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政治高考时政热点及相关试题预测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相关热点纲目】

(1)党和国家领导人与网友在线交流;

(2)官员问责风暴;

(3)安全生产,重于泰山;

【热点试题预测】

背景材料一:

通过网络表达诉求,抒发已见,传递民意,建言献策,正在成为普通民众参政议政的新型民主表现形式。从胡锦涛总书记与网友在线交流到温家宝总理通过网络问政于民,网民问政议政蔚成风气,创新民主形式,诠释“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彰显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巨大进步。 网络成为民众参政议政新渠道  两会前夕,新华网以及搜狐网、腾讯网等各大网站相继推出的“总理请听我说”、“我有问题问总理”、“为省部委建言”、“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意见征集”等互动平台,吸引了数以亿计的网民积极参与。只要符合法律,每个普通网民都可以通过发帖子、写博客等形式自由表达意愿,并对党和政府的政策提出意见和建议,互联网已经成为中国公民参政议政、表达诉求的重要平台。同时也为两会代表、委员以及各级政府领导打开了一个了解社情民意的崭新窗口。 通过网络问政于民创新民主形式  近两年来,不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非常青睐通过论坛、博客等网络互动平台征求建议、意见。温总理在两会前夕走进新华网直接问政于民。政府领导已经用实际行动表明,互联网已经成为民意与中南海互动的直通车,也体现了我们的政府是实实在在倾听人民呼声,时时刻刻留心民心民意,时刻把老百姓利益放在第一位的政府。           

民主形式有很多种,通过网络问政于民、问计于民,创新了民主形式。互联网既提供了公民参政议政的新途径,也刺激了公民参政议政的积极性。网络的直接性、互动性以及即时性,使得民意的表达更方便。

结合材料,说明“政府重大决策,人民有权了解参与决策,有权监督政策执行”的哲学依据。

【答案】①站在人民根本利益的立场上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是我们获得正确认识的基本前提。只有自觉站在人民根本利益的立场上想问题,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力,才能实现科学决策。②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科学决策离不开民主决策,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只有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才能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地推动科学发展。

  背景材料二:

针对近段时间各地发生的一系列突发事件,中国政坛掀起了新一轮“问责风暴” :辞职、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一批官员纷纷落马,人民群众拍手称快。最典型的有:因山西省襄汾县“9?8”尾矿溃坝重大责任事故孟学农引咎辞职,襄汾县陶寺乡党委书记、乡长,襄汾县安监局局长,襄汾县安监局总工程师相继被撤职,到襄汾县委书记亢海银、县长李学俊停职检查,再到分管副省长被免职;因“三鹿奶粉”事件李长江同志引咎辞去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局长职务,而石家庄市委书记吴显国被免职。

(1)简述国家实行问责制度的政治学依据。

(2)问责制显示出政府对人民负责的理念。如何做到对人民负责?

 

 

【答案】(1)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和核心。问责制度的兴起和实施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要求。②我国的国家机构是人民利益的执行者和捍卫者,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因此,人民有权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问责。③权利和义务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享有权利时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做到权利和义务的统一,即权和责统一。

(2)①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政府及其公职人员要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真心真意对人民负责的思想,为人民谋利益。②要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政府及其公职人员为人民服务,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而要落实到行动中。③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多听取群众的意见,多渠道倾听群众的呼声。

 

 


同步练习册答案