复苏,一派生机;作者以一“笑”字既写出大自然的生机盎然,也写出自己内心的喜春之情。

另一方面,清明是扫墓时节,又使人想到野田荒冢,不由抒发生死之悲,有感于人生价值问题。一笑一愁,是作者面对既是自然佳节又是扫墓时节的清明之景所产生的两种不同的情感。

(评分标准:关于“初春自然之景”的分析  1分,分析“笑”的情感  1分;结合清明是扫墓时节进行分析  1分,分析“愁”的情感  1分。)

   (2)作者运用对比和用典的表现手法,《孟子》“齐人有一妻一妾”章中的齐人“乞祭余”还不算,还要向妻妾炫耀;与此相反,像介之推这样的人物,甘愿烧死在绵山中也不出山,其气节风骨之高重又如何!在对比中,作者讽刺了向权贵谄媚的卑鄙小人,赞扬了受迫害也决不改变操守的有气节之士。

(评分标准:对比手法的内容及作用分析  2分;用典手法的内容及作用分析 2分)

11.(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几处早莺争暖树,乱花渐欲迷人眼。

(3)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4)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12.(4分)我们用无边的智慧和倔强的秉性,保住我们的本性与本质。(意对即可)

13.(4分)①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那是”“那就是”两组排比,增强了气势,突出表现了作者的欣喜之情:②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芦苇的笋尖”比作“宣言”,“生命”,“新生的思想和人生方式”,“我们从痛苦和迷惘中越冬时所期盼的目的”,揭示了芦苇的象征意义(或比喻意义),深化文章的主旨,由对人类个体生命的思考,上升到对人类的感悟。(第一点2分,第二点2分,意对即可,但要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14.(6分)①感受芦苇的外在形象,②理解了芦苇的生命内涵,③由物及人,感悟守住本性的重要意义,领悟到人类传承与发展的人生哲理。(每点2分,意对即可)

15.(6分)

①感悟到环境力量强大,生存困窘,人生有许多无奈。

②认识到固守人的本性,要有不屈服于恶劣环境的顽强精神。

③领悟到人类需固守本质与本性,才能不断传承和发展,表达了积极乐观的人生信念。(每点2分,意对即可)

(一)16.A(A项是对“中华文化”的陈述,不是对“佛教”的陈述。) (3分)

  17.C(“可见”后面推论错误。)(3分)

  18.(1)佛教有用,在一定程度上能解释世界、人生和人的心理。

  (2)佛教强调自我体验、自度度人。有宽忍、无私、利他、和谐的一面。

  (3)佛教在处世用事中给人以莫大的启发。

  (4)佛教传入我国后,得华夏文化之灵,浴神州风土之情,成为一种混合体文化。

  (5)佛教妙在能使每个行为都能在它的思维下找到实现的方法,每个人都能在它的背景下找到自我。(共6分,答到其中任何三点即可得6分)

  19.①充分肯定佛教文化的重要作用和深远影响,强调对佛的体验重在参悟②和把握好一个“度”③。(每点2分,共6分)

(二)16.C(第二段原文为“禁止在家庭中使用“毒死蜱”,限制在西红柿、苹果和葡萄种植过程中使用这一成分。环保局发现,陶斯松也许会对脑部造成伤害;在某些情况下,儿童对这一物质的吸入量可能会高过安全剂量的100倍。”文段中使用了“也许”“某些”“可能”等限制语,不能推断出儿童“容易”“吸收”的结论,所以本项不能作为证据)。

17.B(原文为“在某些‘雷达’牌喷雾器和‘黑旗’牌杀灭蟑螂和蚂蚁的产品中能够找到陶斯松的活性成分‘毒死蜱’”,可见‘毒死蜱’只是陶斯松中的一种活性成分,不能理解为“陶斯松、大利松和毒死蜱存在于……”)。(蜱:pí,节肢动物,对农作物有害,有的会传染疾病,也叫壁虱。)

18.化学物质的危害  (3分)           控制化学物质很困难。(3分)

19.要点(一个要点2分)

①企业自我规范的失败,如化工企业对含有铬酸砷铜(CCA)的刹虫剂进行控制,因为利益的驱动;

②企业抵制来自社会各方的控制,如业界游说集团说服该机构推迟一年时间才分布关于超过160万美国人面临汞中毒危险的报告。又如主张加强汞控制的人并  不期望政府马上采取措施,还有汞在华盛顿有一批支持者。

③企业违反禁令,在圣路易斯的Solutia公司以孟山都工厂的名义一直在安尼斯顿生产PCB。

20、参高考评分标准。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