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源于《七彩教育网》http://www.7caiedu.cn

2009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姓名           学号           得分(AB卷折算)                      

A卷(100分)

题号

二     二

 

总分

得分

 

 

 

 

一、              基础知识与运用(20分)

1、请选出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组(    )

A、            急(zháo) 还(cháng)    惟妙惟(xiào)     麻大意(bì)

B、             防(dī)     褴 (lǚ)      安然无 (yàng)    人所难(qiáng)

C、        酝 (niàng)    干 (hé)       一曝十寒(pù)      方兴未(ài)

D、             满(chéng)   地 (qiào)     不置辩 (xiè)      草人命(jiān )

试题详情

2、请找出下列词语中没错别字的一组(   )

A、              声名狼藉    换然一新   破镜重圆

B、 来势凶凶    谈笑风生   无暇顾及

C、 恹恹欲睡    事倍攻半   川流不息

D、              相映成趣   神采奕奕    半途而废

试题详情

3、请找出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组(    )

A、              托尔斯泰的墓地没有墓碑,不留姓名,然而恰恰是不留姓名比所有挖空心思置办的大理石和奢侈装饰更扣人心弦

B、 妈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于网络的害处,例举了许多同学因沉迷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

C、我们不赞成为了应付考试想出一些投机取巧的办法,但在学习上确实有一些比较省力的方法。

D、生活、学习中有不明白的地方,要虚心向同学请教,做到不耻下问

试题详情

4、请找出下面语段的横线上依次填入的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   )

有些人喜欢用显微镜去观察一片叶子,有些人喜欢用肉眼去细看木头的年轮。     真正去认识一棵树,       必须从枝叶到根本,从过往的清风到枝干的神韵都注意到。同样,当我们正视生命时,      只从细微末节着眼,     是对自己生命的一种侮蔑。A、A、但  却  如果   便

B、因为  就  如果  便 

C、而   却   因为   就

D、但   就   因为   就

试题详情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我常想,北大就是一条生命饱满的河流,它从九十年前的源头出发,向那充满希望的未来流淌。

B、 一个热爱读书的人,既然不能拥有舒适的书房,宁静的夜晚,也会始终保持着一份纯洁的读书情感。

C、 通过中国男子足球队的表现,使我们认识到具有良好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

D、              那蝉声在晨光朦胧之中非常分外轻逸,似远似近,似近似远,又似有似无。

试题详情

9、下列每项有两句话,意思不完全一致的一组是( )

试题详情

6ec8aac122bd4f6e       获得是一种满足,给予是一种快乐。

A.

获得是一种满足,给予何尝不是一种快乐!

 

试题详情

6ec8aac122bd4f6e       一时的错误不会毁掉一个性格坚强的人。

B.

       一个性格坚强的人不会被一时的错误毁掉。

 

试题详情

6ec8aac122bd4f6e       因为物种丰富、生态平衡,所以环境更美好。

C.

       环境因物种丰富、生态平衡而更美好。

 

试题详情

6ec8aac122bd4f6e       这个小区的建设规划,没有可取之处。

D.

       这个小区的建设规划,不无可取之处。

 

试题详情

7、下列各句所用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              黄鹤偶乘沧海月,白云常带楚江秋。(对偶)

B、春天坦然宽厚的笑容会解释所有的老茧和血泡,解释所有的期待和向往,解释所有的历程和辉煌。(拟人、排比)

C、在一个孩子的眼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排比)

D、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比喻)

试题详情

8、下列各句与课文不相同的一项(  )

A、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B、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C、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D、              莫道不销魂,卷帘西风,人比黄花瘦。

试题详情

9、下列作家作品等对应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名人传》――罗曼?罗兰――法国

B、《皇帝的新装》――安徒生――丹麦

C、《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鲁迅――《呐喊》

D、《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唐 

试题详情

12. 文章是从哪两个方面对“谅解”进行论述的?(2分)

  答:                                                              

                                                              。                 

试题详情

    13. 文章第⑤段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2分)

答:                                                            

                                                                

试题详情

14.如果将第⑨段删去,对文章的论证会产生什么影响?(2分)

                          

     答;                                                       

                                                                         

试题详情

    15.读完这篇文章,如果你的朋友与别人发生了矛盾,你打算怎样劝说朋友?(不少于50字)(2分)

答:                                                                

                                                                    

                                                                 

                                                                                                     

(二)(10分)

 

从古到今,沙尘暴一直是威胁着人类生存的自然敌人之一。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沙尘暴在世界各地频频发生,其肆虐的势头有增无减。人们不禁要问:沙尘暴是怎样产生的呢?

沙源、强冷空气、冷暖空气的相互作用是沙尘暴形成的基本条件。沙源来自于沙漠、乱垦滥伐、过度放牧所致退化的草地、没有任何植被的秃地以及一些违规操作的施工场地,由于缺乏相应的维护掩盖措施,致使表土裸露,旋风刮来,易形成扬尘。冷暖空气相互作用产生一种垂直的上升运动,把沙尘吹扬了起来,形成沙尘暴。如果没有沙源这个条件,后两个因素只能造成大风或降水等天气现象。专家通过对河西走廊沙尘暴的“策源地”武威、金昌等地的实地考察发现,强劲持久的大风是形成沙尘暴的驱动力,人为破坏的植被和风化的地表松散、干燥土层等沙源是造成沙尘暴的“罪魁祸首”,沙尘暴是伴随人类活动造成的生态平衡的破坏而产生的。

早在1890年至1890年,美国由于不合理的过度开发西部处女地9000万公顷,大片焚烧草原,盲目垦荒,导致发生了1934年5月震惊世界的沙尘暴。这场沙尘暴从土地破坏严重的西部刮起来,很快就发展成一条长2400公里、宽1500公里、高3公里的一个巨大黄色尘土带,连续3天,横扫了美国三分之二土地。当时大气含尘量每立方公里高达40吨,3亿多吨土壤被卷入大西洋。这一年美国毁掉耕地4500亩,19万农民倾家荡产,逃离了西部大平原。

近几十年来,我国由于人口急剧增长,不少地方便以超垦、过牧和滥伐获取必要的生活资料。大片的树林草原被开垦成了农田?结果粮食没打多少,反而造成了土壤盐碱化和荒废了更多的土地,草原牧场不断地被过度放牧,又不进行补偿性保护种植,大大加重了草场退化。于是导致去年一场场席卷而来的沙尘暴频频袭击了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短短3个月间我国就发生了12次沙尘暴,波及大半个中国,不仅袭击了西北、京津地区、华北部分地区,就连长江以南省份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事实表明,人们无节制地垦荒开地,无限度地向大自然索取甚至掠夺,而不给其“休养生息”的机会,不断破坏自然生态的平衡,最终一次又一次地招致大自然无情的惩罚。痛定思痛,历史的教训不能忘记,人类应真正行动起来,认真研究如何防治沙尘暴,努力改善地球生态环境,让绿色和生命永存。(根据2001?4《知识窗》有关资料改编)

试题详情

19、本文说明的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试题详情

17、从沙尘暴的形成来看,它与大风降雨的主要区别在于:                                  产生沙尘暴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尽量用原文语句)(2分))

试题详情

18、这段文字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请举一例简要说明这种说明方法的好处。(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19、“沙源、强冷空气、冷暖空气的相互作用是沙尘暴形成的基本条件”中“基本”为什么不能删去?(2分)

                                                                    。

试题详情

20.人类不注意与自然和谐相处,导致生态环境失衡,受到大自然无情的惩罚。请你举出一个这方面的例子,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2分)

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捱过漫漫严冬,人们希望春光永驻;听着谆谆教诲,人们感觉如坐春风。春晖,为诗歌增添亮色;春雨,使图画洋溢生机。

孩子们唱着春天的歌谣,老人们唤出青春的记忆……即将告别初中学习生活的你们,又是怎样感受“春天”,怎样思考“春天”的呢?请以“春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倾诉自己的心声或讲述“春天”的故事,可记人叙事,也可发表议论。

试题详情

三、作文(90分)春天,不单是四季之首的名词。春天,与美好连在一起。

要求:1、题目自拟,立意自定,内容与“春天”有关,不得抄袭。

试题详情

2、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

试题详情

3、内容具体(论述有理有据),有真情实感。

试题详情

4、书写规范工整,900字左右,不用续卷纸。

试题详情

5、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校名、人名。

   

 

B卷(50分)

题号

总分

得分

 

 

 

 

 

试题详情

一、积累?运用(12分)

1、默写填空(5分)

                     ,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② 人有悲欢离合 ,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③《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                  ,               。”两句意思一致。
④生活中,有才能的人比比皆是,但能慧眼识人才的人并不多。可见,世上不是缺乏人才,而是缺乏能发现人才、识别人才的人。这正如韩愈在《马说》中发出的感叹:“                                         。”

⑤古代送别诗中,有很多情景交融的佳句,虽只字未提送别,笔端却饱含悠悠不尽之情思,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请写出在初中学过的唐诗中的这样的诗句。 

试题详情

2、仿写 请选择某一事物,比照例句的修辞方法和句式特点仿写句子,通过情境表达自己的思想感受(3分)
例:墙角的花!
    你孤芳自赏时,
    天地就小了。

仿写:                                                                 

                                                                               

试题详情

     3、下面材料中的人物2004年和2005年“感动中国”,他们中哪位最感动你?如果你给他发条短信,至少要用上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20字,这短信怎么拟呢?(4分)

袁隆平:一生以水稻为伴,被称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的科学家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②洪战辉:当他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就对另一个更弱小的孩子担起了责任,就要撑起困境中的家庭,就要学会友善、勇敢和坚强。生活让他过早地开始收获,他由此从男孩变成了苦难打不倒的男子汉,在贫困中求学,在艰辛中自强。今天,他仍然文弱,但精神上他从来是强者。

③费俊龙、 聂海胜:谁,能让全世界五分之一的心灵,随着他们的节奏跳动五天五夜?谁,能从前所未有的高度,见证中国实力的飞跃?他们出征苍穹,划出龙的轨迹,升空日行,巡天遥看,他们是中国航天的黄金一代!

 

   

 

 

 

 

 

 

 

 

 

 

 

 

 

 

 

 

 

 

 

 

 

品读下列古诗,按要求答题。

望江南      

                                       李煜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试题详情

二、                                        诗歌鉴赏(9分)

5、这是南唐李后主亡国入宋后写的词。有人说这是一首极尽繁华之作;有人说这是一段凄凉无限之吟唱。你读出了什么?(2分)

                                                                   

试题详情

9、词人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感?(2分)

                                                                                         

试题详情

7、运用这些艺术手法的好处是什么?(2分)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选自《出师表》)

试题详情

三、文言文阅读(14分)

三、            现代文阅读(18分)

二、(一)11、学会谅解12、文章一方面论述了谅解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论述了我们怎样才能学会谅解。(答出一方面得1分,意思对即可)13、文章第⑤段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意思对即可)14、这一段强调了谅解是有原则的,如果删去,将会使文章的论证不严密。(意思对即可)15、略。

(二)19、沙尘暴。沙尘暴的产生根源和极大危害17、冷暖空气相互作用产生一种垂直的上升运动,把沙尘吹扬了起来,形成沙尘暴。如果没有沙源这个条件,后两个因素只能造成大风或降水等天气现象。人为破坏的植被和风化的地表松散、干燥土层等沙源是造成沙尘暴的“罪魁祸首” 18、例数字。说明沙尘暴给人类造成了极大危害。19、形成沙尘暴的条件还有其他,这三个是基本的,删去后语言不准确。20、略。(遵循激励原则,酌情给分)

三、略

B

试题详情

1、①感时花溅泪月有阴晴圆缺。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④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⑤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只要是送别的诗都可以)2、(1)山中的石!你背靠群峰时,意志就坚了。(2)水中的萍!你随波逐流后,根基就没了。 (3) 空中的鸟!你展翅蓝天中,宇宙就大了。 (4)空中的雁!你离开队伍时,危险就大了。(5)山顶的松!你挺直腰杆后,根基就牢了。 (9)水中的鱼!你游进大海时,境界就宽了。(7)井底的蛙!你越身地面时,眼界宽了。 (8)地下的煤!你燃烧自己后,贡献就大了。3、略。

试题详情

略。四、12、一位女教师救助一个因“一念之差”而偷书的小女孩。13、在书店里站着一个满脸泪痕的小女孩,而旁边的大人们,正恶狠狠地大声斥责着。(或:有一个女孩因为偷书被售货员抓住了,而又不肯让家里人知道,所以胡扯了一个电话号码。或:那是一个一念之差的小女孩,现在一定非常惊慌害怕,正面临着也许是人生中最尴尬的境地。)14、第一次:为了减轻小女孩的恐惧和愧疚感。(或:为了安慰小女孩。)第二次:为自己当初的行为改变了女孩的一生而感到欣慰。

15、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位教师是善良、高尚、善解人意,责任心很强的教师。

相关描写:(1)她隐约设想出,那是一个一念之差的小女孩,现在一定非常惊慌害怕,正面临着也许是人生中最尴尬的境地。(2)她问清了书店的地址,匆匆忙忙地赶了过去。

(3)她一下子冲了上去,将那个可怜的小女孩搂在怀里。(4)“有什么事就跟我说吧,我是她妈妈,不要吓着孩子。”(5)她交清了罚款,领着这个小女孩走出了书店。(9)她笑了笑,将小女孩领到家中,好好清理了一下,什么都没有问。(7)她特意叮嘱道,如果你要看书,就到阿姨这里来吧。

试题详情

19您还记得十几年前,在那个书店里,被您认作女儿领出来的那个小女孩吗? 17、人生在世,谁人没有那么几次决定命运的一闪念呢?但是往往也就是这不经意的一念之差可以成全你一个人,亦可以败坏一个人。让爱主宰我们的闪念吧!意思相近也可,有创新更好。

 

 

 

注:语文答案不唯一,请尊重学生的体验。

 

 

 

 

本资料由《七彩教育网》www.7caiedu.cn 提供!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