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试题

第Ⅰ卷(必做,共100分)

14―16世纪,西欧逐渐告别了中世纪,中国仍然在封建道路上缓慢前行。回答9―10题。

9.服饰是―个时代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具体体现。图5到图7是明太祖命制并颁行全国的三种男子帽式,你中得到的确切信息是

A.朱元璋关心民众生活

B.朱元璋鼓励发展纺织业

C.明朝激励加强专制皇权

D.明朝百姓服饰都有统一规范

10.马丁?路德说:“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土,或是修土、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该材料反映了马丁?路德

A.倡导人的解放    

B.否定基督教

C.宣扬《圣经》精神

D.否定教皇地位

诗歌、图像都是鲜活的历史,它们生动地向我们讲述着社会的变迁。回答11――12题。

11.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诗中的描述反映

①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②重视农业的观念  ③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  ④安土重迁的思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图8是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的一幅地图。据图中阴影部分判断,他的研究课题是

A.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B.七七事变前日本占令区域的变化

C.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

D.三大战役后解放区的扩大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在经济和民主政治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回答13―14题。

13.1964年,周恩来与美国作家斯诺交谈时说:“过去15年中有些事情我们是做对了,但我们也做了一些错事,只有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我们才能改正它们。”党和政府的纠正措施是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正确分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C.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D.提出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

①民族团结原则  ②民族平等原则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式创立

④党和政府尊重少数民族文化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在人类历史又分散到整体的发展中,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密切。回答15―16题。

15.一个英国人在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来到中国,这一年他可能经历的事件是

A.看到机户和机工因工资纠纷到衙门打官司

B.邀请中国朋友去乘坐的船上参观蒸汽机

    C.北京的朋友邀请他去看京剧演出

D.收到国内来信说英王解散了议会

16.1972年中美上海《联合公报》:“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美国发表这一声明意在

A.缓和中美关系,集中对抗苏联

B.承认中国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

C.缓和中美关系,促进中国统一

D.承认封锁新中国政策的错误

第Ⅱ卷(必做110分+选做30分,共140分)

27.(15分)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美国罗斯福新政对此曾做了有益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全国工业复兴法》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建立国家复兴管理局。二是由国家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大军。三是适当提高劳工地位,改善劳工待遭。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雇主不得以上人参加何种工会作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不得雇佣童工。

――苗枫林《世界改革史》

材料三  1933年5月通过《紧急救济法令》,到1936年止,政府大约支出30亿美元用于失主救济。1935年提出《社会保障法》,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养老金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

                                          ――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

(1)材料―反映了罗斯福关注什么社会问题?

(2)材料二中有关社会保障的内容有哪些?《全国工业复兴法》旨在复兴美国工业,但为什么涉及社会保障问题?

(3)依据材料二、三,指出“新政”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是通过什么方式建立的。(4分)

29.(35分)根据相关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山东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1)结合史实,从政治、经济、思想三方面说明山东在中国先秦时期的重要地位。

   材料―  登州文会馆是美国传教士狄考文1876年创办的―所教会学校,表3为该校正斋(中学部分)开设的主要课程:

宗教类

中国经学类

 

自然科学类

社会科学类及其他

天道溯源

救世之妙

罗马书等

书经、诗经、论语、礼记、孟子、左传、易经等

 

 

 

代数备旨、圆锥曲线、测绘学、格物(声、光、电等)、航海法、物理测算、化学、动植物学、微积分学、天文揭要等

读作诗文、万国通鉴、二十一史约编、是非学、富国策等

  材料二  试办山东大学堂章程规定:“以四书、五经为体,以历代史鉴及中外政治、艺学(注:艺学指算、绘、矿、医、声、先、化、电)为用。”

                                          ――安作璋等《齐鲁文化通史》

(2)分析材料―、二,指出两所学校在课程设置上的共同之处。这类新式学校的创办对山东近代经济发展有何积极影响?

试题详情

        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已成为外商投资的重点地区。2005年外商直接投资额达89.7亿美元。占全国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的比重达14.9%,其中,制造业是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领域。表4为山东省各地市1992――2005年累计外商直接投资额占全国同期累计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的比重。

地区

投资比重(%)

地区

投资比重(%)

地区

投资比重(%)

济南

试题详情

5.36

潍坊

试题详情

7.26

临沂

试题详情

1.68

青岛

试题详情

37.19

济宁

试题详情

2.19

德州

试题详情

2.13

淄博

试题详情

4.14

泰安

试题详情

1.16

聊城

试题详情

0.98

枣庄

试题详情

1.13

威海

试题详情

10.19

滨州

试题详情

1.14

东营

试题详情

1.41

日照

试题详情

1.59

菏泽

试题详情

1.11

烟台

试题详情

19.21

莱芜

试题详情

0.68

 

 

(3)依据表4概括山东省外商直接投资集中分布的两个地带,并说明其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4)简要回答这种分布对山东省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

材料四   自2000年中央提出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以来,山东境外投资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呈现一些新特点。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5)图18、图19分别表明山东境外投资领域进―步拓宽、投资区域不断扩大,以这样的思路,你认为图20体现的山东境外投资的特点应该如何概括?请对山东企业如何实现境外投资的新突破提出合理化建议。

    材料五  山东省政府按照《对外贸易法》和中央的政策,出台了《关于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意见》等规定,制定和完善了为对外开放服务的具体措施,简化行政审批程序,建立完善各级行政许可中心,营造公正透明的行政环境,优化全方位的服务环境,为各类企业创造统一开放、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6)结合上述材料,简要分析山东省政府在为对外开放服务过程中是如何行使权力的?(7分)

【选做部分】

试题详情

     (2)结合王安石变法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三中“非大坏则不更造”,和“适应于时代”的理解。(6分)

                      图24                   图25

材料二“战争不仅仅是一种实际上的必要。也是―种理论上的必要,一种逻辑的要求。国家这一概念意味着战争的概念……”

                                                ――《大国崛起》

     (1)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主题?(3分)

     (2)结合二战后西欧国家团结发展的历史进程,以史实说明材料二所宣扬的观点是错误的。(7分)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第Ⅰ卷(必做,共100分)

试题详情

9.C  10.D 11.B  12.C  13.D  14.D  15.A  16.A 

第Ⅱ卷(必做110分+选做30分,共140分)

试题详情

27.(1)经济危机发生后,工人失业,人民生活贫困

(2)内容:以工代赈;    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工人可自由参加工会;规定最高工时;  规定最低工资;  禁用童工。

原因: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经济恢复。

(3)国家立法

    (4)同意第一种观点:以工代贩、发放失业教助金、实行紧急救助等措施都是在危机发生紧急状态下采取的临时性措施。

同意第二种观点: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法令,推行养老金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等都是旨在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制的长期性制度建设。

试题详情

29.(1)政治:山东境内的齐国和鲁国是西周时期的重要封国。经济:春秋时期,齐国“相地而衰征”、鲁国“初税亩”,促进了中国土地私有制的发展:思想:孔子、孟子的儒家思想(墨子的墨家思想、孙膑的军事思想)影响深远。

(2)共同之处:都有中国经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内容。

作用:培养了新式人才,促进了山东近代经济的发展。

(3)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带,胶济铁路沿线地带(或沿济南、淄博、潍坊、青岛一线)

 地理位置;经济基础(产业、工业基础);基础设施(交通);政策。

(4)有利影响:有利于生产要素向东部沿梅和胶济沿线地带集中,带动山东区域经济的发展,促进东部沿海和胶济沿线地带产业结构升级(调整)(有利于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的建设)

不利影响:扩大山东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

(5)①特点:境外投资的主体多元化。

②建议:要以国际市场为导向,制定正确的境外投资经营战略;依靠科技创新,提高企   业境外投资的竞争力加强境外投资主体合作,避免恶性竞争;不断优化境外投资结构,招展投资领域,提高投资效益;遵循和利用世贸规则,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6)①省政府正确行使了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为对外开放营造公正透明的行政环境,优化全方位的服务环境。

②省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依法行政,依照法律政策规定,为各类企业创造统一开放、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选做题】

试题详情

33.(1)士:改革科举制度;  农: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  兵:将兵法、保甲法、保马法;  商:市易法,均输法。

(2)“非大坏则不更造”指司马光反对王安石变法,维护旧制;“适应于时代”指梁启超肯定王安石变法,主张变革。

试题详情

34. (1)破除缠足陋习;    提倡女子学文化;    摒弃旧式结婚礼俗;婚姻自主。

(2)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维新变法运动、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

试题详情

35. (1)反对战争,向往和平。

(2)二战后,西欧国家先后建立了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欧共体、欧盟,发行统一货币欧元;这种团结合作的一体化方式极大促进了西欧各国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